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海亮 《科技风》2014,(7):127-12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逐渐摆脱了以前粗犷的发展模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正进入寻常百姓家。秸秆焚烧对大气的污染十分严重,雾霾正在吞噬蓝天白云。秸秆还田工程对于秸秆的有效利用、环境的保护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希望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让秸秆还田真正地改善农村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现在社会的发展,通讯工程的建设发展的越来越好,也导致了网络建设的发展正逐渐显现,不管是在提高市场的竞争力还是经济利益都带来了一定的竞争,现在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重要,企业都要提高竞争力,通信技术的发展带给了很多人便利,而且网络的发展都带来了很多与人视频,通话等,现在很多的一些企业都利用这些传输文件。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紧张,使得资源和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随之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危机和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森林资源减少密切相关。要改善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覆盖面积,充分发挥出森林植被的主体作用。针对现代林业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鲁若愚 《软科学》1989,3(3):17-23
<正> 纵观当前对科技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不难发现存在一种对结构问题的忽视,这就是对经济科技发展中暴露出来的结构失衡以及结构与功能不适应状态的忽视。由于科学技术潜力的发展和利用直接关系到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科技潜力结构的不平衡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结构失衡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必将严重制约四川科技经济的发展。在科技潜力的发展和利用过程中,科技潜力的结构和功能都体现了它的系统属性,而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以来,灵武市水利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灵武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水资源自然分布差异大、供需不平衡、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制约着灵武水利项目建设的持续发展,必修结合灵武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开发和利用,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进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土地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对于土地的开发与利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控制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以及自然资源的保护,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然而在现实的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存在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土地开发利用的平衡,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推动下,高层建筑行业与规模逐渐扩大。这些建筑大部分都是大规模且人员密集,使用功能多元化,很容易发生火灾事故,进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据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工业经济规模是非常庞大的,这些工业的发展扩张都不离开对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电力工程是影响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的主要因素。建立健全电力工程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建设的综合效益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总体运行。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通过水利工程的兴建,促进了农业、运输业、电力生产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是对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与此同时,相关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探讨也越来越多,其针对的问题都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性内容,就是这些细节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造成水利工程的严重隐患问题。探究了水利工程中导流渠浆砌石的施工技术,针对这些浆砌石施工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低碳经济模式下西部地区环境保护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丰富的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资源都很丰富,但由于这些地区经济不发达开发不当造成了当地环境破坏严重,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西部地区政府和企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在正确评价对环境以及社会所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论现代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文明以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 ,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今天 ,我们面临以新知识、新技术为支点的新技术经济时代 ,这将为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崭新的变化。我们在回首人类社会整个文明史时 ,会发现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推动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付出了无法估量的代价。资源锐减、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环境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几乎都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伴生物。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去征服自然界 ,掠夺性地开发自然资源 ,无节制地发展自己 ,致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遭受严重的破坏和污染。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受到经济进步、科学技术的影响,社会也逐渐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些变化使得社会发展中对电气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无论是规格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也令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电子电气专业教学现状入手,深入阐述了实践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3.
陈艳艳 《未来与发展》2013,(12):50-52,43
体育经济指的是与体育有关的经济活动,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纵观全球,体育经济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已经非常明显,例如:欧洲的足球运动,美国的NBA联赛。每年的产值都高达上百亿美元。与欧美这些体育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在体育经济的观念和理论上发展都相对滞后。本文首先介绍了体育经济的概念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积极作用.然后分析了我国体育经济面临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发展的事实表明,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电气化程度越高.经济、技术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高,能源的消耗量也越多。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紧缺的局面也越来越严重,因能源利用率低对人们生活环境、经济及社会所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正常生产及生活。从世界范围来看,解决能源紧缺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因此,在对新能源研究、开发、利用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注意提高常规能源综合利用率,这方面的成果及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优化利用和珠三角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率的大幅度提高,对水的需求总量将增加;另一方面,现存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资源、能源消耗为代价的,水浪费、水污染严重,有限水资源的社会特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和利用。本文探讨了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和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帆 《内江科技》2014,35(12):78-78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伴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办,以及近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这些都给我国的体育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本文通过搜集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等,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通过水利工程的兴建,促进了农业、运输业、电力生产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是对社会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持力量。与此同时,相关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探讨也越来越多,其针对的问题都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性内容,就是这些细节如果处理不好,将会造成水利工程的严重隐患问题。本文深入探究了水利工程中导流渠浆砌石的施工技术,针对这些浆砌石施工的一些重要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综合环境与中国科学的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大社会历史事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综合反映。只有这些事件的意义超越了国度,处于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并且成为整个人类近现代史的里程碑,才成为发生这些事件的国家进入科学活动中心的前导。近百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都经历了历史上最急剧的变革。但是,这些变革基本上都属于追赶世界文明主流性质的,除了特殊的国度因素之外,在性质上还谈不上构成影响人类历史主流的里程碑。1978年以来我国进行的社会改革实践,如果能够发展成为在性质上影响世界并且标志人类历史主流进程的里程碑,则中国进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才有一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黄河水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黄河水资源的无限索取,使得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河道淤积、河床萎缩、水体严重污染、河口生态恶化等诸多方面。黄河水资源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对黄河水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成为我们治黄工作长期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公路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要求,也将对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公路工程项目的修建势必消耗资源、改变地形地貌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建设和运营过程还可能产生各种污染,这些综合因素严重地影响着沿线的自然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