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钢一中王艳平何谓非智力因素,这里主要是指兴趣、情感、意志、性格……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的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近几年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已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如何使学...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要开发非智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中,心理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就大多数学生学习数学而言,智力因素并不悬殊,导致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数学教学中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李贵林心理素质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跟非智力因素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中,智力是核心,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有重要的补偿、促进或扼制作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提高,而且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传统教育理论单纯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对他们的心理素质重视不够。心理素质是指人在精神上和意识上所具有的品质和特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等;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之外的,对一个人的智力活动起着动力、导向、补偿作用,决定智力活动效果的一切心理因素,即兴趣、动机、情绪、意志、气质、性格等。这两种因素在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所无法替代的,培养创新素质应该将心理素质的培养列为核心和重点。一、提高智力水平是培养创新能力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教育理论单纯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对他们的心理素质重视不够.心理素质是指人在精神上和意识上所具有的品质和特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智力因素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和思维力等;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之外的,对一个人的智力活动起着动力、导向、补偿作用,决定智力活动效果的一切心理因素,即兴趣、动机、情绪、意志、气质、性格等.这两种因素在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是其他因素所无法替代的,培养创新素质应该将心理素质的培养列为核心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直接受其心理素质的影响。人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所谓智力因素是指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学生学习收获的大小,智力因素固然起着重要作用,但非智力因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掌握知识,学到技能,形成和发展思维能力,是通过对教材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等基本环节来实现的。在这些环节中,需要有非智力心理素质作基础,起动力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冈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化学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阜阳七中张建英学生的学习,实际上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起作用的过程。当前在实际教学中,智力因素有时被过分的突出,而非智力因素(如心理素质因素)的培养常常被忽视。在初中化学启蒙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为现代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的基本心理素质为两大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人的成才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决定作用的过程。智力因素依靠教育来开发;非智力因素依靠教育来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知识获得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过程。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充分发挥有促进作用,对智力的某些弱点有补偿作用,而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开发有扼制作用。智力因素基本上属先天形成,而非智力因素则完全赖于后天的教育、培养和开发。目前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数来源于初中毕业生中成绩居于中到下层次的部分,从心理素质来看多数是非智力因素较差的,因而影响了他们智力的正常发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缺乏顽强的毅力和刻…  相似文献   

12.
英语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将学生身心素质方面的培养溶于语言教学之中,是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外语素质教育有心理素质和语言素质两个方面。心理素质包括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属于智力因素的有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属于非智力因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4.
人的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反映在人的认识心理活动中,非智力因素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主要反映在人的意向心理活动中。就其对学习活动影响最大、关系最密切的主要因素,有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现代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非智力因素在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等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就会认识到培养和发展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了。特别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幼小、生理心理都处于成长、发育、发展的初始阶段。因此,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期,从小培养好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针对不同学生的  相似文献   

15.
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的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近几年来,化学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重视,这对于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无疑是有益的。然而学生智力的发展,化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在怎样的心理状态下,何种环境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这一点常常被忽视。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智力差异并不悬殊,导致学生学习的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非智力因素(这里主要指兴趣、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  相似文献   

17.
李玲利 《新疆教育》2012,(22):31-32
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其学习活动与学习效果。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一个人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能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就不可能获得较大的成就。心理学和教学实践都表明,就大多数学生而言,其智力因素相差并不悬殊,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在非智力因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诸多因素中,兴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智力因素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而非智力因素是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一般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个性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往往很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正确的,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绝不容忽视。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邱明霞 《学周刊C版》2010,(11):141-142
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心理因素,而非智力因素指的是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心理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信心和毅力、理想态度、自尊心、荣誉感、纪律性等心理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学习成绩的取得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结果。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展始终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加强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多关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从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提高与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其教育观是德才并举;根本任务是为培养全面发展或平衡发展的人才打基础。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而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