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国行政法学上历来存在“行政征收”和“行政征用”的体系。但随着我国法治进步和公民私有财产保护制度的完善,传统的征收与征用的制度已经突破,在行政法学上应确立新的体系———行政征收、公用征收和公用征用。公用征收和公用征用制度在法律体系中的确立,有两方面的意义:既是因公共利益而对财产权的限制,又是对财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高崇华 《考试周刊》2008,(51):234-236
本文从理论界有纷争的行政征用展开,着重分析了行政征用补偿的特征及其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行政征用权与农民土地财产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征用引发的矛盾,其根源在于行政征用权滥用,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缺少应有的法律保障。因此.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改革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明晰土地所有权主体;按公平合理原则,创新土地征用补偿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的公共利益征地衡量标准;以法规范行政征用权,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促进“两权”合力进取。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土地征用的相关法律中只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征用土地".但是对于公共利益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了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对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利益的损害.文章通过分析公共利益,找到我国土地征用中界定公共利益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界有纷争的行政征用展开,着重分析行政征用补偿的特征及法律制度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完善我国行政征用补偿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宪法第四次修正案通过以前,我国宪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公益征收征用补偿制度,只有在一些行政法律、法规中,如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对公益征收征用中的补偿要件做出了规定。从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来看,公益征收征用及补偿制度在宪法中的缺失是一个遗憾。宪法修正案修改后,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在公益征收征用公民个人财产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时必须给予补偿,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保护了公民个人和农民集体的合法权益。国家征收征用补偿制度在宪法中的确立,为在具体法律中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提供了宪法依据,有利于平衡和协调私有财产保护和公共利益需要。  相似文献   

7.
土地征用制度是世界各国为发展社会公共事业而设置的一种法律制度。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征用目的超出公共利益要求的范围、土地征用程序规定不完善、征用补偿太低等不足之处,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明确并严格限制征用土地的范围,完善征用程序,提高补偿标准,以维护征用土地的法律关系中各方的利益平衡,减少被征用者的抵触情绪,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与宪法衔接进一步明确了征收、征用必须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但由于公共利益内容的抽象性,其适用范围在立法上无法准确地界定,导致实践中将公共利益扩及于非公益用地方面,损害了被征收、征用者的切身利益。在分析不同学者对公共利益界定的基础上,思考出判断土地征收、征用行为是否基于公共利益而为,须从其土地使用者的目的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法律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征用制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现存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是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建立的,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作者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模式:法律上确立合理的补偿原则标准,严格和完善土地行政征用的法律规定,建立土地征用补偿费方式的法律等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公益”目的土地征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征用的目的是要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在该目的认识上存在诸多偏差,基于此笔者提出在土地征用中界定公共利益的必要性和界定标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公共利益扩大应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