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考命题可粗略分为沿袭与创新两大类,从功能上看,这两类试题各有其作用.沿袭是一种对知识的继承,是强化基础的必由之路;创新是知识撞击的火花,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每年的高考都会推出一批新颖而又别致的创新试题,令高考精彩纷呈.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创新题主要是指试题情境的创新,而且情境的创新也是“依纲据本”  相似文献   

2.
近年高考模式逐渐同定下来,笔者通过对高考试题的分析,发现试题的难度不大,但灵活度在不断加大.高考就是考能力,这已成为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共识.面对“3+理综”的测试特点,我们应及时凋整教学思想和方法。大胆改革,积极探索,在教学中将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从培养能力出发,构建“3+理综”的素质培养的教学新方略.力求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复习教学而言,历年高考试题绝对是一座蕴藏丰富的宝库。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尝试,笔者认为高考试题在复习教学中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一是宏观上把握方向、重建结构;二是微观上深挖重点、落实细节。谨以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相关试题为例,将自己点滴心得付诸下文,恳请同行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4.
2014年高考虽已悄然离去,但留给我们无尽的思索.相比前几届的高考试题,2014年高考数学试题整体难度略有所降低.笔者特别关注了一下今年的高考解析几何试题,其试题设计的问题情境熟悉,问题设置常规,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若真正动笔具体操作起来时不时有些“咔”,一不留神,还会陷入泥潭,不能自拔.下面邀大家一起从试题设计的背景、试题考查的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技能等角度来对2014年高考解析几何试题进行剖析,期望对2015年高考解析几何的备考复习工作带来些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5.
黄冲 《新高考》2005,(12):10-14
“电场、恒定电流”均是高考重点,其分值在高考试卷中占比例较高.研究相关高考试题,对新一轮的复习有参考价值.综观各地的高考试卷,在涉及“电场、恒定电流”的试题中,突出考查重点知识,并与其它知识(如:类平抛运动、运动合成与分解、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动量等)相联系构成学科内综合题,高考试卷中这类综合题以计算题为主,常常作为物理试卷中的压轴题.  相似文献   

6.
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为了体现高考的公平和公正,体现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高考题大多是原创的或深度改编的。高考试题在不断地创新和变化,作为指导学生复习的老师和学习的主体学生,要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从“变”中找出“不变”。下面以一组高考试题为例,剖析高考化学试题的“变”与“不变”。  相似文献   

7.
高考命题如何测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2 0 0 2年上海两次高考“文、理综合能力测试”出现了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试题。在今后的高考中 ,这类试题会继续出现 ,并因之推动我们的教学改革———这毕竟代表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一种方向。本文结合一些典型试题阐明研究性学习试题的特点 ,探讨高考命题测试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8.
王大赫 《考试》2003,(9):3-5
每年的高考作文试题,都是人们议论的对象,因为各自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所以各说不一,答案多彩丰富,那么怎样才能对高考作文试题做出正确的评价呢?我认为,应当有一个站在高考目的这一高度上,统一看问题的标准,根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的特点和“3+x”考试改革的目的,我认为“三个有助”原则,是评价高考试题的唯一标准。即“有助于高等学  相似文献   

9.
刘笑天 《山东教育》2003,(26):49-50
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是一个评论的沸点。一千个观众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个角度说,一千个人的心目中也许会规划出不止两千套理想的高考试题模式。每个人都会站在自己的视角上解读试题,对它评头论足。但是我们应该有一个共同的关注姿态:客观、严肃、审慎和建设性。因为高考命题直接维系着莘莘学子的命运,影响着母语教育的走向。业内人士都清楚,其实高考试题一直处在演变过程中,不过它的变化是“渐变”,是“改革”,是“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而不是部分论者期望的“急风骤雨”式的革命。近两年高考试题是十年来变动最大的一次,它产生于新课…  相似文献   

