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度双校园办学开创自费留学新径雍正正王晓琪开创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对外办学模式,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增创特区新优势,做好九七平稳过渡的需要,为此我们在特区做了一些积极地尝试。1.兰开夏模式是深化改革的产物,是把自费留学由无序引...  相似文献   

2.
道德资源是一种宝贵的特殊的社会资本,在WTO条件下,海南应该加强政德建设,优化大特区的“软环境”,从而增创大特区的新优势。加强政德建设,首先要求干部树立“永做人民公朴”的民本价值观,这是政秆建设的核心问题;其次,要健全政德规范、加快政德立法,使政德建设“有章可循”;再次,建立政德监督机制,保证德行是从政的普遍通行证;第四,探讨政德建设的客观规律,加强政德教育,促进政德养成。  相似文献   

3.
随着特区建设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特区的教育教学条件和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深圳的进一步发展要靠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教育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市”的战略思想和“增创人才新优势,努力建设教育强市”的奋斗目标。这说明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和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如何贯彻落实“科教兴市”的方针,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如何适应特区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以期更好地为特区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从事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科  相似文献   

4.
高校的党校属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高校培训党的干部和预备队的重要场所,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党校要继续发挥“三个阵地、一个熔炉”的作用,亦应遵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思想理论上发挥排头兵的作用,为教育改革催征扬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做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首先要增创教育发展新优势 1994年,江总书记在深圳视察工作时向深圳特区和全省提出了“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指示,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在去年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江总书记又一次向我省作出了增创新优势的指示。我省经济经过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后,正面临着跨世纪发展的两大挑战:一是面临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挑战二是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广东是对外经济依存度比较高的省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我们明显感到来自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和压力。如果科技和人才…  相似文献   

6.
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党的十五大以来五年的工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是当代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既分别从物质明建设上、精神明建设上和政治上是当代中国在新世纪发展的根本要求:“三个代表”作为辩证统一的整体,在坚持全面落实的过程中,又统一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统一于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必将指引我们在新世纪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改革发展教育事业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委员会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简称“决定”)是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9.
深入学习实践邓小平教育理论,增创广州教育发展新优势,全面推进广州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为实现负担合理、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办学目标,结合对学校的教育现状分析,确定真光中学跨世纪的发展目标为:用两个五年时间,建设质量优良、特色鲜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型学校。 一、实现未来发展目标的有利条件 自真光中学复名以来,我们学习领会邓小平同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真谛,弘扬“崇实求真”的校训精神,树立“让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办学…  相似文献   

10.
学科建设是事关学校发展全局的一项基本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学科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从一定意义上讲 ,无论是未来国与国之间高等教育的竞争 ,还是国内高校之间的竞争 ,将主要是学科实力和水平的竞争。因此 ,如何加快学科建设步伐 ,增创学科建设新优势 ,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仅结合“2 1 1工程”建设实践谈几点认识 ,抛砖引玉 ,求教于同行。一、实施非均衡建设 ,增创“重中之重”学科建设新优势自 1 995年以来 ,国家和有关地方政府已拿出超百亿元专项经费支持一批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建设 ,其中用于重点学科建设的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会议,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会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党的十五大以来5年的工作,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  相似文献   

12.
一、简答题1.2 0 0 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二十周年。二十年来 ,作为“排头兵”、“试验田”和“窗口” ,特区人以“敢闯敢试敢冒险”的气魄和创新精神 ,摒弃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 ,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他们敲响了土地使用权拍卖的第一槌 ,拉开了土地利用市场化的序幕 ;发行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张股票 ,吹响了我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前奏 ;率先引进外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奏响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序曲 ;率先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3.
2015年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着力促进教育公平、着力调整教育结构、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前进,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一个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它在党的建设的历史上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在高校党的建设实践中,认真学习“决定”,领会精神,提高认识,武装思想,把高校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里,我就培养选拔高校跨世纪的领导问题,谈谈学习四中全会“决定”的一些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15.
“十五”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努力奋斗.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6.
对陈云党风建设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党风建设思想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各个时期,其历史发展呈现出前瞻性、战略性、创造性的鲜明特色。认真梳理和学习陈云党风建设思想,有助于我们从历史的高度,深刻理解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党的建设包括党风建设问题上提出的新观点和采取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总结了我们党近80年来的历史经验,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和推进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要求,为我们迎接新世纪、经受新考验、实现新任务、赢得新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世纪之交,高校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于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力培养高素质“四有”人才,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我们要深入领会,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  相似文献   

18.
创办经济特区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来,特区人以“敢闯、敢试、敢冒”的精神,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成功的实践,证明了创办经济特区不愧是解放思想的突破口,实行对外开放的突破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的形成发展,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对外开放的需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一过程的。从中国经济特区的经济、政治及思想化诸方面来分析,可以确定地说特区姓“社”不姓“资”。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对于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年伟大实践经验结晶,其科学理论体系经历了基本形成、发展成熟、形成完整科学体来并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层次递进过程。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不仅仅是科学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更是赋予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精神和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