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乔佳 《北京档案》2012,(5):34-35,38
我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绝大部分来源于立档单位档案室。国家综合档案馆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正规接收途径将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接收进馆保存。进馆环节的档案鉴定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档案馆馆藏档案的数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对我国进馆档案鉴定政策做一概述,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四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韩素君 《浙江档案》2005,(1):29-29,32
档案馆档案一般要经过归档鉴定、进馆鉴定和到期鉴定三个鉴定过程.档案进馆鉴定,不仅制约着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更关系着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要以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为前提,从区域整体观念出发,以当地、本级为主,把反应地区历史真实面貌、具有国家或地域保存价值的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的档案,齐全完整地收集进馆,以建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馆藏体系,确保档案馆档案既完整又精炼.笔者根据从事档案接收工作的体会,谈谈档案进馆鉴定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前,企业档案馆藏建设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现象较为普遍,造成馆藏臃肿庞杂,玉石不分和档案管理人、财、物浪费.因此,要加强档案进馆前后鉴定.进馆归档立卷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依据文件材料产生的背景、归档范围、专业特点、历史价值、工作查考价值,以及文件材料在项目过程中的作用做出正确判断,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取舍;进馆经过一个阶段使用后,随着情况变化和时间推移,对有关档案进行一次系统鉴定和检查,对到期且没有继续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进行剔除和销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接收了建国55年来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在本部门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大量文书档案、部分重要科技档案。为保证进馆档案符合规范,接收进馆前,各机关要根据《进馆档案的接收标准》,对移交档案进行一次再鉴定、再整理。一些档案工作基础较差的机关,鉴定整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档案鉴定,通常是指对档案价值和真伪的鉴别。而档案室对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鉴定,则是指鉴定档案保管价值和保管期限问题,也就是对进馆档案的再鉴定。由于档案人员的更换,而每一代档案人员又是根据时代需要来判定和划分档案保管期限的(虽然国家档案局早在1983…  相似文献   

5.
档案鉴定和销毁是两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工作。虽然档案销毁必须经过鉴定,但就鉴定工作而言,档案销毁只是档案鉴定的目的之一,鉴定工作还应包括开放档案鉴定、案卷质量鉴定和档案褪变情况鉴定。目前,县档案馆很少开展档案鉴定,即使鉴定了,也很少对应销毁的档案进行销毁。一、开展档案销毁工作的必要性首先,从一般意义上说,馆藏档案也处在不断变化中,过去有价值的档案,现在、将来不一定有价值。档案馆应当一方面不断地接收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档案进馆,以丰富馆藏;另一方面,对失去保存价值无需继续保存的档案则要及时剔除销毁,防止馆藏臃肿。…  相似文献   

6.
刘平雪 《中国档案》2005,(12):45-45
近年来,我们接收了建国55年来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在本部门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大量文书档案、部分重要科技档案。为保证进馆档案符合规范,接收进馆前,各机关要根据《进馆档案的接收标准》,对移交档案进行一次再鉴定、再整理。一些档案工作基础较差的机关,鉴定整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影响鉴定准确性的重要因素是鉴定次数的多寡。档案馆在接收档案进馆时,要做好再鉴定工作,把“糟粕”拒之“馆”外。档案进馆是档案的转折,不仅决定档案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到馆藏质量,因此必须坚持做到四不接,即不属接收范围的不接,没有经过鉴定的不接,缺少检索工具的不接,质量不合要求的不接。优化馆藏档案要从立档单位档案室做起,馆藏主要来自立档单位定期移交的档案,其质量自然也取决于档案室的收集、鉴定和整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做好档案基础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源头上把好进馆档案质量关。优化档案从立档单位档案室做起,便可“毕其功于…  相似文献   

8.
档案的进馆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档案的进馆鉴定是档案馆在接收档案之前主持的鉴定,其关键是确定合理的进馆范围、制订科学的进馆档案质量标准,并对档案鉴定工作进行合理组织。档案进馆鉴定要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依法治档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对档案馆的馆藏进行优化,实现国家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9.
接收乡镇档案要把住质量关向德才近几年来,探讨乡镇档案进馆与不进馆的问题引起了我国档案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的重视。赞成、反对进馆者兼有。笔者从馆藏乡镇档案保管期限鉴定复查中认识到:接收有查考利用价值的能够反映乡镇一级组织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乡镇档...  相似文献   

