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电视忧思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独资的中国电视作为强势媒体,却有着与其高技术含量、产业化方向不相称的管理体制,表面繁荣的中国电视实际上已是危机四伏。境外电视媒体在广东已有限落地,运作机制僵化、落后的中国电视面临巨大冲击,如何应对、寻求突围是中国电视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媒体脸谱     
《青年记者》2006,(4):2-3
观点重庆电视总台台长李晓枫:现在的中国电视是恶俗、流俗加庸俗!我对中国电视很不满意。新政珠海市通过新管理条例媒体收益将上缴财政珠海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珠海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珠海市的国有广播、电视机构和报社,在今后除了要向当地政府依法纳税  相似文献   

3.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使得中国大陆电视“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大放异彩,2006年中国的电视媒体出现了一拨拨的“选秀”风潮,例如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等。这种选秀型的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的电视上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张如成 《新闻界》2007,(6):132-133
随着电视产业化和频道专业化的深入,中国的电视媒体显现出空前无比的繁荣景象:频道越来越多,节目五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在这种表面“繁荣“的背后却隐含着现实的运营危机.对于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言,本文认为塑造收视率高、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品牌栏目就成为电视媒体的现实需要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络的蓬勃兴起分流和蚕食着电视媒体的传播资源、受众资源乃至广告资源,但也为电视媒体的创新拓展提供了崭新的增长路径及空间。在这一媒体融合的时代,中国13亿电视观众和近6亿网民协同互动,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电视媒体传播双受众市场。本期编辑部精选由北京美兰德媒体传播策略咨询有限公司(CMMR)主办的"2013年第九届中国电视覆盖传播趋势高峰论坛"与会嘉宾的精彩演讲,共同探讨在信息、技术、渠道高速发展的今天,应当如何构建电视媒体传播的双受众市场?  相似文献   

6.
2010年,市场回暖,经济形势向好,广大客户在经历金融寒流的调整和蓄势后,整装待发。在电视媒体行业,随着广电总局61号令的正式启动,也将使电视媒体的竞争与发展呈现全新的格局。电视媒体:新令强化马太效应从整体看,61号令对于净化媒体环境,增强媒体的公信力,促进电视产业的良性发展来说,是一件好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市场报告》(2003—2004)显示,2002年,在电视与广播、报纸与互联网的竞争中,电视依然占有绝对优势。受众在电视上的消费时间远高于其他媒介。这似乎在强化着中国电视独步江湖的媒体“盟主”形象。但是在这种繁荣喧哗的背后。我们不得不反思当代中国电视发展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界及业界对电视活动的认识与界定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视域:一是作为媒体社会协调活动或公关活动。CSM(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主编的《中国电视收视年鉴2007》中专门辟有一个“2006年中国电视媒体大型活动扫描”专题,将电视媒体活动定义为“一项以电视媒体为平台,电视传播为渠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众多人员参与的社会协调活动。”  相似文献   

9.
杨传品 《新闻窗》2012,(5):78-78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电视媒体已经进入品牌化发展的时代,品牌化为电视媒体带来的现实意义也是非常巨大的。但在电视媒体不断发展和繁荣的今天,却蕴含着极大地运营危机。对于当今电视媒体的发展来说,塑造一档或几档收视率高以及影响力大和竞争力强的电视品牌栏目,成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视走过了50年,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今天的中国电视竞争格局被我定性为“低水平高度竞争的一场乱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全国党政干部当中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电视媒体太需要“科学发展”了!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视媒体保持着领先的位置,因此要是顺应数字化发展,对电视媒体进行创新,那么其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损失。同时,若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状况下,电视媒体不进行有效的创新,那么很容易被时代的发展所淘汰。因此本文针对数字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的网络化生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为中国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2.
博锋 《声屏世界》2011,(9):51-52
新传播环境下,您看重电视媒体的哪些价值?电视媒体在商业传播中依然有不可替代的传播价值:1、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在中国消费者中,电视媒体和各地"党报"一样,成为主流媒体的联想,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就有一定的权威性,更让消费者信服。2、收视范围的宽广性:从目前各类媒体的收视范  相似文献   

13.
王珏殷 《视听》2016,(11):22-23
大数据、新媒体技术的产生,给电视媒体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使电视媒体产业经营和运作模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革。传统电视媒体要突破发展,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从传媒产业发展的视角切入,从媒介属性与受众特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电视与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以及新媒体强势崛起背景下中国电视融合化发展的趋势,阐述了中国电视媒体从内、外环境到融合环境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与纸质媒体一样,电视深度报 道以追寻事物的本原、开掘事物的 内涵、揭示事物的本质为目的。凭 借其视听组合的优势,电视深度报 道形成了自身特有的魅力。 一、因语言声响而凸现特有 的表现力。以前有人认为,电视 新闻的主要优势在于短和快,时 效性强于纸质媒体。但是,电视 更重要的是其多方面的视听表现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发生在信息传播界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就是网络媒体的兴起与繁荣。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的年会上,因特网和正在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被正式确认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美国的传媒专家小鲁道夫·恩里克曾就全球范围内不同媒介从出现到形成5000万受众规模的历程做过一番比较:广播用了38年,电视13年,有线电视10年,而因特网仅仅用了短短的5年。面对如此状况,不少人都预言:电视在20世纪被网络所取代。然而,至今电视及其所播  相似文献   

16.
李金标 《视听界》2004,(3):74-74
我国加入WTO之后媒介生态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地市电视媒体的生存和发展遭遇到一系列挑战。这些挑战更多地体现在人力资源的培育和开发上。正如有论者指出的:“人力资本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却正是地市电视媒体发展的软肋。地市电视媒体有效的人力资本供应已成为新一轮电视产业竞争中制约地市电视媒体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因此,重塑地市电视媒体的人才观尤其是人力资源观迫在眉睫。电视媒体竞争的实质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众所周知,知识经济是“观念”的经济,由于人是观念的制造者、改变者和承载主体,所以归根结底,知识经济就是人力资源经济,它通过对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而将人才、知识转化为社会生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宛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壮大,由于其具备较强的互动性以及即时性,因而迅速成为传媒市场中的重要部分。以广播电视为主的传统媒介单位正面临着受众流失的巨大问题,在传媒市场中的发展受到冲击。为充分契合时代发展进程,地方电视媒体有必要融合其他媒体的诸多优势,以此来实现转型发展。本文就融媒体时代下地方电视媒体的传播发展新思路做出了简要探析,以求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碧森 《青年记者》2009,(14):94-95
有数据表明:电视在中国的覆盖率占了中国13亿人口的96.23%,大约超过12亿3000万人口,这是在全世界覆盖人口最多的。这个数字说明了电视是我国所有媒体当中的第一媒体。  相似文献   

19.
2011年,面对全球经济缓慢复苏、中国经济调整,中国广告主广告投放日趋审慎,中国电视媒体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电视媒体一方面承受着来自互联网等新兴数字新媒体的日趋攀升的压力,另一方面内部盘整趋势也在不断加大。具体来看:全球:电视仍居媒体广告市场首位2011年,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为全球媒体广告市场提供  相似文献   

20.
新华 《军事记者》2001,(12):35-35
全国11家电视媒体举行“电视媒体广告峰会”,首次共商跨地区经营合作,以因应中国“入世”后电视媒体面临的新情况。这11家电视媒体是:福建电视台、湖南电视台、深圳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安徽电视台、江西电视台、陕西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广西电视台和香港阳光卫视。全国11家电视媒体共商跨区经营合作@新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