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让生命更美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川 《中国教师》2012,(1):56-57
<正>我们聚首在生命教育的旗帜下,作为同道,我们相互勉励,相互启迪,积累共识,激荡情怀,生成信念,为了一个共同的追求:教育,让生命更美好!尽管"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在世界的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学者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但"生命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蒋增琦 《湖北教育》2007,(11):25-26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为学生幸福的人生莫定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就是要让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学生成长的历程中留下值得回味的烙印。然而,现在的学生缺少快乐,缺少童年的本性,更缺少童年里最美好的记忆。"给学生最美好的童年,给人生最坚实的起步",这一办学理念的提出,正是出于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生命的关爱,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更是代表一所享有极高社会声誉的省级示范学校对社会所作出的郑重承诺。——"美好的童年"追求的是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愉悦的学习生活和快乐的家庭生活。——"坚实的起步"追求的是让学生具有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及健康的身心、纯洁的品性、追求和谐的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3.
绿色成长教育就是"让生命自然、自主、可持续成长的教育",创建美好学校,目的是让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铺上美好的底色。美好教育是顺其自然的教育,需要尊重自然的规律;美好教育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需要激发学生发展的内驱力;美好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4.
我们聚首在生命教育的旗帜下,作为同道,我们相互勉励,相互启迪,积累共识,激荡情怀,生成信念,为了一个共同的追求:教育,让生命更美好!尽管"生命教育"这一概念在世界的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学者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但"生命教育"的"为了更高的生命品质、更美好的生命存在"这一追求却是共同的。生命教育,最通俗地说,就是"为了生命的教育",它是教育哲学层次上的教育概念,是价值论意义上的范畴。它首先是教育  相似文献   

5.
梁福金  黄勇明 《师道》2012,(10):35-36
教育的法则就是追求幸福。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将“幸福”当作教育的第一要旨,确定“幸福教育法则”,即把幸福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要帮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自信阳光的人生观,让孩子在成长中找到快乐,享受幸福。为此我们认为,和谐校园是学生人生的美好、幸福的获得的重要基础。构建和谐校园,必须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幸福,要用幸福观构建学校的办学理念,打造幸福校园,让学生享受幸福教育,拓宽体验幸福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职业技能是大学的重要职责,但是在这个职责之外,当前的大学却没有肩负起让学生的灵魂变得更卓越的使命,这也就造成了当前大学生活的庸俗化。回顾高等教育的历史,会发现激励学生追求灵魂的卓越一直都是大学的重要使命。灵魂的卓越意味着人性中高贵的部分得到唤醒,意味着拥有智慧和美德。大学人文教育是激励学生追求灵魂卓越的最重要方式,而人文教育的关键则在于让我们的灵魂经历美好的事物。  相似文献   

7.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那对于教育而言,让人人都幸福的教育就是我们教育者的最高追求。除了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培养学生,当今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和他们的提问能力。在幸福教育理念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提问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关注生活,让学生"可问";掌握技巧,让学生"会问";营造氛围,让学生"多问";体验成功,让学生"好问"。  相似文献   

8.
创办于1992年的海门市东洲小学从办学之日起,就以“追求卓越”为学校精神,以“让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为教育理念,致力于建设有文化有智慧有信念的“新生活学校”。“新生活学校”有一幅美好蓝图:每一个师生热爱阅读;每一个师生热爱运动:每一个师生热爱艺术;每一个师生热爱实践;每一个师生热爱生命。追寻着这样的教育理想,我们在新生活教育的大道上一路前行。  相似文献   

9.
读郭道胜老师的《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一书,深感追求"教育,应让阳光洒满大地,让心灵沐浴在思想圣洁的光辉中,自由地舞蹈、跳跃,让美好永驻人间"的境界,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而追求这种境界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正如郭老师  相似文献   

