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以往的理论力学教材中,都是根据力系的合力(或主矢和主矩)绝对值的解析表达式来推导各种力系的平衡方程.这一方面容易使学生在解题时只敢用正支轴系,另一方面会使学生对各种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式的数目存有疑虑.  相似文献   

2.
一位教师提出“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为∑X=0及∑Y=0。有些习题明明是平面汇交力系的问题,为什么有人(包括不少教科书)却用只有平面一般力系才有的平衡方程∑m=0求解?”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灵活地选用不同形式的平衡方程,会使静力学问题的求解变得简捷方便,但是现有教材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不够。其次,如果不影响对平衡问题静定性的判断的话,对于已经学习过平面一般力系简化和平衡理论的同学来说,可以不必花费过多的力气去判断力系的种类,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前提,按一般力系的思路去求解。实际上,即使善于判断汇交力系,  相似文献   

3.
平面汇交力系的解析法是用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计算未知力,其平衡方程最简单,但也最容易出错。本文就平面汇交力系解析法的应用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刚体的平衡与平衡刚体的运动,一般的力学、理论力学教科书大都没有提及,有的只是对刚体在平面力系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作了简单的分析,本文就此问题作了一些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5.
1 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里) 1)在工程静力分析时,以下结论中( )是错误的。 A.力偶对任一点之矩均等于力偶矩,而与矩心的位置 无关 B.力对点之矩仅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而与矩心的 位置无关 C.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其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的选 择有关 D.平面力系向一点简化,其主矢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 关。 2)试判断在( )情形下,力FP对O点之矩的值与其他三种情形的有所不同。 A.图1(a)中,力Fp对O点之矩的值与其他的有所不同 B.图1(b)中,力Fp对O点之矩的值与其他的有所不同 C.图1(c)中,力Fp对O点之矩的值与其他的有所不同 D.图1(d)中,力Fp对O点之矩的值与其他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物体的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力系的平衡条件是理论力学静力学部分的三个主要问题。由于力系的平衡条件是由力系简化的结果直接导出的,因此力系的简化又是三个问题中的中心问题。学习静力学必须掌握好力系的简化理论,下面着重讨论平面力系简化的问题。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平行力系以及平面一般力系。在这些力系中,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是两个基本力系,因为其它的力系最终都可简化为这两个力系,所以在研究力系的简化时应当首先研究这两个力系。  相似文献   

7.
夏芳 《职业技术》2006,(6):61-61
求解静力学中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是《理论力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求解一般分为四大类,即:求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增力机构平衡问题);求平衡时的距离X或夹角a;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求约束反力。要顺利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重视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平衡方程选择。选法不同,虽然结论都一样(除中间铰上受主动何载外),但是,解决问题的速度却是相差很大。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中等专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二十多所机械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同研究的基础上,由基础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力学学科组组织编写了机电类“九五”规划教材《工程力学》(65~85学时)。 该教材在基本保留《工程力学》教材的传统框架的同时,对静力学部分的结构作了大幅度调整。有关平面力系内容,传统的结构是按力系的分类《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分章,本教材则是按力系的简化和平衡分为两章,且突出了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该教材以能力为本,淡化了理论及公式的推导,强化了应用。教材删除了合力矩定理、法向加速公式的推导,对圆轴扭转时横截面的切应力,梁纯弯曲时横截面的正应力,只作定性分析,由定性分析直接给出公式。对物体受力分析及画受力图,画内力图,平衡方程的应用、强度计算  相似文献   

9.
1.通过半径的取值范围确定 例1 已知⊙O和⊙O’的半径分别为R和R’,圆心距OO’=5,R=3,当0〈R’〈2时,⊙O和⊙0’的位置关系是( )  相似文献   

10.
如图1所示电路,当电桥平衡时,即UBD=0时,R5中没有电流通过,R5在电路中不起作用,我们可以将R5从电路中取走,电路变为R1、R2串联,R3、R4串联,然后,ABC与ADC两条支路并联.  相似文献   

