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6 毫秒
1.
每逢重大的国内外体育比赛,人们总会见到一位山东大汉:他声音洪亮且健步如飞,甚至年轻记者也跟不上他的步伐;他做事雷厉风行且干脆利索,根本看不出已年近花甲。这位激情四溢的汉子,就是齐鲁晚报高级记者马安泉,体育记者圈内称他是“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齐鲁晚报的记者则尊称他为“年轻的马老”。  相似文献   

2.
记者部落     
《青年记者》2012,(4):30
他是小胡同走出的大记者。作为社区记者,他致力于社区新闻报道;他践行"走转改",推出"张刚大篷车"进社区服务活动,带领年轻记者团队帮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本期"传媒骄子",介绍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记  相似文献   

3.
《青年记者》2009,(15):42-44
“老陈”其实不老.在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的眼里,陈中华新闻激情洋溢.新闻追求执着,永远都像个“棒小伙子”。称他“老陈”,是因为青年记者们与他相处亲切自然,也因为在大家心里他确实堪当“老师”。以下特辑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农村大众报、半岛都市报、鲁中晨报、经济导报部分年轻记者学习“老陈”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如果现在不让《齐鲁晚报》记者张刚到他负责联系的社区跑,他肯定不愿接受,社区的群众也不会答应。  相似文献   

5.
记者部落     
从一名举重运动员到如今的体育名记,齐鲁晚报记者马安泉走过了41年的艰苦奋斗路程,他始终不渝地热爱着体育新闻事业,成为一名好记者的理想时刻在鼓舞着他。请看本期传媒骄子《马安泉:当一名好记者是终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不要丧失年轻记者的“闻”劲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文超 《青年记者》2010,(11):41-42
感谢编辑部对我们年轻记者的关心和鼓励。此次我获奖的作品,是发表于大众日报首期“全运特刊”头版的稿子《开幕式彩排全天候日记》。当时进入全运会内围采访的有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电台、山东电视台四家媒体的记者,采访几乎同时进行,如何采写出独家新闻,写出大报的特色,是我当时工作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2009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举世瞩目.参与报道的注册记者达到3000人,非注册记者更是超过3000人,加起来比全部的代表委员总数还多.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大众网联合组建17人的"两报一网"全国两会北京报道队,一名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带队驻扎北京,参与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竞争.后方以要闻中心为核心组织了强大的编辑队伍,前后方密切配合,共同作战.自3月1日至3月14日,齐鲁晚报每天以平均10个版左右的篇幅,浓墨重彩地报道了全国两会.  相似文献   

8.
记者部落     
作为两家都市类报纸《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的总编辑,在外人看来可谓风光无限,但他却从不这样认为,"恐慌"二字常常挂在他的心头。在"恐慌"中他一路走来,2006年,带领《齐鲁晚报》闯入"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综合竞争力"三强,今年,他本人获得韬奋奖。本期"传媒骄子"关注《郝克远:在恐慌中创造辉煌》。  相似文献   

9.
案例据齐鲁晚报3月3日报道,3月2日下午5点,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著名电视人倪萍悄悄来到报到点报到。一进门,她就被几位年轻记者围住:"倪老师,今年的提案你能透露一下吗?"倪萍摆摆手,大步流星地走向门口,"不说,不说,你们总是歪曲我的意思!"面对记者,经过"中国脊梁"风波的倪萍,从以前的滔滔不绝变得谨慎抗拒起来,让现场记者有些尴尬。  相似文献   

10.
开拓新闻源的历程 作为山东省内创刊最早的晚报,齐鲁晚报于1994年在省内率先设立了读者热线,并成立了热线新闻部(后改名机动新闻中心),区别于跑口的记者从政府部门获取信息,这是齐鲁晚报从读者中获取新闻源的开端. 齐鲁晚报最早只有一部读者热线电话,慢慢扩充到三部热线电话.两位接线员白天轮班接电话并负责记录,晚上是本部门记者负责通宵接电话.  相似文献   

11.
"卓达香水海杯第八届记者论坛"将于2009年12月3日-5日在美丽的滨海城市威海举办。本届论坛由《青年记者》与卓达香水海联合举办.大众日报、农村大众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经济导报、新晨报、鲁中晨  相似文献   

12.
在齐鲁晚报经济新闻中心当记者7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工作如千钧压顶.经济新闻报道,正由前期"以政经新闻为主",转变为"以财经、产经新闻为核心".这要求记者不但会写新闻,还要懂经济.每-个人都面临着转型.  相似文献   

13.
每周一的下午是齐鲁晚报雷打不动的主任例会时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齐鲁晚报主任例会正在进行,会议刚结束,便传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消息,编委会紧急做出决定,派精干记者赴灾区采访……  相似文献   

14.
武陵 《新闻导刊》2008,(3):39-40
"一辆摩托转农村,3年行程4万里。追寻新闻三贴近,经常奔波在一线。"这是《武陵都市报》记者龚杰品做记者以来的真实写照。龚杰品是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一位对新闻充满激情,并取得不错业绩的年轻记者。他是一名自己买摩托,自己加油,自己买相机,文字和摄影一人做的全能记者。他的典  相似文献   

15.
在越来越多的读者将目光转向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坚定地把新闻立报作为自己的选择。最近,由齐鲁晚报·生活日报编辑记者们主创的系列丛书《纸背》第一辑出版,该书讲述了在一个个影响全国的新闻背后记者编辑们的努力和思考。本期摘编部分稿件,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童兵 《今传媒》2007,(4):10-11
我是在全国第五届舆论监督研讨会上认识"卧底记者"石野的.他中等的个子,两道剑眉,小平头,挺直的腰板,不俗的谈吐.分手时他送我一本自己的长篇传记《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读罢全书,我对这位已过而立之年的年轻记者油然生出一片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7.
王洪亮 《青年记者》2008,(13):52-53
每周一的下午是齐鲁晚报雷打不动的主任例会时间。5月12日14点28分,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齐鲁晚报主任例会正在进行,会议刚结束,便传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消息,编委会紧急做出决定,派精干记者赴灾区采访……  相似文献   

18.
两报"齐鲁新闻奖"是由齐鲁晚报·生活日报主办,面向两报设立的年度最高奖,每年评选一次.名字是借了齐鲁晚报的"齐鲁"二字,称之为两报"齐鲁新闻奖".这一奖项是2008年7月开始设立的,2008年12月28日评选揭晓了首届(2008年度)两报"齐鲁新闻奖"的奖项.共评出了包括最佳事件报道、最佳报道策划等16类奖项的金奖12件、银奖14件、铜奖21件,其中最佳年度大奖1件;还评出了2008年度最佳编辑记者、最佳业务主管、最佳敬业员工.  相似文献   

19.
2009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举世瞩目。参与报道的注册记者达到3000人,非注册记者更是超过3000人,加起来比全部的代表委员总数还多。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大众网联合组建17人的“两报一网”全国两会北京报道队,一名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副总编辑带队驻扎北京,参与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竞争。  相似文献   

20.
正时下,一些年轻记者片面地认为,在已经进入"浅阅读时代"的当今,报纸已经成为商品,一种供读者消遣的商品,而记者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读者"生产快乐"。这种对新闻工作庸俗化的认识,对我们新闻事业的发展将带来负面影响,也对年轻记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极其不利。年轻记者应把提高自身素养作为业务能力的一部分,不断强化。新闻职业相对其他社会职业而言,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特征和特点,年轻记者的职业素养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