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与自然数有关命题的非数学归纳法证明河北省涿州职教中心孟海港大家知道,数学归纳法常常用于证明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但它不是证明与自然数有关命题的唯一方法,也并不一定是最佳选择.解题时要根据题目条件灵活取舍.本文举例说明几种与自然数有关命题的其他证法.一...  相似文献   

2.
本节课参加了陕西省第三届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与创新大赛,在这次大赛中,参赛者需要经过课堂授课、说课两轮比赛.本节课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认为这节课体现了课标新理念,能结合新课程和学生学情,很好地完成了这节探究课.这节课堂实录,是由梁放老师根据参赛录像整理出来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质数和合数”是在学习了“约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并为后面学习“分解质因数”等作准备的。教学这一内容 ,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 ,比较辨析 ,深化概念 ,启迪思维。现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介绍和评析 :一、发现1.启发谈话。我们已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关于一个数的约数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有什么发现 ?简评学生的疑问后 ,将问题明确 :自然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呢 ?这节课 ,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看谁能动脑筋。2.准备练习。为了研究自然数的约数个数的规律 ,现在找出几个具体的数 ,如 :1、2、5、9、11、12、1…  相似文献   

4.
862节课是为开展上海市教育工作者全员培训所拍摄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观摩课”“课改探索实践课”,每个学科每个学段各19节。这些课集中反映了上海中小学教师对上海二期课改的理解和实践,是开展2007年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 本期我们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上海市部分名师培养基地和部分学校学科教研组以862节课为对象的观课、评课实践,希望能借此进一步推进862节课这一资源的有效应用。 如需观看862节课的教学录像,请登录http://218.78.215.171/trajnjng,上海读者请自行登陆,上海以外省市读者若要了解或观看862节课,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获取用户名、密码,联系电话:021-62110285,E-mail:xiandaijiaoxue@163.com。[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贵刊的《课例点评》栏目我每期必认真阅读,总是有选择地吸收和利用.但是有一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就是好多优秀的教学设计无法在自己的课堂上得到有效的使用.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教学设施相对落后,到目前为止只有电子备课室,真正的多媒体教室正在筹建中;二是我们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大量优秀课例的教学设计拿到我们课堂上使用并不合适.而读完安凤吉老师的课例后,忽觉眼前一亮,尤其是三个预案很有特色,自己恨不得马上活学活用.恰逢学校让我开学初上一节示范课,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节内容,并灵活地运用了安老师的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比预期的目标更好.下面结合自己上这节课的体会对安老师这节课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文晓琴 《陕西教育》2011,(6):47-47,53
什么样的课算是一节成功的课?这是我们常常谈论的话题.也是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我们来看看湖北省特级教师胡明道执教的初中语文《狼》一课的两个片段。  相似文献   

7.
冯斌  倪蕾 《中学教研》2010,(5):27-29
本节课是“2009年10月浙江省课堂教学评比与观摩活动”中浙江省宁波市选手倪蕾教师的一节参赛课(获得一等奖),笔者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堂课进行了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8.
王雪娟 《师道》2014,(9):27-27
今天这节课,我有三点说明:第一。这节课的选题不是临时做的.它是我们深圳市龙岗区语文教研员曹清富老师研究十多年的一项课题。曹老师一直精心选择一些小说.去掉它的结尾来让学生进行训练。他出了几本书,由他主编的有关“微型小说猜读续写”的书被列为全国百种畅销书籍。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也选择了“小说猜读续写”的内容。这是我上这节课的一个背景。  相似文献   

9.
秦威  盛志军 《数学教学》2014,(5):7-10,12
如何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效率,是我们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是基于浙江省2013年重点规划课题《再创造理念下初中数学“导学寻问”的实践研究》背景下的一堂初三复习课.这节课展示了在初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复习效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利用“三垂直”基本图形,揭示其蕴含的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我去听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所授课文是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三册中余秋雨写的文化散文《道士塔》。这节课是用多媒体教学的.执教的青年教师制作的画面丰富,色彩绚烂、内容丰富的课件引得下面听课的老师们渍啧称赞。毋庸置疑,这节课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执教的老师一定在课下做了大量的搜集资料的工作。课上放映的有关敦煌、沙漠、驼队.奠高窟和其中珍宝的图片的确漂亮,  相似文献   

