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文章认为人格权是民法上的权利,之所以出现宪法司法化的现象,通过对宪法与民法功能分析,不是因为人格权是宪法上的权利有意为之,而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然人的利益,法院站在宪法秩序的高度,通过引用宪法条款,以弥补原本属于民法的具体人格权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从权利类型化角度看生育权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了公民普遍的生育权,从而使生育权由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定权利。生育权是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它同时也是宪法上的权利。生育权是受宪法和民法共同规制和保护的一种人格权。  相似文献   

3.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了公民普遍的生育权,从而使生育权由应有权利上升为法定权利。生育权是私权利,属于民事权利中的人格权,它同时也是宪法上的权利。生育权是受宪法和民法共同规制和保护的一种人格权。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人权、人格权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驳斥"人格权是宪法上的权利"的观点,重新确立了人格权的民事权利本质.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课题的“精神权利法”,目前存在着民法、著作权法两种法律制度形式,不同国家民法典采取“合二而一”与“一分为二”的处理模式。它们之间主要通过“人格权”“精神属性”等连接点建立联系,又在定义与范畴、主体与客体、确定性与从属性等多个方面有所区别。通过比较看出,从理论或制度层面确立民法中精神权利制度的法律意义和价值更大,更能全面保护人的精神利益。  相似文献   

6.
民法中的隐私权和宪法中的隐私权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私权已经或正在成为一种国际社会和各国广泛承认与保护的基本权利.通过比较民法中的隐私权和宪法中的隐私权,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7.
宪法权利与民法权利并不是同一语境下能被公约化的权利。对宪法权利的民事保护不能用公法的逻辑去解决。私法领域内部通过解释作业可以胜任对个人侵犯宪法权利的私法救济。侵权法的一般权利条款以及各项具体权利能为宪法权利人在私法领域提供充足的请求权基础。在契合私法自治的逻辑下,最大限度保护行为人的自由又保障权利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受教育权的司法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难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受害人不能以宪法上规定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为由要求损害赔偿。应将受教育权纳入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范畴,实现宪法权利和民事权利的对接,通过民事救济途径顺利解决此类现实纠纷。  相似文献   

9.
文章解决了一个问题,即人格权是一种私法上的权利还是公法上的权利。这看似简单的问题,但事实上对人格权性质的判断涉及到了即将出台的民法典如何安排人格权的问题。因为只有把一种权利的性质确定清楚,才可以合理科学地把它安置到整个民法的宏观权利体系之中,以完备民法典。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特定的权利形态,母亲权利应当列入基本权利范畴,由宪法加以确认.从属性上看,母亲权利属于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之类,兼具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对世权利和对人权利的属性;从主体上看,"母亲"作为特殊权利主体具有一定的伦理道德属性,其外延有待明确,与"女性"、"妇女"不存在主体的简单重复;从效力上看,一方面,母亲权利既有赖于立法和相关政策的保障,在应然层面也不能排除宪法救济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母亲权利既指向一般意义的国家.也指向特定情况下的公民个人.  相似文献   

11.
商事人格权是现代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法律概念,是商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以商事人格利益为客体,并可转让、继承的一种人格权.它和传统民法人格权同属私法范畴,但两者在主体、客体及范围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历来是西方政治传统中的一大核心主题,其中主要有古典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迥异甚至相互竞争的基本范式。哈贝马斯力图借助交往行动理论和商谈伦理学等理论证成一种作为公权与私权之统一的公民权理论,从而实现对古典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的超越与整合。对此,他着重阐释了人权与人民主权的互明关系、法律与道德同源互补,并将公民权体系的构建回归公共领域,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哈氏“公民权政治学”。  相似文献   

13.
宪法权利救济权是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其历史进步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该救济权的实现和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不和谐。完善公民权利救济方面的立法,确实保障公民权利救济权在新时期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民法中,信用具有道德评价和经济评价的双重含义,而在现代民法中,信用与商誉均指他人对民商事主体经济方面的评价.信用侧重于对民事主体偿债能力的评价,商誉则泛指对商事主体综合经济素质的评价.在传统民法中信用权具有人格权的法律属性,而在现代民法中,信用权与商誉权则同属于无形财产权的范畴.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当只规定信用权而不规定商誉权,以突出立法对全社会经济信用树立的倡导、指引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格权法是民法典中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规定应当科学完善。民法典草案学建议稿对人格权的规定有很多成功之处,体例上独立成编,内容上设计完备,具有开放性,权利保护上具有前瞻性,具有很大的进步性。当然,该建议稿在一些方面值得商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刍议信用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至关重要,将信用纳入到法律的调整范围之内使之成为信用权,是对信用进行保护的最佳途径。信用权是一个人信用之主要表现形式,它以实现交易中的信用利益为内容。在民法中,信用权是主体所享有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这既是对公民人格权的保护,也是适用权保护信用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在洞悉中国国情及探究欧美宪政制度优弊的基础上,探索并创立了具有五权分立、权能分开、直接民权、分工不分权等四大特点有中国特色的宪政理论。深入研究这一理论,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