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毫不夸张地说,找工作的那段日子,一看见"招聘"二字,我的眼睛就条件反射般地发亮. 我的专业是法律,进检察院或法院是最理想的选择.家里,父母已找好关系在市检察院给我留了个名额.但我不愿永远在父母的羽翼下活着,我渴望一个全新的工作环境.我给家里写了一封长信,表明了我要独自拼搏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以前,我常常向父母提起,我讨厌家里的那张玻璃餐桌。其实,那只是一个借口。"吃饭啦,热着呢!"妈妈说。"快来吧,菜要凉了。"爸爸说。"唉,菜已经凉了。"妈妈说。  相似文献   

3.
家教与师教     
张明明的《回忆我的父亲张恨水》里,有一段话:“在我们家里,清晨起床和晚上就寝前,也都有说‘早安’、‘晚安’的习惯。出门要告诉父母到哪里去,回家要告诉父母回来了。有朋友到家里来要先见过大人。我和我先生结  相似文献   

4.
离家的日子     
离开家已经两天了,我越来越想家了。虽然学校里有老师的关心,同学们的帮助,可是却远远抵不上家里父母的呵护,爷爷奶奶的爱抚。在家里,每天都有奶奶做香喷喷的饭菜,她总是叮嘱我:"多吃点",有爷爷精心挑选的书,他总是告诫我:"要细细地读",  相似文献   

5.
正"父母教会你什么?"请跟我走进2014年《开学第一课——父母教会我》这个主题班会。本次的主题班会一共有四个主题:孝,礼,爱,强。首先,父母教会我们"孝"。听着童话大王郑渊洁讲有关父母对自己的爱及孝敬父母的故事,让我懂得了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孝"不一定要给父母最富有的生活,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好好成长,不让父母担心。在家里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睡前帮父母准备好睡衣、  相似文献   

6.
无题     
家里不富有,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明白,这也意味着,我比同龄人更多了一些成熟,一些现实。记得小时候父母说,要我好好读书,家里没有更多的钱来替我交高价,但是,只要我想学,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上大  相似文献   

7.
正每当有人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时我都会笑着说:"我的家乡在上海!"虽然我的出生地是在美国的俄亥俄州,一岁后又随父母搬到美国东部的马里兰州居住。但是我的父母都来自上海,他们在家里讲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话。所以我要说:"我的家乡在上海。"上海,我的家乡,一座真正魅力无限、繁华热闹的大都市。至今,我已经去  相似文献   

8.
无题     
家里不富有,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明白,这也意味着,我比同龄人更多了一些成熟,一些现实。 记得小时候父母说,要我好好读书,家里没有更多的钱来替我“交高价”,但是,只要我想学,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我上大学。  相似文献   

9.
我冲刺     
金舟一 《生活教育》2013,(6):101-102
初三,我在冲刺的路上。在平淡乏味的日子里,我跌跌撞撞,总想绘出自己的色彩,总想冲到心中的彼岸。也许,这会有点累———但,这才是冲刺!好歹,身边总有几抹温情让冲刺的我不孤单。我说,所谓"十年寒窗苦",家里也一样。在家里,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最后几个月,一定要冲了,再不冲刺就没有机会了。"我总是用沉默回答他们焦急而愁  相似文献   

10.
三岁那年,我成了留守儿童。家里穷,父母要去打工赚钱,爷爷奶奶嫌我是女娃儿,不愿养我,于是,我被送到了姥姥家。  相似文献   

11.
文字排序     
<正>甲组:⑦⑥②①④③⑤【理由】首先,看懂整段话的意思。连起来看这几段文字,记叙了发生在家里的事,因为"我"和同学商量周末要出去一起放松一下,父母意见不一致引发了争吵,然后通过"我"的努力,让父母和好的事情。其次,根据记叙文的六要素,梳理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根据一件事的起因、开始、  相似文献   