11.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一节涉及了一些高中生物的原理,对初一学生来说,这些原理是抽象的,难理解的.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怎样才能突破这一难点,上好这节课,本文试就对这节课的处理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1生物现象与直观教具相结合直观教具能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特别是能与生物现象相结合的“新颖”的直观教具,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大脑皮层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思维,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节课我设计了两套剪贴图(图附在后).在讲述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时,利用了第一套图.…  相似文献   

12.
2007年的12月,宁波市优质课评比活动在象山县的一所中学举行,其中一个内容是一节数学“课题学习课”——“怎样选择较优方案”.这节课取材于浙教版数学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是新课程改革后变化最大的地方.“课题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领域和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都是一种挑战,选择这类课题学习课进行优质课评比是对新课程实施及理念认识的考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图解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在这种情况下画出分段定义的函数的图像,并形成图解法的思路.带着对这节课重、难点的了解听了几节课,其中有几节设计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有一节课是“月球旅行”。这是一节复习课.主要目的是借助“月球旅行”这一情境,综合复习前面几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并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节课需要复习的知识有时间的认识、乘除法的有关内容以及方向与位置等,内容多而杂。我借助于教材提供的丰富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了适当修改,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今年秋学期,我市初一年级走进了新课程.开学不久,市教科院要求每位教研员人人上一节观摩研讨课,笔者选择的课题是苏科版七(上)《展开与折叠》第一课时.考虑到目前乡村学校的教学硬件现状,在这节课上,笔者没有使用任何现代化教学设备,而是自制了一些教学模具,准备了多张教学挂图.  相似文献   

15.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下。出示课题: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二、回顾整理1援回顾旧知。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你都学会了什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主要  相似文献   

16.
陈媛 《考试周刊》2010,(56):98-100
本篇是一个虚拟语气的教学案例(《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三单元语法).通过上节课结束时让学生翻译一个有关虚拟语气的英文句子所反映出的疑惑与不解这一案例,引起作者的重视。并根据这一情况课前进行学情和教材分析,然后认真准备了一节虚拟语气(用于条件状语从句)的语法课,以学生为主体,力争通过这节课的教授能帮助学生理解虚拟语气.解决他们的疑惑,并能在练习中灵活而正确地运用。最后通过练习就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掌握情况。课后结合学生反馈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对于学生的薄弱环节在下一节课进行重点讲解。  相似文献   

17.
课堂总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在听五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世界》的公开课教学时,执教教师在课末总结时问学生:"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众说纷纭,有的说:"我认识了倍数和因数."有的说:"我知道了整数和自然数."还有的说:"我知道了今天所认识的倍数和因数是在非零自然数的范围内研究的."  相似文献   

18.
862节课是为开展上海市教育工作者全员培训所拍摄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观摩课”“课改探索实践课”,每个学科每个学段各19节。这些课集中反映了上海中小学教师对上海二期课改的理解和实践,是开展2007年教师教育工作的重要资源。本期我们以“案例”的形式呈现了上海市部分名师培养基地和部分学校学科教研组以862节课为对象的观课、评课实践,希望能借此进一步推进862节课这一资源的有效应用。如需观看862节课的教学录像,请登录http://218.78.215.171/training,上海读者请自行登陆,上海以外省市读者若要了解或观看862节课,请与本刊编辑部联系,获取用户名、密码,联系电话:021-62110285,E-mail:xiandaijiaoxue @163.com。  相似文献   

19.
引言:本节内容是属于高考的非重点知识,对学生只要求知道波的干涉现象及产生干涉的条件即可.因此,很多教师在处理这节课的教学时,便觉得没有多少内容可讲,从而降低了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的要求.笔者认为,对于“波的干涉”的教学,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这个现象,更应该让学生充分理解它的物理实质以及研究方法,并从中得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对这节课的教学仍要进行优化设计,只是在最终落点上,对学生的练习题不要求过难、过深.以下提供本节课教案一份,供广大同行参考. 教案: 教学目的: (1)认知: ①知道波的独…  相似文献   

20.
在上高中《生物》中的“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这节课时,我们发现知识点较密集,课容量较大,并且“脊髓的反射功能”是本节课的重点,“条件反射的建立”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部分内容在旧教材中是用3课时完成的,而新教材是集中在1课时完成的。如何既完成教学任务,又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做了一点尝试。下面就针对这节课中的“实验”的设置谈谈我们的体会。一、“股跳反射”实验——导入新课一节教学效果良好的课,关键是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一个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的简易实验来导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