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不仅要有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会发生分歧。可见,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才是促使学生勤奋学习的根本途径。"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互相支持和配合,孩子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一、真心关爱,真诚沟通,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家长也是这样。他们只有感受到老师对孩  相似文献   

2.
加强家校互动,使学校与家庭在育人这一共同目标上达到"无缝衔接",会有效地促进育人对象个性发展。本文从"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活化家校互动形式"、"加强引领与培训"三个方面阐述了优化家校互动的策略。通过多元互动,有效地调动家庭的教育力量,在和谐的教育合力中,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孩子学习的主阵地,众所周知,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共同配合。重视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我们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家校共育迫切需要寻找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晓黑板" APP不仅可以发通知发作业,还可以将学生们每月的情况表现以一种轻松活泼的形式记载下来,还可以适当地把学校的要求一一呈现出来,让老师走近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把家校共育落实体现在学校、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落实在孩子成长的点滴生活之间。  相似文献   

4.
西藏农牧区寄宿制学校数量多,问题众,探寻家校社教育合作的途径尤为重要。家长参与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建立"家校联系日",是学校与家庭的重要联系渠道;而开放学校设施举办成人教育、发挥少先队的基层服务功能、利用勤工俭学活动与社会建立联系,以及邀请当地社会的重要人物与优秀毕业生参加学校活动等,则是学校与社会教育合作的表现。家校社教育合作路径的探索,不仅对学生本身,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虽然有很长时间在学校读书,但是在家庭的时间也是非常长的,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未成年人的影响非常重要,家庭教育也是孩子得以健康成长的关键,对于山区地区九年教育教育中,实现家校共育的创想,必然是有一定难度,但是这对孩子健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却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紧紧围绕"积分制管理"这一核心概念,论述如何运用管理权限分化制、家长参与制、积分弹性制等切实有效的住宿生管理方法进行家校共育,在家庭与学校间架起桥梁,让学生把在学校集体生活中经由家校共育学到的生活及为人处世的方式反哺到日常生活中,毫无疑问,在中学时代习得的集体生活方式将有利于学生终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吴瑕 《科教文汇》2011,(30):32-33
"Home—School Cooperation"简称H-S合作,即家校合作,实际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本文将家校合作的类型分为三种:分开责任型、单向指导型和全景圆桌型。它们在家长角色、家校关系、家校沟通、表现形式、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各有其特点。若想探索一条家校合作的高效道路,充分调动学校与家庭共育的积极性,全景圆桌型是较为有效的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众》2013,(5):182
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中学"台创于一九五九年秋,坐落在长江之畔的太仓港港区,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中。占地35.1亩,校合总面积7398平方米。现有18个教学班,751名学生,教师58名,拥有学科教改带头人12名。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法治校",以"诚"为校训,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不断强化教育管理  相似文献   

9.
正曾经在我的心中,你只顾我学习,不管我感受。看吧!每天放学一回家,我就在你的催促下成了旋转的陀螺:英语口语练习半小时,语文积累半小时……周末也不轻松,从早上起床到晚上合眼,我不停地在各种辅导班之间奔波。一直以来,我都默默地忍受着你的"暴政",直到那一天……那天下午,我和往常一样放学回到家。就在准备与作业"斗争到底"时,我被正翻着校讯通的你叫住了。我心里暗叫不好。"今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爱因斯坦也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走出校门后,把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记,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剩下的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剩下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习惯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校始终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校以教育理念的提高为前提,以从我做起为基石,以课堂教学为关键,以家校配合为保障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育的困境,确立以"家校合作"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方向。通过实践调查长沙县6所小学家校合作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从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四方面出发,找出了影响小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主要因素。针对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家校合作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方法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汪水辉 《知识窗》2014,(14):48-48
有人把学校教育比作一只凤凰,学校是一翼,家庭是一翼,社会是它的尾翼,只有把三者紧密结合,这只凤凰才能展翅高飞。虽然学生的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但也离不开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我校坚持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机制,特别重视家校联系工作,坚持不懈地运用学校这块阵地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就我校家校联动的一些做法作以下介绍。  相似文献   

13.
教育作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而在教育当中,实施家校共育则是形成教育合力最完美的方式。在依托家长与学校进一步增强宣传教育、不断拓展家校共育这一途径,有效地引导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通过多元化的活动为主体,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实现家校教育的共同体,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够在良好的环境当中受到熏陶,潜移默化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时迎来了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模式以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研究了新时代我国小学家校共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互联网+"家校共育方式来有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韩邦梅  杨桔 《科教文汇》2021,(13):160-16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时迎来了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构建"互联网+"家校共育新模式以提升学科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研究了新时代我国小学家校共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互联网+"家校共育方式来有效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育好新时代的学生,需要学校全面动员、正确引导,教师极强的责任心,家长密切的配合,学生积极的参与,家校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环境,促进学生的转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大连金普新区倡导的校园文化是"一校一品",而不是"百校一面",我校的班级文化打造一班一品,正像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局长高奇志所言:"每一所学校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架构大而全的校园文化,应着力构建小而专的校园文化。"所以我校的班级文化,打造一班一品,充分发挥班主任智慧,根据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商务日韩语、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制造与检修、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机械技术加工等11个专业特点,打造特色班主任团队。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现象普遍比较严重,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有必要。这一问题的解决,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家校结合,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帮助中学生树立自尊心、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风光入名校 (信息来源:北京晨报2005-07-25) 近日,记者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了解到,今年两校高考录取工作已经完成.北大共招收了全国47名"状元",清华共招收了全国33名"状元".除"状元"外,各省市高考的佼佼者也多花落这两家.黑龙江省理科前10名有8人进入北大,河北文科前20名全部进入北大,湖北省文科前30名有29人进入北大.浙江省理科前10名中的9人进入清华,江苏省理科前30名考生中的26名进入清华,福建理科前32名中的31名均被清华录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教育思想的重要转变即"以学生为中心",学校建立多种渠道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则成为其重要任务,建立良好的校生交流与沟通渠道,对促进校生和谐、构建和谐校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