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格权是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中小学生作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相比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都较差,如何维护他们的人格权是社会、学校、教师都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认真分析当前学生人格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的解决措施,才能有效地尊重与保护学生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就人格权条款的制订提出了专家建议稿,确认了一般人格权,规定了人格权的效力和保护,完善了具体人格权类型,规定了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其中的智慧之光有目共证。另一方面,由于未采取独立成编的立法例,受篇幅局限,相关规定较为简单粗略,未承认法人人格权,未规定人格权行使和保护的基本原则,一些重要的具体人格权未予规定,已有的具体人格权条款内容欠完善。反思和借鉴建议稿中有益成果,铸就人格权立法史上的新篇章,这是我们每一个法律人翘首期盼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文化娱乐传媒业的高速发展,姓名、肖像等人格权在被商业利用后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与此同时,不法商家的人格权侵权行为也日益泛滥,人格权财产利益纠纷时有发生,在多数案件中权利被侵害者是活着的自然人,他们可以亲自或委托代理人提起诉讼。但是,如果死者的人格权被擅自使用,那么死者的人格权财产利益能否得到保护,谁来提起诉讼即权益主体是谁、此种权益可否继承、权利保护的期限如何确定等问题,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难题,因此,建立和完善死者人格权财产利益的民法保护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学生人格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的社会和学校往往十分强调学生应尽的义务,而漠视学生的权利。实际上,学生拥有非常广泛的法定权利,包括受教育权、人身权(包括身份权和人格权)和财产权等,其中,人格权是学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权利。我国一些法律法规都对学生的人格权进行法律保护。但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权教育,是保护学生人格的根本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厦航黑名单引发了关于人格权保护和公共安全的讨论,反映了人格权保护与公共安全之间的冲突。公共安全是社会秩序的稳定基础,人格权是“人之所为人”的法律基础,两者都受宪法的保护。同时,公共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公民的人格权才能能真正实现。从这个意义而言,公共安全和人格权的保护并非水火不容。本文就人格权的保护和公共安全的界定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格权是民法权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现代民法"以人为本"这一价值的直接体现,对人格权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对人格权的保护为视角,通过我国大陆地区与台湾地区在不作为请求权和损害赔偿请求权立法上的相互比较分析,提出要完善我国人格权保护制度,就要明确肖像权作为支配权的性质,规定基于此而产生的不作为请求权;要建立合理的损害赔偿体系,明确各种救济方法的适用;要理清不当得利制度在人格权案件中的适用.  相似文献   

7.
人格权是民事权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自然人的人格尊严为主要内容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权。一般人格权制度是在充分保护具体人格权的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捍卫和对人类最高理想的追求。现行的《民法通则》并未规定一般人格权制度,本文借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公布之机,介绍了一般人格权的产生、发展及该制度的主要内容和法律功能,体现了确立并保护一般人格权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8.
人格权是自然人获得强制力保障的法律地位的表达,与人格取得相同,自然人的人格权亦是生而有之,并非私法赋予创设。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中人格权的私权化,以保护而非创设的角度出发,在私法领域中对人格权的保护呼之欲出。但人格权只需要私法的消极保障权能,不将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独立成编,可以避免诸多理论矛盾。除了《侵权责任法》中的规定,建议在民法典中单设自然人人格保护一节,分别加强对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9.
人格权的权利属性,即人格权到底是一种民法权利还是宪法权利,在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通过对法国、德国法中对人格权规定的分析,分别从宪法的本质、宪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和目前我国宪法的司法适用情况,探讨人格权的权利属性问题。最终得出人格权是民法权利的一种,需要通过民法来加以规范和保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我国在人格权的保护上,虽然已制定了相关法律,但对于隐私权却没有明确的条款加以保护。本文从隐私权的概念与特征入手,阐述了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际公约中的人格权规定,在人格权体系、人格权的权利克减、特殊群体的保护、健康权、个人数据的保护和环境人格权等方面对我国人格权立法都具有借鉴意义。具体来讲,人格平等、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的基本体系符合我国学术传统;人格权的权利克减条款需要引入;应该禁止对人体进行医药和科学实验;必须扩大特殊群体保护范围;应当单独规定个人数据和个人档案的规则;环境人格权是否在民法典中规定还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美国法采用公开权模式保护人格标识商品化,德国法则采用统一权利模式。我国立法关于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保护相关规定较少,没有明确认可人格权的"利用权"性质及人格权体系中除姓名权、肖像权以外其他权利的财产利益,相关权利保护和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缺陷。应借鉴德国的人格权保护模式,将人格权的商品化归为人格权的范畴保护,侵害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的责任方式以财产损害赔偿为主兼采其他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我国人格权的沿革入手,阐述了人格权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法律关于人格权的保护及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法律特别是民法应明确人格权的具体内容,对新型人格权加以规范,明确肯定人格权法独立归编以及完善救济制度,以使我国人格保护机制更加健全。  相似文献   

14.
校园中人格权损害的表现及其救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这实质上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学生、教师健全人格的塑造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当前,校园中存在着侵害人格权行为,而且这种行为被忽视,这是令人担心的。我认为,人格权的尊重和保护应受到高度的重视,对校园中人格权被侵害,要寻求有效的方法和畅通的途径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15.
论人格权在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霞 《天中学刊》2004,19(6):31-33
人格权作为最基本的民事权利,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显得重要,其内容也日益丰富。强化对人格权的保护是未来民法发展的趋势。人格权的立法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完善,中国未来民法典的制定应吸取世界人格权理论发展的成果,在民法典的结构安排上,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以突出其在民法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人格权是自然人与生俱来的,是民事主体独立人格所必备的权利。大学生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社会人"和"学校人",其人格权不论在与学校的何种法律关系中都受到法律保护,高校学生管理中应予以重视和保护。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人格权在宪法、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以及教育法律关系中的特殊性和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增强大学生人格权保护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和建立健全校内申诉制度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17.
人格权的公法保护需要对人格权内涵进行准确界定。"人格权"最早出现在罗马法中,1949年的德国《基本法》中首次作为公法概念出现,之后在司法实践和公法学说中得以发展丰富。人格权概念主要依托康德思想产生。梳理康德相关思想,对于认识人格权的维度及内涵有启示意义。结合特定思想渊源,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当下具有一般意义的公法人格权概念,在此基础上澄清人格权对国家提出的客观法秩序要求,可以为人格权的公法保护提供价值指引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按照权利保护范围的明确性由强到弱排序,《民法典》中的人格权类型可分为绝对性人格权、有名框架性人格权与无名框架性人格权.绝对性人格权对应生命、身体、躯体健康等物质性人格要素.有名框架性人格权对应姓名、肖像等标表性人格要素,以及心理健康、隐私、名誉等精神性人格要素.无名框架性人格权即一般人格权.不同类型的人格权在请求权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是现代法治国家对人格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有自己独立的法律品格,我国立法对其采取的间接保护方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隐私权的保护应采取直接保护的方式.同时由于和知情权的冲突,隐私权的保护必须受到合理限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媒体侵犯未成人人格权的案件不乏先例,"李××案件"则再次凸显了该问题的严峻性。鉴于未成年人人格权的保护对未成年人人格的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加之未成年人人格权的特殊性和"儿童最大利益"的要求,我国应从更宽广的范围来理解未成年人人格权所涵摄的法益。我国媒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权,遵守法律保护未成人人格权的要求,应从加强"专业性"、"适当性"和"可操作性"三个方面予以完善。引入"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也有利于正确解读相关媒体规制中遇到的"公众人物隐私权与大众知情权"以及"媒体自由与司法审判"等矛盾,并有效地促进各方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