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从"知识型"教师到"生命型"教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韩愈把教师的职责定为“传道、授业、解惑”。古代社会,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文以载道”,当时的知识主要是伦理道德知识,而非科学技术知识。这样“,传道”其实也是通过“授业”来进行的,教师的“授业”本身就是传道。所谓的“解惑”,也就是解决“传道”和“授业”中学生的疑惑,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道”,掌握“业”。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三件事,最终就统一为一件事:“授业”。“授业”乃以知识为对象,以掌握知识为教育的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己任。在“授业”中完成“传道”的任务。这是一种典型的…  相似文献   

2.
杨姝 《考试周刊》2010,(28):224-224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地突出了教师只有有“道”.才能传道,只有切实地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和文化知识修养,才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这也是小学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社会的规范,是人类的楷模,学生总是把自己喜欢的老师,看成他们学习的榜样、模仿的对象,所以教师的形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教师的首要职责是传道,我的理解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他们的人格。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其职责当然也决不仅仅是“授业”,而应在“授业”的过程中融入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要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健全他们的人格,要教会学生做人。我国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英语教材应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然对教材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那么对于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就更要肩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英语一直是被家…  相似文献   

5.
韩愈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传道”一事是教师职业领域的半壁江山.即“教书育人”中的“育人”之职。而“传道”的两种途径(即言传与身教)之中我以为“身教”更为重要。教育作为影响学生人生的事业.就要以崇高的人格与高雅的言行去影响、熏陶感化学生.这一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6.
温家宝总理在2003年教师节庆祝会上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的老师传道,就是要传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教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更应加强对学生这三方面的教育,真正起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ASK(问),是学习者字典中最基本的词汇。 可是,纵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很少提问题。为什么学生很少提问题? 首先是受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学生被视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处于“尊”的地位而学生处于“从”的地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不需要学生随时提问题。在课堂上从来不见有学生说个“不”字。当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想法或答案与老师不一致时,在“老师总是对的”或“学生必须遵从老师”等等观念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学生成才与否和教师如何"传道""授业""解惑"直接相关。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与品德修养对学生个人的知识、品德、人格修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引导作用。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从多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引导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韩愈曰:“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教师的任务仍然如此。但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之间的关系,却有着不同的意见。有的主张教师讲课应着眼于“传道”、“授业”,有的主张应着重于“解惑”。着眼点不同,备课时的指导思想,教材处理、教案设计、教学方法的考虑等也就各不相同,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值得我们探讨。我主张教师讲课应着眼于“解惑”。在“解惑”中“传道”,在“解惑”中“授业”。也就是说,教师讲课应针对学生实际,生“惑”的,教师就“解”;学生“不惑”的,教师就不必  相似文献   

10.
顾名思义,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封建社会有封建社会之道之业;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社会之道之业;而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是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道,授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业,解学习和承继人类知识总和之惑。由于教师先于学生而学,他们积累了前人的生活知识,学生必须向老师学习而获得知识,这就决定了教师  相似文献   

11.
现代学校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从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看,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容忽视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聋校培养聋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部分,在聋生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1.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爱就是尊重。教师用爱心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桥梁,学生自然而然地会把教师当作最可信赖、最可亲近的人,视为自己的亲朋好友,他们就会和老师推心…  相似文献   

12.
温家宝总理在会见我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时热情洋溢的讲话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我们的老师传道,就是要传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之道;授业,就是要传授学生建设祖国的知识和技能;解惑,就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我从事高校“机械设计”课教学数十载,深切体会到要把这三者作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作为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益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片面地认为搞好授业解惑就敬职敬业了,应该把“传道”,即教书育人放在首位。如果说我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的话…  相似文献   

13.
朱丽娜 《教育现代化》2005,(12):122-12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早在一千多年前,韩愈就已精辟地诠释了教师的责任和作用。但是,怎样做才能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呢?做一个好老师,尤其是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老师.是有秘诀的,秘诀概括起来说,只有一个字——爱。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目睹了许多感人的事迹,我也正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我的许许多多学生奉献着爱。  相似文献   

14.
宋丰玲 《考试周刊》2013,(84):179-179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其自身的形象如何,对于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来讲,影响很大。教师应增强形象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塑造自己的教师形象。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来说.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形象塑造还包括塑造精深的学识形象、完美的能力形象和良好的仪表形象。  相似文献   

15.
教学是教师把人类所积累的生产劳动经验、文化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思想观点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可以用语言这众所周知的交际工具,也可以用非语言的交际工具——表情动作。如:教师讲授时,有个学生做小动作,只要教师看他一  相似文献   

16.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有句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训能”,然而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训能。一般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记笔记,其结果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依赖性强,应用所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这显然没有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近段时期,一些媒体频频报道有关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的事件。这些严重损害学生自尊心和人格的行为,让人们既震惊又深感疑惑:这些教师为何这般“凶”,他们最起码的师德到哪里去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体罚学生,是教师缺乏师德的表现,也与“传道”的宗旨背道而驰。如果教育是以漠视和牺牲学生的人格尊严为代价,这只能是一种畸型、病态的教育,其培养的学生的身心也必然会是畸型的和病态的。“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除去极少数严重缺乏师德、法律意识淡薄的教师外,大多数的教师往往是出于一片好心,祭起“棍棒底下出好人”的古训,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8.
对话教学中,“对话”是教育行为的基本话语情境。在这一教育话语情境中,教师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应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的“朋友”和“学长”、是平等对话者又是教学对话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相似文献   

19.
刘军 《中国教师》2014,(2):27-28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对一名语文教师而言,传道、授业、解惑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高尚的人格。人格培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渗透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促进学生提高人格修养。接下来,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师者熏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职业定义中流传最广泛的一个。古往今来,教育工作都把“传道”放在了首位。“道”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思想品德。教师如何传道,如何在学生品德教育中发挥榜样作用,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身体力行的事。教师如何发挥自己的榜样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