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 ,教师的教学都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 ,教师只是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在这种大的教学背景下 ,在数学教学中对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价值的定位 ,以往都认为这是专家们的事。教师只是根据专家们设计的课程内容 ,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参提供的教学建议进行教学。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将成为课程专家的合作者。为此 ,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定位已成为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清楚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内容体系 ,呈现方式 ,教学模式与方法等一系列问题就没有其价值的评价标准。列方程解应用题…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体系下的地理教学已不再把教材作为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更看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学。教材作为例子和材料的综合体,是地理教育教学目标的载体。虽然课本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仍是无法动摇,但是传统的"以纲(大纲)为纲,以本(教科书)为本"的观念已经不再  相似文献   

3.
李俊 《宁夏教育》2007,(11):61-62
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影响力明显地加大和深入,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加之新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教师在灵活地选择、使用教学方法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性,这就使得语文教学过程变得更具多样性、可变性。在这种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行为应发生怎样的改变,才能更适应新课程呢?通  相似文献   

4.
杨晓春 《湖南教育》2003,(18):30-30
一、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的意识比较淡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教师课程观的重大变革,课程不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  相似文献   

5.
徐瑛 《学苑教育》2012,(24):70-71
"英语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由于学情因素和其他一些客观因素,教学进度不可能按照教材和教参设定的原课时来施教。在优化教学过程中,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源,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本,进行单元内调整、单元间调整,以及教材资源的延伸和拓展。  相似文献   

6.
“教学参考书”是帮助教师熟练地吃透教材,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工具。而在传统的指令型课程范式中,它却异化为一种教学的主宰力量。一本教材、一本教参成为语文教书匠的“全部家底”,老师们认为只要牢牢守护好“家底”,就可以高枕无忧。  相似文献   

7.
高职语文的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亦即开发个体自身潜能、提高个体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笔者对高职语文创新教育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教材的学活与创新多年来,语文教学强调的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随着教改的深入,教师的角色意识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变,面对教科书,它的庄严神圣已不再依旧,而必须思考的却是:如何将“活”的教材呈现给学生,营造促进每一个学生创新学习的环境,让他们在有限的教材中进行无限的学习活动。1.延伸拓展教材内容、活化语文教学的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它让因循者困惑,也给真正的改革者释放了智慧的源泉。以往,只要有大纲有教材,捧一本教参就可以轻车熟路地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因为课程总是换药不换汤。如今,课程标准不那么具体不那么精确,却多了些弹性空间,而教材,也不再是经典、不再是记忆的库房,只是教学使用的材料了。这才让习惯于以教材为目的的教学感到困惑了,也正是这困惑让人想到:呼唤新的教学智慧。教材如同乐谱,标准却是音乐,背谱不等于音乐;教材如同建材,标准却是建筑,备料不等于房屋。这正是课程实施、实践的课程都不能代替教学的道理。因此,面对新课程,保  相似文献   

10.
教学参考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能帮助教师领会教材的编写理念,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改进和提高。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教参,但不能依赖教参。发挥教参的有效作用,首先要对教材独立钻研,其次对教参提供的资料合理吸收、积极加工和大胆舍弃,最终备出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教案。  相似文献   

11.
教材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及价值取向的文本体现,因此教材制度的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新课程的教材建设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90年代初的一纲多本发展到现在的多纲多本,呈现出多样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同时新教材的选用为实验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但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跳不出旧的框框,仍以旧的观念和方式驾驭着新教材。因此,新教材空间的自由度较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较小的矛盾,已成为制约新课程实施的瓶颈,所以有必要澄清教材观上的模糊认识,正确地把握和运用教材,提高教师使用教材的能力,促进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以前的课程观念,认为教材(实际上过去的“教材”概念往往是指规定的文本)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教师讲好“教材”,学生学好“教材”,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新课程认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特别是教科书以外的课程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进入到“课堂”的时候,新课程实施才是真正开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推动着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以往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通常是统一内容、统一教材教参、单一教学方法、统一考试的教学模式,教师多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然而,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给教师提供了创造新的教学形式、增添新内容的空间。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也不再是装知识的“容器”,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差异,重新构建自己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实验从点到面的的推进显示出了新课程强大的生命力,课堂面貌发生着深层次的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新的教材贯彻了新的理念,教材内容的选择富有弹性和开放性,内容的叙述更加生活化、情趣化,学生学习方式也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面对人性化的新教材学生欢呼雀跃,而习惯于恪守教纲、教材、教参三部曲的教师们却感觉迷惘,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教学理念已招架不住学生们那变化万千、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为顺应当今课改中学生物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树立起新教材的新观念,改变以往刻板地教教材、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的做法。对如何较好地使用新教材,笔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教材改革 ,令人欣喜。但是 ,如果真的不再是一本教材打天下 ,不再有可以依赖的各类教案和教参 ,我们又将怎样教书?我以为 ,语文教材的改革给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至少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做些努力。首先是观念要新 ,要有新的教材观和教学观。篇目多 ,是新教材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教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汲取到最精华的东西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丢掉以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教学方式 ,对教学篇目、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 ,“有所为有所不为” ,方能突出重点。新的教学观 ,则要求教师完全走出“应试…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变化,对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教学中,音乐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而课程的意识比较淡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音乐教师课程观的重大变革,音乐课不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体验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和课程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教参”,是指按照教材内容编写的辅导教师教学的用书(编委会,1985:156)。它的合理使用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诸多方便,对教学起到显而易见的帮助作用:节省教师查找资料的时间,帮助教师理解教材,补充教师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在教学中少走弯路。但现在的教参越来越多,而且使用教参的学生不在少数,有的课程几乎人手一本教参,使得教师大跌眼镜。有些学生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课堂听讲和做笔记投入不够,流于应付,因为他们有教参,做作业也是照抄答案,  相似文献   

18.
《青海教育》2006,(9):91-91
《课程标准》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纲领性件,是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的根本依据。显然,教师对《课标》的阅读实质上是为了解决“必须怎样去做”的问题,这是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具体地说,首先教师要思考如何领悟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其次,教师要思考如何建立科学的课程意识。本次课程改革将原来的《教学大纲》用《课程标准》代替,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重要的在于:它要求教师彻底抛弃传统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教学观念,建立科学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参考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年轻教师以教学参考资料为模本,学习教学方法,规范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以教材为主、教参为辅,完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故教材和教参,就像教师的左臂右膀,帮助教师将知识顺畅地传达给学生。在教学参考资料的实际运用当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其与教材的关系。过分依赖教参,照搬教参,而脱离课堂实际,那是僵死的教学;眼中只有教材,忽视教参,将使教学固步自封,无法引入新的教学元素。故教材、教参应相辅相成,融汇渗透。此外,教师在使用教学参考资料时,还要与学情以及自己的教学水平相结合。只有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有针对性地使用教学参考资料,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本期从“实例”“经验”“理论”三个层面,分析如何正确使用教学参考资料,希望能对教师的实际操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大多数教师一直认为教材是教学之本和依据,教师应把教材和教参奉为圣旨,教学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教参的内容来进行知识的传授。本人认为这种教学理念大多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只片面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力培养,缺乏人文精神。国家已全面启动了课程改革,改革的宗旨就是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个要求隐含着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观要求教师转换教材的呈现方式,从学生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下面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粗浅看法和点滴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