10.
我们聚首在生命教育的旗帜下,作为同道,我们相互勉励,相互启迪,积累共识,激荡情怀,生成信念,为了一个共同的追求:教育,让生命更美好!尽管“生命教育”这一概念被世界的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学者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但“生命教育”的“为了更高的生命品质、更美好的生命存在”这一追求却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聚首在生命教育的旗帜下,作为同道,我们相互勉励、相互启迪、积累共识、激荡情怀、生成信念,为了一个共同的追求:教育,让生命更美好!尽管"生命教育"这一概念被世界的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学者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但"为了更高的生命品质、更美好的生命存在"这一追求却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2.
"美好教育",是杭州高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地方选择。它以顺应新时代新要求为出发点,以破解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为突破口,以追求匹配杭州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为着力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建设"美好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地区追求高水平建设教育现代化的本土目标与工作语系。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可从市域与学校两个层面推进。  相似文献   

13.
"追求本真,童化生命"是江苏省常州市湖塘桥实验小学根据学校办学传统与历史总结的办学理念,是依据学校办学哲学提出的教育命题。教育是有规律的,儿童的成长更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应该是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教育工作要让学生在生命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的、美好的回忆,同时,为儿童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童化生命"就是让儿童立于学校的正中央,让儿童成为儿童,让儿童成为学校最靓丽的一抹生命色彩。  相似文献   

14.
生本教育其实是一种回归到简洁的教育。任何教师拿起教材,就能走进课堂,上好语文课;只要乐于关注学生,善于和学生一起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就能分享到教学最丰硕的成果;学优为师,师生共同成长,出现相互提高的美好境界。简单到:为了学生的一切,大胆地向学生拿来,让学生成为我们教育最丰富的资源,如信手拈来般自然真实,像一挥而就般利索纯朴。  相似文献   

15.
王占宝  周雯 《师道》2003,(11):47-48
校长说: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人生的追求在于成为真正的人,教育的追求在于培养真正的人,美好的教育应是教师教育的理想与学生理想的教育的共鸣。附中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推开大学之门的手,更要给学生推开人生之门的手。记得一位教师说过:“一个教师最好的奖励来自于他的学生。”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离我们的教育理想究竟还有多远?我们离学生理想的教育究竟还有多远?我们怎样创造适合我们学生的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校门口拍下别离的照片时,都能由衷地说一句“附中三年,我没有遗憾”,我们每一位附中的教师应该做的还有很多,能够做的还有很…  相似文献   

16.
"让儿童在建构和追寻自己的梦想中成长"作为我校引领儿童道德成长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其意蕴是:儿童应有自己梦想,儿童的梦想需要教师引导,儿童在建构和追求自己的梦想过程中自然会获得生命成长。其价值是:儿童生命成长的需求,教育自身价值的追求,学校办学使命的呼唤,社会文化建构的需要。其策略是:让儿童感悟"世界梦",在播种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让儿童阅读"伟人梦",在萌发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让儿童共享"同学梦",在陶养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让儿童共筑"中国梦",在追寻自己美好梦想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黎淑芳 《教师》2019,(3):120-120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让学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探索和践行生命教育课程,运用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对待生命,并且教会他们学会宽容,关心别人,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播知识,培养合格的学生。而一个合格的学生,不仅仅要拥有优异的成绩,更要拥有高尚的品德。我们说,教育并非万能,我们不能使每个孩子都能"成才",但我们可以努力让他们都"成人",成为思想品格积极向上而美好健康的人。  相似文献   

19.
多元解读,让学生领略秋天里的人生理想,让学生的诗词学习有更大的格局和空间,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便能走出我们母语的阅读困境。  相似文献   

20.
我们需要“适合学生的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教学适合学生正在成为当代教育的追求,初看起来,这像是因材施教的古老思想在今天新的表达形式,实际上却是教育者在人本主义价值观深入人心的时代中发出的目的性的和本体性这呼唤。我们今天之所以追求"适合学生的教学",说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符合教育时代精神的,对"适合学生的教学"的呼唤、寻求和创造,实际上表达了时代对教育发展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