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大钊成长于燕赵文化的沃土,地域文化对李大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光辉业绩中蕴藏着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燕赵文化的风骨与共产主义者的献身精神,体现于李大钊一身。燕赵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孕育了李大钊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革命实践和献身精神为燕赵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从唐山沿唐港高速公路行驶1个多小时,我们就来到李大钊同志的故乡——河北省乐亭县。乐亭县处于滦河冲积平原上,是鱼米之乡,文化发达,自古以来极少遭战乱之祸,乃安居乐业之地,“乐亭”名称也由此而来。 一到乐亭,我们便直奔位于县城西南端的李大钊纪念馆。纪念馆由灰、白、黑三大色系组成,显得朴实、大方、庄重。乍一看,纪念馆给人的感觉有些像北京图书馆,据说当年设计者考虑到李大钊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一职,在设计时曾参考了北图的外形结构。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1889—1927年),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自1915年,历任北京《晨钟报》总编、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等职。著有《李大钊选集》。他奋发有为,治学严谨,对于怎样读书,他有着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试论李大钊爱国主义思想的燕赵文化渊源》、《李鸿章与轮船招商局》,这些颇具分量的文章最近在河北电大学报“近代华北历史文化”栏目一经推出,立即引起了高校学报界的关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期刊奖专家评委、北京大学教授龙协涛评价为“该栏目定位好、有意义”,“具有敏锐的学术眼光”。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燕赵地域文化对李大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李大钊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科学缜密地评析中国传统文化,以宽泛的眼界看待世界文化,主张摒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发展创造中国新文化。  相似文献   

6.
燕赵文化是燕赵地域文化遗产的全部积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源于黄色农耕文化、绿色游牧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燕赵文化以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积累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燕赵文化是“河北精神”的文化底色,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对燕赵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能够增强燕赵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河北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燕赵文化既是河北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丰厚资源,也是河北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元素,但是在国内针对燕赵文化的外宣翻译策略理论和实践研究很零散,对外文本翻译存在诸多问题,河北省在燕赵文化对外传播路径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大数据的发展应用为燕赵文化高效、精准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一、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在襁褓中即失怙恃,既无兄弟,又鲜姊妹,为一垂老之祖父教养成人”(《李大钊文集》第5卷,235页,人民出版社,1999)。不幸的早年生活,使李大钊养成了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他五岁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十一岁时,义和团运动爆发,冀东各地普遍建立了义和团的组织。很快,八国联军侵略至乐亭附近,占据了昌黎、滦州等地区。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在李大钊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青年李大钊“感于国势之危迫,急思深研政理,求得挽救民族、…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时候,应将地方特色文化有机融入。文章以河北省为例,探讨了燕赵文化融入河北高职院校育人体系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实施路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地方性的特点,学习实质上也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燕赵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且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河北高职院校燕赵文化融入的并不充分。建议河北高职院校建构融入燕赵文化的课程体系,建设融入燕赵文化的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我出生在中国北方的一个小县城--乐亭县。我的家乡很美,这里不仅是“仙桃之乡”,还是伟人李大钊的故乡。但是今天,我既不写景,也不说人,我想给大家“普及”一下我家乡的方言--有趣的乐亭话。  相似文献   

11.
略论燕文化     
河北被称为燕赵大地,燕赵文化是河北历史文化的精髓,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要透彻的了解燕赵文化的特点、价值及影响,就要对其源头有所认识。论文着重论述燕赵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燕文化,从燕国的历史出发,运用文献、考古等多方面资料,阐述燕国历史,梳理燕国从始封到灭国800年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探究燕文化的形成、演变及特质,理清燕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概括其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严清乐,笔名拓梦,号闲云居士,别署文津斋主。1965年生,祖籍河北行唐。现在是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艺术评论专栏作家。少喜诗书,勤奋钻研,笔耕不辍,近年在河北省内的《河北日报》、《石家庄日报》、《燕赵都市报》、《家庭百科报》、《燕赵晚报》、《消费时尚》、《大众阅读报》及全国多个主要媒体:诸如:《书法导  相似文献   

13.
略论燕文化     
河北被称为燕赵大地,燕赵文化是河北历史文化的精髓,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要透彻的了解燕赵文化的特点、价值及影响,就要对其源头有所认识。论文着重论述燕赵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燕文化,从燕国的历史出发,运用文献、考古等多方面资料,阐述燕国历史,梳理燕国从始封到灭国800年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探究燕文化的形成、演变及特质,理清燕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概括其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燕赵大地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燕赵文化及其人文精神。时至今日,河北经济社会发展仍深受其影响。文化及人文精神必然有其历史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传统燕赵文化发挥作用的利弊梳理,使河北民众更好的继承传统,发挥其积极作用,剔除其消极因素,在利弊博弈中实现河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与民间戏曲王耀明王占连革命先驱李大钊生前很重视民间戏曲,他把拥有千千万万观众的民间戏曲艺术作为教育启发民众、团结唤起民众、改造中华和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当然,他也喜欢结识那些一向为达官显贵和御用文人们所鄙视的民间戏曲艺人。像乐亭县地方皮影戏艺人...  相似文献   

16.
燕赵大地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燕赵文化及其人文精神。时至今日,河北经济社会发展仍深受其影响。文化及人文精神必然有其历史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对传统燕赵文化发挥作用的利弊梳理,使河北民众更好的继承传统,发挥其积极作用,剔除其消极因素,在利弊博弈中实现河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1.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曾留学日本。1916年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并和陈独秀一起主办了《新青年》杂志。  相似文献   

18.
燕赵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赵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这种文化以好气任侠、慷慨悲歌的主曲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燕赵人。燕文化是一种苦寒文化,有一种坚韧的追求;赵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高扬着进取的旗帜。二者虽有不同,但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燕赵文化的迁延发展,如今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展现出了不同时代的风采。特别是在今天燕赵大地上建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河北人民前进的巨大动力。因此,解析燕赵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燕赵文化是河北区域内的主流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勇武任侠、慷慨悲歌、变革进取、开拓创新、兼收并蓄、海纳百川是燕赵文化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精髓。建设河北先进文化,要深刻认识燕赵文化的两重性,在努力克服其文化中所固有的保守意识、京畿意识、崇官思想、内陆文化等特征的同时,积极赋予它们新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把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引进竞争机制,树立法治观念,建设开放、创新、和谐的河北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20.
赵书昭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1):14-20,79
李大钊出生于冀东大地,故乡壮美山河的陶冶,淳朴乡风的熏陶,夷齐精神的浸润,燕赵文化的影响,对李大钊道德人格的塑造起到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作用.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有利于解读李大钊伟大人格形成的文化密码,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大钊精神,发展和繁荣大钊故乡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