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写活经济新闻是长期以来新闻界不少同仁一直探讨的话题。我们认为,于社会新闻的角度来采写经济报道,是写活经济新闻的—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们知道,社会新闻一般是关于社会风气、社会事件、社会问题和社会生活以及各种奇闻趣事的报道。这类新闻通常具有的趣味性、接近性、人情味、新奇性等特点,有较强的可读性,更容易赢得受众。  相似文献   

2.
虽然说经济新闻是以报道经济生活、经济信息、经济现象为主旨的,但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人,人的活动、思想和情感经常与经济活动融为一体,成为经济新闻的重要报道主体。因此,把人的活动、思想等写进经济新闻,不仅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经济生活,而且能给经济  相似文献   

3.
刘楠 《新闻爱好者》2010,(2):122-122
经济新闻是关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系列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是对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伴随着经济与人民生活的关切度日益提高,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关注也日益增强.经济报道已经成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中,各种经济现象层出不穷,而经济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各类经济事件的客观、真实报道。我在地方党报从事了10年的经济记者工作,采写经济新闻时更多地是避开上级干预和下层干扰,为经济现象、问题、风气、人物等拓展采写多层次、多方位的报道,立足本地生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反映民生,表达民意。  相似文献   

5.
孙倩 《新闻世界》2010,(7):37-38
地方党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以增强权威性、贴近性和提升影响力?笔者认为地方经济新闻不仅要报道老百姓关心的国家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对经济建设、经济工作的部署、决策,使经济新闻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还要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就业、就医、旅游等日常经济生活为报道对象,使经济新闻具有贴近性和服务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新闻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相对于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科技文体新闻等存在的,包括人们的公共生活、经济生活、业余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公共关系;以及关注突发性天灾人祸、各种社会事故、自然变异、世态万象等等。社会新闻因为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报道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报道已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在经济新闻的采写中,我经常觉得自己象一个生活捕手,每天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更多地是在承担一份责任,那就是捕捉住、采写出充满生活气息、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经济报道一般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  相似文献   

8.
张骏德 《新闻界》2000,(4):23-24
这几年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 ,报社、电台、电视台都很重视经济报道 ,都在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提高信息质等方面下了大功夫 ,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经验。然而在大众传播要求“分众化”传播 ,不同层次的受众要求有不同的经济信息服务的情况下 ,经济报道的栏目构成应特别讲究。过去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 ,经济报道往往以条块分工 ,形成经济报道的栏目构成比较僵化 :农业新闻、工业新闻、财贸新闻、交通运输新闻等。这也是导致经济报道重生产、轻消费 ,重经济工作、轻经济生活 ,重领导角度、轻社会角度 ,重产量、轻效益 ,重计划、轻市场等一系列倾…  相似文献   

9.
搞好经济报道,是党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全党大局服务的要求。因此。它与时政新闻等并称为“硬新闻”,是媒体报道的重头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各种经济现象日趋活跃,公众对经济报道的关注度大大提高。可是,传统经济报道中“概念+数字”的乏味形式又使读望而却步,读经常反映的是:经济新闻不如社会新闻鲜活、吸引人。怎样才能增强经济新闻的可读性,激发读的阅读兴趣呢?笔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发现经济类报道可适当借鉴社会新闻、娱新闻等“软新闻”的报道方式,对其进行“软化”,以赢得读。  相似文献   

10.
正经济新闻是报纸的主打产品之一,尤其在地市级党报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及时、准确、客观地报道地方经济的发展变化,指导社会生产生活,引导各种经济活动向正确和良性方向发展,成为地市级党报经济新闻的重要职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事实上,经济新闻已拓展为经济现象、人物、问题等多个层面、多个领域的报道,它正不断摆脱固有的数字、理论等束缚,在观念、内容以及形式上实现着不同程度的突破,如今,无论是涉及一项新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1.
我们生活的时代,变化最快最丰富的是经济生活,人们急于掌握变动的经济信息以应对自己的生活,经济新闻也随之成为媒体竞相关注的热点,特别是纸质媒体,因为自身擅长深度报道的优势与经济领域事件专业性太强需要解释的特点相契合,尤其关注经济新闻的报道。地方各级党报、晚报、都市报三大报业市场的生力军自然也将经济新闻作为日常新闻采编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晚报的经济报道,不同于一般日报,它应突出可读性、生活化的特色,其硬新闻的软处理和软新闻水平的提高,是增加经济报道的可读性,贴近群众生活的有效方法。因此,从经济生活中抓住社会新闻,应是晚报经济记者应具备的一种思维定式。就经济报道的本身特点来说,点和面的结合是突出晚报经济报道特色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如今世界已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的社会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与商业活动、经济信息更加紧密相连。经济信息大爆炸使得经济新闻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又因为经济新闻中所独有的情报性、行情性和与大众生活的贴近性,而使得大众对它倍加关注。这就给经济新闻的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经济新闻以报道经济生活、经济信息、经济现象为主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新闻的急剧增多,促使大众媒介对经济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关注。人们越来越多地喜欢从经济新闻中感悟政策的变化趋势,寻找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只有将经济新闻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联系起来,拓展经济新闻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5.
经济新闻是新近发生在经济生活中,群众关心的、重要的事实报道。经济新闻在采写上常存在思维陈旧、空话套话多、小题大作等误区,如何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质量,笔者认为首先,要站在受众的角度选择材料和切入点,其次,从关注数字向关注故事、矛盾冲突和细节转变,三是以"用专业眼光看经济,以职业眼光看新闻"进行经济报道,遇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报道才会有思想、有深度。  相似文献   

16.
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已与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于是,作为反映社会真实的新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把社会新闻与经济新闻结合起来写的新文种,有人称之为社会经济新闻。社会经济新闻以辩证地分析,帮助读者了解某种经济现象,或某一经济领域的形势、成就与问题,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成就报道”或“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报道经济领域最新变动的经济新闻,在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由于经济新闻往往蕴含着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最新信息,因此也日益成为广大受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 然而,作为经济新闻重要组成部分的工业新闻,地位却在江河日下。工业生产建设的成就、经验与模范人物等依然具有报道价值的方方面面,已很难构成能够引起新闻媒体重视并赢得强烈社会反响的景观。 这种状况形成的主要原因,既有国家经济全面发展、产业结构重新调整、工业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  相似文献   

18.
经济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媒体纷纷加大经济新闻报道力度。然而,在经济新闻繁荣的同时,还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动态性、工作性、一事一报的报道比较多,分析洼、解释性、关联性、建设性的报道少,尤其是地方媒体的经济新闻报道,由于缺乏对经济的整体性、前瞻陛研究,缺乏对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经济问题的多重观察视角,使得地方经济新闻报道普遍存在着报道层次浅、报道视野窄、报道方式旧和报道效果差等问题。影响了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许多从事经济报道的广播记者,常常为经济报道的可听性而苦恼,因为经济报道往往专业性强,技术术语多,数字堆砌、报道面窄,远不如其他新闻尤其是社会新闻来得丰富、生动。那么,经济新闻记者如何不辱使命,使经济报道既能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大局,又能把经济生活中重要的、与人关系密切的新闻以形象而生动的方式表现出来呢?  相似文献   

20.
戴维 《新闻窗》2007,(5):33-34
理财新闻是金融新闻的重要报道题材之一,也是经济新闻的重要报道内容之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当今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