11.
在条件f:R→R连续,单调递增,当z=0时,zf(z)>0,limf(z)=M,z→+∞其中M>1,研究了过t-X上半平面上任意一点方程X’(t)=f(x(n)(t))解的存在性及其性质,得出了解曲线可以“填满”整个上半平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一、问题的提出 在通常的理论力学或工程力学教科书中,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都是在直角座标系下推导出的投影方程。是否投影式只适用直角座标呢?另外,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既然平面一般力系平衡方程有二方矩式和三力矩式的不同形式,那末汇交力系有否其它形式呢?若有,它们成立的条件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在通常  相似文献   

13.
复数z=a bi(a、b∈R),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为Z(a,b),点Z(a,b)在复平面上有下面的规律:1.左右平移:z c=(a bi) c=(a c) bi当c>0时,点Z(a,b)向右平移c个单位,得到点Z’(a c,b);当c<0时,点Z(a,b)向左平移|c|个单位,得到点Z’(a c,b).2.上下平移:z di=(a bi) di=a (b d)i当d>0时,点Z(a,b)向上平移d个单位,得到点Z’(a,b d);当d<0时,点Z(a,b)向下平移|d|个单位,得到点Z’(a,b d)。  相似文献   

14.
这样,当我们把(4)看作γz平面到RR_1平面的变换时,考虑到R,R_1>0,γz平面上的区域{0<γ< ∞,|z|< ∞}一对一地变换为RR_1平面上的区域G:G={R R_1>L,-L相似文献   

15.
蒋如意 《天中学刊》2001,16(5):123-123
在理论力学的学习中 ,平面任意力系是常见的问题 .由于该力系中主动力和约束力都存在着一定的任意性 ,因此其合成和未知力的求解都比较复杂 .尤其是力系中力数目比较多且分布比较散乱时 ,学生们往往不能灵活地建立直角坐标系 ,不能选取适当的矩心 ,因此即使列出方程 ,求解也十分困难 .所在 ,详细分析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及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1)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 .设有一刚体构件在 F1 ,F2 ,F3,F4这 4个载荷的共同作用下 ,为一平面任意力系 .进行平面任意力系合成时 ,根据力的平移定理 ,将各力移至同…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二维平面系统:^*x=A(x,y)J,^*y=B(x,y)y在其平衡流形y=0上点的邻域内轨线的拓扑结构,并对平衡流形y=0上的点附近的一类向量场进行局部分类。  相似文献   

17.
1 静力学静力学研究物体平衡的一般规律,这部分基本内容分三个基本问题:(1)物体的受力分析;(2)力系的简化;(3)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作为静力学基本理论的应用这部分最后讨论了平面桁架、摩擦、重心三个专门问题。1.1 物体的受力分析在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时,首先应该对所研究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即弄明白物体上受哪些力作用?各作用在什么位置?其方向如何?在进行受力分析时,首先需要把所研究的物体从其相联系的同围物体中“分离”出来,也  相似文献   

18.
求解静力学中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是<理论力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求解一般分为四大类,即:求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增力机构平衡问题);求平衡时的距离x或夹角a;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求约束反力.要顺利解决这类问题,就必须重视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平衡方程选择.选法不同,虽然结论都一样(除中间铰上受主动何载外),但是,解决问题的速度却是相差很大.为了节省篇幅,这里就平衡时主动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求平面桁架杆件内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一、复习内容第一部分.静力学1.力有哪些基本性质?2.工程上有哪些常见的约束?其约束反力的方向如何?怎样画出正确的受力图?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是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和解析条件?4.什么是平面力偶的等效条件?平面力偶有哪些性质?5.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是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  相似文献   

20.
如图1所示,两点悬挂重绳平衡时,必有2Tsinθ的=G,由此推得一个结论:在竖直平面内一段平衡的绳,因其重力而对上端产生的张力,跟其在竖直方向投影长度相同的绳的重力大小相等。这个结论,对解决某些重绳平衡问题很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