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是重要的一环,在土地市场不断发展的同时,土地资源各类违法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保护耕地资源和有效遏制各类违法行为,就必须在新时期加强土地利用执法检查工作,以崭新的技术手段应用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执法检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3S技术是当前土地利用检查工作重点应用的技术途径,本研究根据3S技术的特点,结合土地利用执法检查工作的实际,提出了3S技术在土地利用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在社会的各领域和行业中,各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以及生产理论层出不穷,从而为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当前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也应用到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理论,其中3S技术就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该技术具有精确定位和快速提供波段信息等功能,随着该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的效率,而且还大幅度提升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水平。然而就目前3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的实际情况而言,要想进一步提高3S技术,还必须要加大对其的分析研究力度,从而才能够使其更加科学完善。本文通过对3S技术的深入研究,然后对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从土地资源管理实际工作出发,从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和动态监测、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和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几个方面出发,通过分析"3S"技术在这些方面的使用现状和水平,结合"3S"技术的未来发展,分析和探讨"3S"技术在未来的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4.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是理解土地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Markov转化过程组成的随机模型因其能用少量的数据而实现对土地利用格局的模拟,是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研究中较合适的一个选择。本文构建了基于GIS技术的随机变化模型,以自然条件约束较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的贵州省石阡县为例,应用1988年、2001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其他辅助数据模拟其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文章采用选取样点方式,计算包含土地利用变化在不同影响因子(如海拔、坡度、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等)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再运用该矩阵,以1988年土地利用为基础,模拟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与2001年实际土地利用比较,模拟结果较为理想,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模拟了在未来3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现状发展、经济优先和生态优先发展模型)的土地利用变化情景,该研究结果能更好的服务于地方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政策分析,也为摆脱土地利用变化复杂系统,仅利用少量数据就进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模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区域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处理分析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基于“3S”技术的区域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信息处理 ,已成为定量和深入研究区域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的重要基础。文中从信息处理流程和方法的角度 ,建立了一个基于“3S”技术的区域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信息处理基本模式 ,并重点分析讨论了相关的处理技术的和方法 ,以期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简要介绍3S等测绘新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和动态监测、土地勘测定界、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等的基本应用过程和方法。测绘新技术克服了传统土地资源管理方法的许多不足,使得土地规划和管理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结合当地地形特点,利用RS、GPS、GIS等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土地调查的质量和效率。阐述了3S技术(RS、GPS、GIS)应用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技术流程、关键技术。为3S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管理是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合、控制等综合性活动。本文以A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过程为例,根据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的具体特点,利用计算机网络及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管理的工作业务进行说明,提出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信息化水平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遥感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库资料的结合,实现了土地变化信息提取、外业数据采集、面积统计、数据建库与更新一体化的新型作业流程,并在我省德令哈市和格尔木市进行了土地更新调查技术与传统作业方法的对比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先进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得到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4期土地利用历史数据,首先对CLUE~S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验证,然后利用CLUE—S模型和Markov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进行3种不同情景的模拟预测,并系统分析了各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CLUE—S模型在乡镇小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预测效果较好,精度较高。各情景下,建设用地的快速增长仍将在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均以消耗大量的水田为代价,河流密布、交通便捷和经济发达的区域将是未来耕地非农化的“热点”区域。生态保护情景和基本农田保护情景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调控效果较好,林地、水体、水田和旱地受到了更好的保护,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建设用地的肆意蔓延。  相似文献   

11.
陈静 《内江科技》2010,31(8):130-130,145
利用率遥感影像更新土地利用数据,是目前土地利用数据库更新的主要方法,本文主要探讨在3s技术支持下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变更的流程,着重研究利用遥感影象逆行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发现及在GIST进行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变更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刘洋 《内江科技》2019,(6):26-27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已广泛的应用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本文通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变更调查、动态监测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项目,介绍了"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同时,也提出了"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数据格式和坐标基准一致性、数据误差、数据获取及管理和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RS技术应用在土地利用监测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是监测技术中的重大突破,其在土地监测解译过程中,不断结合各项高科技技术,妥善解决在土地监测中遇到的难题,使得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也会向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本文对RS技术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结合当前全国开展二次土地调查工作,概略介绍了“3S”技术在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梁乃明 《中国科技信息》2011,(7):309-310,312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已近尾声,纵观城镇调查阶段,3S技术在调查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广州市萝岗区为例,本文阐述了城镇土地调查的技术路线,从技术路线中抽取一个技术过程介绍了GIS技术、RS技术和GPS技术在城镇调查过程中应用。总结了3S技术与城镇土地调查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深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的人文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深圳为研究案例,在评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土地利用数据、土地利用详查数据、政府部门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等多种数据源,应用定量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从定性与定量的角度系统全面地开展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人文因素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可将影响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可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因子、城市化和工业化因子、人口因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四个因子;应用线性回归和指数回归等分析方法可将土地利用面积变化率和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达为影响因子的函数关系,从函数关系可知各影响因子对深圳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作用大小不同,人口、城市化与工业化因子的影响作用较大,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调整因子其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3S技术的定义展开了分析,并着重探究了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同时延伸出了土地资源管理中3S技术的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土地资源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土地资源学是研究土地资源的形成与演变、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问。土地资源研究先后经历了20世纪早期的赋税土地评价与土地类型研究阶段、20世纪中期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阶段和20世纪后期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3个阶段。直到20世纪90年代,土地资源学才逐渐发展成为资源科学研究的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目前土地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地类型与土地结构、土地资源调查与土地资源评价、土地资源生产力与土地承载力、土地资源利用与土地规划和土地资源管理与立法。随着土地资源基础理论研究的逐步扩展、面向国家目标的应用研究进一步强化和3S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资源学的研究重点逐步转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土地资源承载力、城镇用地和农用地分等定级、土地规划与土地整理和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建设等应用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人口因素研究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王秀兰 《资源科学》2000,22(3):39-42
土地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而人类通过对土地资源的改造利用,从而改变其生存环境。因此,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故在全球变化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人口因素常被作为综合参数来反映人类活动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贡A土地得用/土地覆盖变化;人口因素;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土地利用动态度  相似文献   

20.
唐山海岸带土地利用格局的情景模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以唐山海岸带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和2005年TM遥感影像,运用3S技术,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提取了精度较高的两期该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以2000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期,选取距农村居民点距离、距城镇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河流距离、距海岸线距离、地下水埋深、土壤类型、成因地貌、工程地质条件9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作为驱动因素,运用CLUE-S模型模拟了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格局,并用2005年的实际解译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正确模拟比例达88.95%,Kappa指数为0.8711.说明CLUE-S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模拟小尺度海岸带地区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在此基础上又分别模拟了自然增长、土地结构优化、经济发展、生态保护4种情景方案下2015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格局.结果表明:在不同情景方案下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格局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对该区域制定合理的土地管理政策有着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