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有扎实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特殊教育教师。目前特教学校教师的质与量远远不能满足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但是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由于社会和自身的原因,只有少数在毕业之后从事特殊教育行业。为了特殊儿童能够更好地成长和融入社会生活,更多的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从事特殊教育事业,国家政策扶持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培养特殊教育教师应关注职业素养;完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建立特教实习教师资格制度;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基于理论,划分详细,融入实践,鼓励创新;形成全社会人人关注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青浦区辅读学校陈建军校长是上海市青浦区特殊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他始终坚信"没有残疾的孩子,只有个性化的学生",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办好特殊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心怀大爱,实干兴校三十余载,矢志于为每一个特殊学生提供适性教育,推进区域特殊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特殊群体也和正常人一样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有了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我国的特殊教育取得了飞快发展,使特殊群体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生活生存技能,改变了生活状况。特殊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特殊教育课程,其直接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内容,然而我国现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课程目标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特殊教育的差异,研究和解决特殊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要条件。与台湾相比,黑龙江在特殊教育的对象及其鉴定、特殊教育的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黑龙江要想使特殊群体更好地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需要在一定程序上借鉴台湾特殊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这是在中国教育聚集高质量发展、阔步迈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国家层面对“十四五”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顶层设计和特殊安排,体现了新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特殊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视力、听力、智力、言语、肢体、精神、多重残疾以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儿童青少年的亲切关怀,体现了国家办好特殊教育的坚强决心。《计划》确定了到2025年初步建立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的目标,要求普及程度显著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计划》按照拓展学段服务、推进融合教育、提升支撑能力三大基本思路,大力度完善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特殊教育教师是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目前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尚不完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无论是操作系统层面还是理念认识层面,都难以匹配现代社会的发展格局,无法满足当前特殊教育的发展需求。滞后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不仅不利于特殊儿童及其家庭的健康发展,也难以实现"为特殊儿童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服务"的核心任务。提高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是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特殊教育是以残障和超常学生身心发展状况为基础、满足特殊需求的教育。要坚持按需施教,给予理解关爱,开发学生潜能,使每个特殊学生都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到2020年,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比较完善的特殊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特殊教育作为国家民族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华民族大家庭国民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本文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从本校实际出发,在以下方面进行了科学的论述与前景的展望: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特教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政府职能,全社会共同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市为例,对特殊儿童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重庆市特殊教育尚存在不足之处:师资队伍质量尚待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分布不平衡,特殊教育投入不足等。然而重庆市要实现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愿景.需要支持和关心特殊教育。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全纳教育的思潮,政府应在加强对特殊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拓展特殊教育多种办学形式、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进特殊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特殊教育作为八大教育发展任务之一,第一次在国家教育规划中将特殊教育单列一章,进一步将特殊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大局之中,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教育的高度重视。通过对毕节学院打造特殊教育品牌专业对毕节试验区高等特殊教育之重要性分析,探讨了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师资以及学生就业目标定位等问题,提出了毕节学院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资源,积极发展特殊高等教育和大力发展特殊教师教育,将特殊教育打造成为富有特色、省内一流、在国内同类高校中有影响的学科专业,更好地为毕节试验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实现毕节试验区高等特殊教育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The countries of the Eastern Caribbean hav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been commit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mon educational reform strategy. At the heart of this strategy has been the policy of 'education for all', which includes establishing educational support 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the past, many disabled children and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 have been excluded from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se countries. For many more children, attendance at school has not given meaningful access to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research carried out by the authors and report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Strategy and on the barriers to inclusive education that persist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strategies and delivery of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the province of Alberta, Canada, and in the country of Finland, in the European Union. The rationale for comparing these two jurisdictions is grounded by the idea that both of these areas have high general standards of living, a well-developed public education system, and top results in international school achievement tests. The data consists of available educational policy papers, previous research papers, and educational statistics. This article first describes the special education system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followed by the funding system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lications and outcomes of different policies. The histo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while many similarities exist between Alberta and Finland, there are also some culturally-bound elements present that have strongly affected the progress and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related to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education for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和教育改革实验家——裴斯泰洛齐鲜为人知的早教思想的收集和整理,认为其对我们今天的早教有以下启示:"爱"孩子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成功前提,家庭和幼儿园应通过营造"爱"的氛围促进孩子的发展;重视家庭作为孩子早期教育第一场所的作用,学校教育家庭化;给予孩子一种全面和谐的早期教育,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顺应国家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重视农村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六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殊教育纵向比较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数量显著增加,残疾学生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也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经济、日益提升的中国国际地位、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国内残疾人日益多样化的特殊需求,中国特殊教育要想健康发展,须完成六大转变:(1)在政策层面由特殊教育条例向特殊教育法律法规的转变;(2)特殊教育由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向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转变;(3)特殊教育投入由单纯重视硬件投入向满足残疾儿童需要的转变;(4)教育形式由特殊学校教育逐渐向随班就读学校教育的转变;(5)学校教育建设重心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转变;(6)师资培训方式由单一的特殊高校师资培养向普通大学开设特教专业培养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特殊教育政策重点转移以及融合教育的发展,特殊需要幼儿评估逐渐由诊断性评估转向发展性评估。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幼儿发展评估工具以进程监控为目的,通过多元动态的方式评估特殊需要幼儿关键领域能力的发展。在评估目的、内容、方式和人员方面各具特点,体现出融合教育背景下特殊需要幼儿发展评估的趋势:监控特殊需要幼儿的进步与发展;多元动态评估方式;评估与教育(干预)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儿童的正向发展有赖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通过对四川省部分地区特殊儿童父母的调查发现,无论在客观支持还是主观支持方面,特殊儿童家庭教育所得到的社会支持,特别是中观和宏观层面的支持都比较有限,微观层面的家庭成员的支持和中观层面专业教育机构的支持是家长们的重要支持来源,而纵横交融的社会支持系统尚未形成。为此,建议在全社会尊重特殊需求人士的基础上,重视人才培养和机构设置,构建特殊教育的技术支持体系,并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以帮助特殊儿童及其家庭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源教室是普通学校或特殊学校为有特殊需要儿童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特定场所,在随班就读的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特殊教育学校也应该建立资源教室,而且要加快步骤,并尽快升格为资源中心和后援中心,为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服务。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中国的民办教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的出台,使得民办教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程不断壮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多样化与选择性的需求。然而,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的功能性重合却导致了二者间的多方面冲突,部分农村地区私立中小学借助资金、生源、教师与制度优势不断挤压公立教育的发展空间进而造成教育发展失衡,知识资本在私立或者公立学校之间再一次进行了重新分配。  相似文献   

19.
特殊儿童的生活满意度普遍低于正常儿童。家庭教养和社会公众支持作为儿童社会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特殊儿童生活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影响。特殊机构福利组织教养可以弥补家庭教养的弊端,并且提高社会公众支持水平。要提高特殊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特殊儿童的教养方式应由家庭教养向社会福利机构教养转变。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世界特殊教育经历了从思想到实践的过程;中国特殊教育经历了从照搬到创新的过程.特殊教育对象也在不断分化,最终形成了特殊需要儿童的概念,这就要求实施全纳教育,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当代特殊教育对象演变趋势表现为以学习障碍儿童教育为重点;重视超常儿童教育;加强生计教育;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开展全方位的一体化教育服务.通过对特殊教育对象演变的分析,对中国特殊教育改革的启示为努力扩大特殊教育对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提供生计教育;进一步发展超常儿童教育;正确认识一体化项目中的特殊儿童;改革师资培训制度;做好特殊儿童家长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