12.
*写在前面 1994年10月2日,我7岁的小女儿辛雨奇自作主张地给两个幼儿园小朋友-陈若欣和周鹤打电话,约她们和父母一起来家里吃饭.她的这个举动让我感到很唐突:"你约朋友来家里吃饭,为什么不跟爸爸妈妈商量啊?"她瞪大了眼睛看着我说:"你和爸爸请朋友来家里吃饭,也从来没有跟我商量过啊?"我知道她长大了,她有自己的朋友,有跟朋友一起所创造的欢乐.我和丈夫决定尊重她的决定,邀请她的朋友和朋友的父母一起来家里吃饭.  相似文献   

13.
赵凯  刘霄 《班主任》2012,(12):46-47
临近中考,小美的表现与以往明显不同,变得沉默不语,胡乱花钱,颇为颓废。我找她询问情况:"怎么这么消沉啊,学习只要尽力就行,不要有思想负担。"她苦笑。我继续开解:"是不是父母不同意你去职业学校?你要坚信,父母永远都是为孩子好,都是疼爱你的。"没想到,我说到这里,小美竟哭了,还恶狠狠地说:"他不配当父亲,我不想活了。"我惊诧万分,忙问:"怎么这样说话!出什么事了?"她悻悻地说:"我故意偷拿家里1000元钱,他知道后一定会打  相似文献   

14.
1988年7月14日,是我参加中考的第一天。虽然父母和平时一样忙着干农活,分不开身陪考,只是叮嘱我带好东西,也没有说要送我去考试,但下午考完试回到家后,我发现了非同寻常的变化。往常,不到天完全黑下来,在家里看不到父母的影子。这也难怪,家里孩子多,负担重,劳力少,农忙时节,连上了岁数的奶奶都主动当起了劳力,更不必说正当壮年的父母了。那天我到家时,天还没有暗下  相似文献   

15.
吕斌 《家长》2008,(6):25-25
前几天,我在《把孩子培养成财富》一书中看到一个事例:一个家庭富裕、父母都是"高干"的孩子,平时行事邋遢、行为散漫,让父母深感烦恼。一次,父亲要远赴他乡履职,临行前对他说:"你妈妈身体不好,你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以后照顾妈妈、照顾家庭的职责,就交给你了。"从此之  相似文献   

16.
<正>不管是"90后"还是"00后","离家出走"这个词应该都不陌生吧,反正我小的时候就是个淘气包,不是跟父母吵着要买玩具,就是和他们顶嘴后愤然出走。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父母吵了起来,嚎啕大哭了一番之后,见他们丝毫没有动容的迹象,我心里愤愤不平:一定要让他们尝尝突然失去我的滋味!于是我毅然决然地冲出了家门……躲在门口附近偷听家里的动静。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离家出走,内心戏丰富的我,已经上演了一整集父母着急寻找孩子哭天抢地的戏码,然而现实并没有按照我的剧本发展——过了一个多小时,屋里连个响声都没有!更悲催的是,刚刚哭闹了一阵已经让我  相似文献   

17.
小笛信箱     
问:当我为家里做事的时候,父母总说:"小孩子能做什么?"但是,当我不做事的时候,他们又说:"都这么大了,什么都不干。"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18.
初二那年,我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泡在网吧里"战斗"、"升级"。父母以为我上初三以后会收心,谁知我却不知悔改,发展到旷课、逃学。父亲发狠把我关在家里,我却偷走  相似文献   

19.
萱萱走进心理咨询室,苦着脸对闵老师说:"我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闵老师糊涂了,难道萱萱家里出事了?她父母……"怎么回事?"闵老师着急地问。车祸?闵老师脑海里闪过可怕的场景!"是我,我……"萱萱哭了。"我和同学聊QQ,会时刻警惕,告诉自己一定要维持平时树立的淑女形象。在同学眼里,我是老师的得力助手,是永远微笑的班  相似文献   

20.
我的父母部下岗了,家里的生活本来就不好,父母下岗后, 失去了经济来源,日子就更难过了。我还有个姥姥,只身一人,长年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妈妈要常去侍候她。失去了工作,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