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1.内在制约问题 (1)面临的基本矛盾。包括物质再生产与环境价值维持的矛盾;经济增长效率与社会发展公平之间的矛盾。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之间的特别突出矛盾,据统计,去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约占全世界的5%,这意味着我国必须有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6倍的人口。尽管我国自1978年以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但由于人口总量的基数过高,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对数仍然达一千万以上,每年有高达1/4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人口。人口已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最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2.
本通过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人口再生产惯性影响的量化分析,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是人口再生产产生惯性的根本原因。不同类型的年龄结构决定了人口再生产惯性的力度和作用方向的不同。对人口再生产续性的调节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3.
1.人口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的区别 人口再生产是人口发展的基本内容,却不等同于人口发展,两者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4.
本运用历史资料及建国后的人口统计数据,对青海省人口再生产类型之转变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详尽的分析,认为青海省人口经历了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全部四个阶段,目前已属于现代型;而社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政策是影响人口转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精神生产纳入社会再生产的分析,并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相互关联的角度,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内在结构、交换关系及其比例、前提条件和平衡条件。  相似文献   

6.
再生产是由再生产实体、再生产关系和再生产力三大因素构成的动态网络系统.再生产实体可分为活劳动实体和物化劳动实体两类;也可分为幼青体和成老体两个段期,且都具"六有--变性"属性.再生产关系是两个以上的具体再生产实体之间的维系.再生产力以三种形态存在,即产出的潜存形态、"产出--吸收"的运行形态和吸收的存贮形态.再生产效益是由再生产实体生命周期形成的再生产力差量与再生产周期形成的再生产实体差量共同表现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人口再生产的角度来考察我国人口运动的类型转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人口问题出现的若干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人口与环境     
1.人口数量与环境。(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转变: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相似文献   

9.
《中学文科》2006,(8):10-21
【常考考点】 ●人口再生产类型和分布 ●环境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10.
人口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全局的大问题。本文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最新资料,全面分析了本市人口再生产的现状。在提出四个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形成这一特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杨森 《西北师大学报》2001,38(6):109-113
两种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思想,是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原理,社会两种再生产应该适应和协调,相协调促进社会发展,不协调则制约进而阻碍社会发展。两种再生产不协调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既是生产又是消费矛盾的两重性所致。人们过多地看到了两相统一的一面,而问题在于两相对立的一面。要做到协调,就必须将两种再生产都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在两矛盾运动过程中,既把握物质生产的规律,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把握人口生产的规律,节制生育,提高人口质量,处理好两协调的度和级,以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题一议     
[题目1]图1反映了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的是:  相似文献   

13.
劳动力是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要素,通过劳动过程和劳动力再生产过程与生态环境相关联。本文从劳动过程和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正逆生态逻辑两条理论路径分析劳动的生态逻辑。通过引入污染物负价值概念,构建劳动过程和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的物质和价值的生态闭环模型,从数量角度分析正生态逻辑和逆生态逻辑在生态闭环框架下的发生机制,并提出从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上规避逆生态逻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生态逻辑。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再生产"的理论视域中,当下的标准化考试模式和多元化考试模式都遭遇到了"教育公平"的困境。面对这样的制度困境,研究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受教育者"原型经验"的教育教学和考评模式,或许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两种:一种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直接统一于人类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双方存在着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辩证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当然也是人口生产和再生产的基础。但是,人口自身的生产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有着不可忽视的促进或阻碍物质资料生  相似文献   

16.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立足我国大学和大学制度发展的现实基础,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一个从有到优的制度再生产过程。依据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再生产的现实语境,其再生产的实践主体与生产关系体现在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与大学、大学再生产、大学无国界五个层面。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再生产的方向和重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建构适应学校定位和办学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文化;建构协调大学、社会、政府的适应性制度;形成双向的国际交流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文化与旅游融合的背景下,以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指导,对《张家界·魅力湘西》进行个案考察,研究认为市场、政府、专家学者、非遗传承人与地方民众等文化主体共同建构了旅游演艺场域,并在市场主导和支配下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再生产。旅游演艺场域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产的价值主要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激发非遗传承人、当地民众和整个社会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觉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从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暴力,是由一种专断权力所强加的一种文化专断,教育通过再生产统治阶级的文化实现了社会再生产。从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当前的教育体系并不利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农村人口向上层社会的流动。农村教育应该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之下适时的开展分流教育,既要满足农村人升学的要求,实现农村人口的向上流动,同时又要为城市和农村培养符合要求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不仅具有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还有再生产原有秩序的功能。早期教育和文化环境的欠缺,学校教育与考试内容的城市偏向,使得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文化上的劣势,加上农村在师资与教育条件上的弱势,大大影响了农村孩子学业成功的机会。这种文化的再生产,使大量农村孩子被教育而淘汰,造成农村孩子低社会地位的再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与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  相似文献   

20.
解析布迪厄教育再生产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演化过程中,教育究竟是引导社会变化,还是造成社会再生产的行动主体呢?针对此问题,文章试图通过解析布迪厄的教育再生产理论,探究教育通过何种途径和机制,再生产着教育本身以及这种再生产如何掩盖现代西方社会看似平等实际上并不平等的教育再生产真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