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中的儿童教育思想对家庭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当今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着对子女的许多不合理的教育方式。陈鹤琴的儿童教育思想包括发展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热爱和尊重儿童、重视父母的作用等等,这些理论启示家庭教育要结合时代背景、提高家长的素质和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  相似文献   

2.
南朝文学大师刘义庆在他的志人小说《世说新语》中,记述了一批早慧的儿童。他们伶牙俐齿,巧于应对,耳聪目明,明慧若神,素有神童之称。魏晋是一个重视教育的时代,其教育方式是尊重儿童、赏识儿童、鼓励儿童,是一种宽松式家庭教育。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了解魏晋时期的教育方式,无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是人接受社会文化完成“自然人”或“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社会化是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实现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影响很大。本文旨在对两种途径的比较分析,探索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加有效的方式,加速儿童社会化进程.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救救孩子”是鲁迅对改变受传统封建礼教压迫的孩子命运的呐喊,家庭教育思想是鲁迅教育思想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本文从鲁迅家庭教育思想中的儿童观、目的观、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并针对当前家庭教育中的问题和误区,谈谈鲁迅家庭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个性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不仅取决于家长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取决于教育方式。我国学者刘金花把家庭教育方式分为专制型、民主型、溺爱型和放任型等四种类型,本研究主要分析这四种不同教育方式在儿童个性形成中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基于湖北省8市18县(区)185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本文考察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有显著影响,权威型教养方式总体上有利于抑制儿童的问题行为,而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儿童更容易出现问题行为,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效应因儿童个体特征、家长教育素养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家庭教育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家长应采取何种教养方式以抑制儿童问题行为,既取决于儿童的个性特征,也取决于家长自身的教育素养.从家庭教育政策视野看,重点关注忽视型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重视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提高家庭教育指导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是促进儿童社会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育条件下家庭教育应在继承传统家庭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构建符合现代人才培养机制的家庭教育模式。我们要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和当前家庭教育的缺失,认识到教育的方法必须适应儿童身心特点,顺其性情,反对束缚、压制儿童个性,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方法都应实现转变,重视孩子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良好的人格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公平日益成为当下教育主题的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况备受关注。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和社会环境的不良诱因导致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层面出现各种问题。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观迷失、学习意识淡薄和生活态度消极等方面。学校作为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重要基地,应从教育准备、教育契机、教育方式等入手,为留守儿童打造有效的思想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家庭教育观。本文尝试从教育价值、教育目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四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分析"虎式教育"中包含的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对"虎妈教育"是否代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做出合理的判断。  相似文献   

10.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法或理念,被广泛用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笔者就赏识教育的必然性、优越性及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对赏识教育如何开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鹤琴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与古代家庭教育思想比较,在家庭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体现了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民主性、艺术性和游戏性,对现今我国家庭教育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家庭教育是人类最原始、最真诚,也是最持久的教育。儿童的思想、行为、习惯都能反映出父母的影子。重视家庭教育方式,更好地促进孩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及对策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李娟一、问题的提出家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中核心家庭日益增多,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不仅对儿...  相似文献   

14.
一、家庭教育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原则 1.家庭教育资源的内涵 家庭教育资源,包括家庭文化、成员职业、经济条件、教育和信息水平、成员与儿童间沟通交流、对儿童指导和教养方式以及家庭设备等一切影响儿童发展。可为儿童生活、运动、学习和游戏所用的物质性、精神性资源。  相似文献   

15.
正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中国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著述新编的《家庭教育与父母教育》一书,其中的家庭教育理论以及父母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探索并推进中国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儿童教育的基础部分,也是他孕育的"活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陈鹤琴早年毕业于清华学堂,抱着学教育、教儿童的志向赴美留学。在美期间,深受实验教育的精神熏陶和进步教育思想的影响。1918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16.
约翰·洛克,17世纪英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教育漫话》这一著作中,他重视环境对儿童的影响;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讲求合理的教养方法;重视劳动教育;提出了西方教育史上史无前例的体育教育。通过对洛克家庭教育思想的思考,从多方面分析了当今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家庭是每个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也是其接受“人之初”熏陶并伴随其终身发展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由此成为决定学前儿童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量。具体分析来看,制约家庭教育的基本因素有家庭生活环境、亲子关系、家长教养观念与教养方式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日益关注加之家长的认识观念逐渐转变,势必对以往家庭教养模式带来冲击和影响,而制约家庭教育因素的特点和内涵也会随之发生着变化。那么,新时期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的现状将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有何发展趋势?该如何应对?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进行本调查研究,以期把握和分析新时期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现状和动态趋势,为全面实施我国《家庭教育“十一五”规划》,为协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当前家庭教育中赏识教育的实施分析发现,部分家庭存在滥用赏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赏识代批评、廉价和无条件的赏识、家长对赏识教育本质的理解有偏差.对此,本文提出了以下对策:正确认识赏识教育的实质;对孩子的赏识要有度;赏识教育与批评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进行赏识;赏识教育要把握良好的时机等,期望对家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陈燕宏 《江西教育》2024,(15):13-15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泾渭分明”的问题,二者各司其职,互不打扰。家庭、学校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主体,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是基础,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家校之间的有效合作能滋养儿童的灵魂,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对此,教师可以立足“和润”视角,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的融合,为学生的成长奠基。  相似文献   

20.
笔者首先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农村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阐述了其中的弊端与不足;然后,提出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必然性与长期性;最后,从社会影响角度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做出了深入的探讨,为以后减少问题儿童研究提供了理论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