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高校思政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高校要创新红色教育模式,重视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情感和心灵触动,加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2.
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中央苏区红色歌谣是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本文首先分析了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中央苏区红色歌谣的教育价值,进而分析了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发挥中央苏区红色歌谣对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接受现代社会挑战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凝聚伟大“中国梦”实现力量的现实需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仅要把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全过程,而且要着眼于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在需要和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自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高校搜集红色文献的必要性,不仅可以满足高校科研的需要,对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坚定文化自信、彰显中国特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还是保存文化遗产以及政治宣传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吴家俊 《大众科技》2014,(5):212-214
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如何激活青年文化群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素,作为文化学术界的新问题备受关注。青年文化是社会文化发展进步的标杆之一,文化志愿者服务则系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两者的关联促成文化志愿者角色的身份认同,必然推介出公共文化服务活动领域中以青年文化群体为主要受众的文化自觉。这一文化服务的价值取向问题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创业导师指导行为认同形成机理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绵阳市YBC扶持的140个创业项目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创业导师指导行为认同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索与验证。结果显示:导师创业指导能力具备、导师尽责性、导师与创业青年的互动关系正向影响创业青年对导师指导行为的内在价值认同评价,而且这种内在价值认同程度会正向影响创业青年的外在行为认同表现,当创业青年自身忠诚于自己的导师并愿意向其他创业者推荐自己的导师时,研究认为创业导师的指导行为得到了创业青年的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转型的变革过程中,大学生价值现的形成和塑造是根植于必然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影响,着重探讨了传统文化精髓“和”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内在的“和”、与他人的“和”、与民族、国家的“和”、与自然的“和”以及传统“和”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抗日英雄符码为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塑造提供了样板参照,是帮助大学生对抗历史虚无主义的一剂良药.释放抗日英雄符码在大学生中国精神培育中的价值,需要整合高校多方教育资源,合力讲好英雄故事;弥合英雄叙事的内在冲突,科学诠释英雄内涵;尊重大学生的受众特点,高效传播英雄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而引发的一股以认同、回归、捍卫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世界性文化潮流,是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思潮之一。为此,要对当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与辩证研究,及时有效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对策措施,化解和抵御负面影响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的侵蚀,以期将其引导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充分利用永州丰厚的地方特色文化,建设红色教育基地、道德文化教育基地和怀素文化、柳子文化基地,构建地方文化育人新模式和新途径,并通过有效的活动载体,积极广泛开展学教活动,提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包括文化形式认同、文化规范认同、文化价值认同三个层次。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心理基础。文化认同的本质是价值认同,对于文化认同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发展心理学的个体发展观、社会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跨文化心理学的文化适应观以及政治心理学领域的意识形态观。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表现为群际分化与多元化、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回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强化、现代性色彩及全球化意识相伴随。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来看,健全中国人的自我认同、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双文化认同整合、凸显"中国人"的身份角色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认同健康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青年与文化从来紧密相连、息息相通。在大众传媒快速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深刻变化的今天,文化对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影响越来越深刻,青年的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青年的文化创造越来越活跃。广大青年是先进文化的深刻受益者。先进文化引导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育先进的文化观念。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下,青年处于各种思  相似文献   

13.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不仅创下了收视率新高,更是引发了青年群体新一波的“韩流”热潮。在透视青年“星你”热现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辩证思考其对于青年的影响。“星你”热浪的掀起,一方面对于青年的审美能力、创新适应性、文化视野与社会化进程都具有积极影响,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对于青年人生、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韩剧《来自星星的你》不仅创下了收视率新高,更是引发了青年群体新一波的"韩流"热潮。在透视青年"星你"热现象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辩证思考其对于青年的影响。"星你"热浪的掀起,一方面对于青年的审美能力、创新适应性、文化视野与社会化进程都具有积极影响,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它对于青年人生、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5.
吕丽红 《知识窗》2023,(2):81-83
红色文化蕴含的丰厚精神内涵对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播面临困境,高校亟须引入仪式化传播方式,整合资源,拓宽传播渠道。文章分析红色文化认同的危机和传播面临的困境,提出通过探究仪式化的传播方式,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对青年科技工作者与中年科技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状况进行了比较,对青年科技工作者认知、认同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对其独特经历和心理特点进行了初步阐述,对其对于先进文化的认同行为特点和认同吸纳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林峰 《未来与发展》2016,(10):14-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导文化价值形态。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必须依托当代公民完整品格特征的形成过程中来完成,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公民品格形成和塑造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可以将品格的创造性、差异性和稳定性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开展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张艳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7):99-100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发现扩大政治参与,严惩腐败、提高政府绩效,保障社会公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陈瑶 《科教文汇》2020,(5):103-104
红色文化与当代工匠精神之间有共通接轨之处,两者的有机耦合是对时代的回应。通过高校"三课堂联动"的立德树人模式、政府政策支持、社会营造和谐氛围这样内外结合的耦合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红色文化与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融入,实现红色文化特质工匠精神的育人价值,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岳永杰 《科教文汇》2014,(11):157-158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初中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道德等方面的塑造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不仅包括外在环境的改善,还包括内在文化的构建。而内在文化又涵盖了思想道德、个人素质、社会实践等方面,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