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虚拟仿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南华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积极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融合专业软件,开展实验课程建设,学生可通过外网直接访问并开展实验,提高了仿真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了中心的实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弥补传统型液压实验的不足,采用Inventor构建了虚拟实验仪器、实验场景等。以JetBrainsRider作为代码集成开发环境、以Unity 3D作为虚拟仿真实验开发平台,建设液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公有架构建设和液压虚拟实验项目建设。提出关于液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技术建议。以叶片泵虚拟拆装实验和容积节流调速回路实验为例,展示了该教学平台的液压虚拟实验项目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3.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125-129
基于物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开展了云计算技术实验课程的建设工作,完成了从传统实验教学平台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迁移。目前开设了包括虚拟化技术、集群技术和Hadoop平台3方面共12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并对实验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学生实验实际用时有所减少、实验效率有很大提高;学生的实验地点不再集中在软件实验室,而且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提升呼吸系统实践教学效果,提出大叶性肺炎及其诊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方案。基于成都医学院在虚拟动物及虚拟标准化病人方面的技术与软件系统积累,开展呼吸系统虚拟动物及虚拟标准化病人实验。该项目建设包括资源建设、流程建设、内容建设、平台建设和共享服务建设,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基础与临床有效衔接,开辟了临床思维训练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0):102-107
为将风力机风轮理论应用于风电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了基于Lab VIEW DSC模块与Matlab/Simulink的风力机风轮特性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该平台包括风轮模型仿真、数据采集和存储、风轮原理分析、风速/风轮特性实验和历史实验数据查询。该虚拟实验平台可自主选择多种风况和多种负载工况来模拟实际风轮运行特性,在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平台的经济性、实验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性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虚拟仿真实验作为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的第三种学习研究方法,对产、学、研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延伸,故教育部启动了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工作。东南大学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专业布局的发展状况,依托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了机电综合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及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为学生营造优质的理论认知与动手实践的实验环境,全面提高实验效果,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实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发展现状,针对利用云计算技术和虚拟化技术建立的平台投资效费比偏低、管理难度大和扩展性不强的问题,给出了基于超融合架构建立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硬件结构和系统架构,以实现云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在开源虚拟化软件的基础上,开发基于Web的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允许学生通过浏览器随时随地访问平台中提供的虚拟攻击机和虚拟靶机开展实验。采用超融合架构搭建的实验教学平台不但省去了网络存储的购置成本,还可以通过增加X86服务器的数量水平扩展平台的服务能力,并可以有效的降低后期管理和维护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2):158-162
依托中国虚拟天文台强大的基础设施及其共享的海量观测数据资源,利用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构建了一个开放式的天文大数据实验平台。该平台分为物理层、虚拟层和用户层,其云实验环境集成了天文数据的获取、传输和加载等3个基础环节,提供从数据检索、存储、计算、分析、可视化等功能的一站式实验环境,辅助学生全面掌握大数据时代的天文学基础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子电路类实验硬件资源不足、元器件消耗大等问题,设计了电子电路虚拟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方案突出虚拟仿真与硬件实验相结合的特点,虚拟实验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实现,硬件实验采用实验箱、电路板和测试仪器组合形式实现。此方案既可以让学生体验硬件环境,又能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有效提高了高校的实验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1):122-126
介绍了安徽大学电子电气与网络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以模拟集成电路实验教学为例,介绍了该校基于虚拟仿真实验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的做法和效果。该中心采用"一平台+四模块"的架构。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现模拟集成电路实验课与理论课4个阶段的配合与交叉促进。利用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缓解了课时的矛盾,较好地达到预习实验的目的,拓展了实验的内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实验教学是"新工科"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针对工程机械专业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存在的成本高、耗时长、效率低等问题,融合Web 3D技术和B/S网络机制构建了工程机械模拟操作、结构装配、液压原理及性能测试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了包含学生实验教学、企业职前培训、教师科研服务的网络共享平台,探索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并以挖掘机驱动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为例,具体阐述了资源的界面结构、实验方法及评价标准。所建设的实验教学资源已面向周边高校及工程机械类企业共享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新工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实验教学能力是师范生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后疫情时代,如何更好地提升高校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当下教育关注的重点。通过师范生教师教育类“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改革,借助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和网络课程平台,将真实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制定了虚拟仿真实验线上新型混合式教学实践方案,并构建了虚实结合的课前、课中和课后三阶段混合式教学实践过程,同时使用虚拟仿真测评系统进行了线上线下、定性定量的实验教学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方面有极大的优势。文章根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特点,结合真实实验平台,设置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式和讨论式、目标驱动等教学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师资队伍、资源共享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加强建设,以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切实提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模式手段单一、教学资源不足、大型综合实验成功率低、教学效果欠佳等问题,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医学机能实验教学,设计开发了血管收缩效能测定和评价虚拟仿真实验。通过该中英文双语版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可突破时空限制,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实体实验无法大规模开展的医学机能实验内容,验证所学理论知识,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分析实验数据结果,提高专业英语水平。该虚拟仿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科研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环境工程是一门工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训练非常重要。仿真实验教学是传统实验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可以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实训平台。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从建设思路、建设内容、建设可行性等方面研究探索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着力构建真实实验与虚拟实验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实验教学在教学模式、学习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SPOC教学模式,将SPOC在线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深度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和实验室实体实验深度融合,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设计,形成应用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模式,致力于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实践创新能力,构建思...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汽车构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意义、平台建设、管理体系等内容,探讨了该中心在产学研合作、自主式实验教学体系等方面的特色与创新,以及关键点上的实践经验.结果表明,该在汽车构造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等方面,具有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隧道施工通风教学面临的难题,响应新时代下工科教育发展潮流,把握新工科建设内涵,推进隧道施工通风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建设。挖掘虚拟仿真平台设计内在需求,介绍了虚拟仿真平台的模块设计和内容设计,以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三学期的教学改革锻炼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效率,实验教学在改革中得到重视,在教学中加大了实验课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作为传统模式实验教学的补充,辅助实现了学生课外的直观形象的预习、操作,节省了课时内的操作时间,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仪器的使用效率。虚拟仿真平台和“雨课堂”的结合,跟实际操作实验教学相辅相成,丰富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20.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利用现代虚拟仿真最新技术,采取多种模式建立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土木工程中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土木工程实验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案。依托真实系统和仿真实训中心,构建了土木工程应用领域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短柱实验、振动台实验等九个实训项目,同时构建了工程结构实验中心三维仿真系统,功能包括实验中心室内、外场景的整体3D展示以及大型实验设备和特色实验系统的3D模型、功能展示和试验仿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