10.
文书档案的鉴定工作一直是档案馆工作的难点,面对日益增多、价值参差不齐的馆藏档案,档案工作者有无从下手之感。第一,需鉴定数量浩大。由于种种原因,丰富馆藏成为各档案馆追求的主要目标,在增加馆藏之际,一些不具备进馆价值的档案也悄然入馆,导致进馆档案质量不高,而且档案馆还需要鉴定到期档案和无实际保存价值的档案。在库房不紧张的情况下鉴定工作并不十分迫切,况且又费时费力难见成效,致使鉴定负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1.
一、档案价值鉴定是馆藏结构趋于合理的客观要求一是控制进馆档案数量盲目增长的需要。我国档案工作恢复整顿后,各级档案馆馆藏持续增长,以馆藏量定编,促使人们只重视如何丰富馆藏,而忽视档案价值,盲目追求进馆数量的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有的档案馆毫无选择地全部接收二三级单  相似文献   

12.
档案馆必须制定数字化声像档案材料的鉴定操作规范,以清除大量没有保存价值或保存价值不大或虚假的数字声像档案材料以保证进馆的声像档案的质量和相应数量,优化馆藏。  相似文献   

13.
档案馆档案一般要经过归档鉴定、进馆鉴定和到期鉴定(长期保存期限的档案的到期鉴定)三个鉴定过程,每次鉴定都是对档案文件的留存、价值、保存期限的判定.  相似文献   

14.
刘玲 《云南档案》1999,(6):11-12
档案馆是永久保存档案的基地,其基本任务是在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前提下,集中统一地管理党和国家的档案及有关资料,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积极提供利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从其性质和任务可看出,档案馆的首要功能是收藏、管理档案,它要求档案馆要把具有长久保存价值的各类档案征集接收进馆,逐渐走上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的发展轨道,而(市)县档案馆处于档案管理的前沿阵地,如何丰富与优化县级档案馆馆藏,建立一个深具特色的档案馆,是档案馆馆藏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接收是档案馆丰富馆藏的主要形式,也是一项重要职能。接收进馆档案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馆工作中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编研、检索和利用等多个环节。就拿仪征市来说,在前几年接收档案过程中,接收的文书档案整体水平不错,但接收进馆档案要涉及到100多个部门和单位,每次接收档案达万卷以上,涉及单位面广、档案的数量大,  相似文献   

16.
对文书档案鉴定、整理、利用工作的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书档案的鉴定工作一直是档案馆工作的难点,面对日益增多、价值参差不齐的馆藏档案,档案工作者有无从下手之感。第一,需鉴定数量浩大。由于种种原因,丰富馆藏成为各档案馆追求的主要目标,在增加馆藏之际,一些不具备进馆价值的档案也悄然入馆,导致进馆档案质量不高,而且档案  相似文献   

17.
做好馆藏档案资源建设的最基本内容就是接收档案,而确保接收档案保管期限准确划分是保证进馆档案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之一,直接影响馆藏档案资源的优化和馆藏档案整体的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8.
档案接收工作是档案馆收存档案的活动过程,是档案部门取得和积累档案的主渠道.同时,接收档案是<档案法>和<辽宁省档案条例>赋予档案馆的职责和任务,是档案馆工作中最基础的部分,也是衡量馆藏档案质量高低,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管理的广泛应用,接收档案进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档案馆工作中的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统计、编研、利用等各个环节.因此,接收档案进馆工作,对于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提高档案馆的知名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程玉琴  洪海云  李君 《档案管理》2005,64004(3):51-51
西峡县档案馆建于1959年,档案年代从1957-2000年共6次接收进馆,由开始23个全宗发展到2004年为227个全宗。截至2004年12月馆藏档案资料累计64004卷(册)。其中二级单位全宗114个,二级单位档案15378卷,占馆藏总量25%。为了更好地优化馆藏结构、馆藏储存,保证馆藏档案的利用率,减少内容重复存档,为了杜绝没有保存利用价值的档案内容再进馆增加库容量,造成经济浪费和人力浪费问题,笔者对已进馆二级单位档案利用情况作了认真调查统计。详细内容及数据见下表:10年间档案馆共利用各类档案1万多人次,3万多卷次。而二级单位档案利用率很低,馆藏二级单…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馆藏资源,提高档案工作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2011年,苏家屯区档案馆加大接收工作力度,全年共接收档案1012卷、549件。为确保接收工作顺利进行,区档案馆对接收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严格把关,档案不符合进馆要求的坚决不予接收进馆。二是不但要接收纸质档案进馆,还要接收相关的声像档案进馆。他们已接收了政协苏家屯区十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区纪委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