10.
“简单线性规划”内容自从2001年进入高中数学教材后,2004年江苏高考卷中首次出现了线性规划试题.其实,“简单线性规划”内容并不是高中数学中的主干内容,但为什么这一内容会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而以丰富的变化形式频频出现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又为什么学生在“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上的得分并不高呢?笔者想分析近几年高考中的线性规划试题,研究“简单线性规划”内容的核心思想,并把握其中能力立意的命题变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受到某些权威人士的抨击.一说“试题荒唐成瘾成癖,考倒鲁迅考倒巴金”,另一说“标准化试题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对上述两种批评和指责,笔者不敢妄加评判,只是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思考之一:20年来高考语文试题是否“荒唐”?假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试题被誉为试题中的“精品”,探讨这些试题,猜测命题专家的命题动向,调整教学思路及应试对策,这对备考教学是大有好处的,现选出两例2003年高考理综卷生物试题,点击其命题立意和解题思路,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同高考一样,中考的语文试题除了它的选拔、评定功能以外.还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有什么样的试题形式便会出现什么样的训练方式,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有必要从中考试题的实际出发来探讨近几年的一些试题类型究竟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寻求合适的改革方法。这比笼统地指责批评我们的考试是“瓶颈口”“是考试阻碍了新课程改革”等等更有说服力。本文拟对近几年流行的三种中考题型进行分析,提出一些粗浅的改革设想。以求教于专家学者与广大教师同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恒成立问题”在高中数学中主要有2类,即“恒等”或“恒不等”.随着高考命题立意的转变,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更加注重.自2005年起,在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中陆续出现以数列、函数、二项式定理等内容为背景的“恒成立问题”的试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2006年和2007年的数学高考理科试题中,全国分别有10多个省市出了“恒成立问题”的试题.  相似文献   

15.
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新课标Ⅱ卷立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一核”“四层”“四翼”,考查学生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对今后教学有极大的引导意义.基于对试题考查内容、命题意图等方面的深入分析,全面总结试题特点,反思教学,提出“慢、深、精”的教学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历年的高考数学试题中,关于数学基本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法的考查都必不可少.各省、市高考试题体现了两个导向:一是正确引导教学改革,二是正确表达数学知识体系.通过对2013年的高考中所考查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试题的品味和解读,揭示今后高考复习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长征 《高中生》2011,(7):30-31
考点解读探索型试题相对于封闭型试题来说有一定的新颖性,它的“新”主要体现在试题“立意新、情境新、设问新”,但是它的解题方法注重中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这符合2011年湖南高考数学《考试说明》提出的“高考试题的创新,既要体现在创设试题的新颖情境和设问方式上.  相似文献   

18.
关于2011年高考安徽卷历史试题,一方面,因地域特色鲜明、材料丰富新颖、设问角度灵活而备受好评;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师生认为“超纲”了。从近几年新课程高考试题看,摆脱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窠臼,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提出新问题(简称“三新”),考查学生对历史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足试题的主流。笔者认为,判定高考试题“超纲”,既难有依据,也不合时宜,但“三新”高考试题中出现的知识考查微观化倾向也是客观存在,对课程改革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9.
2013年各省、市高考试题仍然坚持了“不等式”在课标中的主干性、工具性和实用性等通性特点,继承了将不等式考查内容镶嵌于交会知识点的通用做法,重点在集合运算、三角求范围、求导、综合应用中嵌入了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坚持将不等式考查内容融入综合、创新和新定义等问题中.部分省、市试题仍然坚持了利用不等式压轴,部分省、市试题转变实际应用题、压轴题以不等式作背景的传统命题观,这无疑将促进2014年高三复习策略的微调.  相似文献   

20.
以前总是羡慕课改较早省份的新课程高考试题,觉得新课程试题新颖灵活、有趣味性。但是,当在备考教学实践中研究新课程高考试题以应对新课程高考时,不由得感觉到新课程高考是一个巨大挑战。实践告诉我,对高考历史试题的评价、研究、琢磨和体会必须要有课程意识。一方面,年年对高考试题做出诸如“稳中求变”“注重主干知识考查”“注重考查学生能力”“注重设置新情境、使用新材料”之类的评析,已经没有多少真正的评论分析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