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第十五章东罗马帝国一、课时计划第一课时(教材:五到六世纪的东罗马、查士丁尼再建罗马帝国的企图、七八至八一页) (1) 五到六世纪的东罗马帝国:(一)东罗马帝国经济的繁荣(城市、对外贸易)(二)东罗马帝国的社会制度(奴隶制的继续盛行) (2) 查士丁尼的企图重建罗马帝国:(一)查士丁尼的统治和查士丁尼法典 (二)查士丁尼的对外侵略第二课时(教材:革命运动和外族入侵、八到十一世纪的东罗马、八一至八三页)  相似文献   

2.
随着基督教国教地位的确立,基督教思想融入了罗马婚姻制度中,改造了罗马婚姻观,使婚姻建立的基础从延续家族宗祀演变为情爱。与此相应,罗马结婚制度、离婚和再婚制度都因基督教婚姻伦理观的影响发生着变革。然而,由于罗马皇帝在采信基督教信仰的同时保留了罗马传统习俗,加之基督教会从属于罗马帝国,因而基督教只能影响婚姻制度某些部分,而不可能使之基督教化。  相似文献   

3.
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意大利统一,从中央集权到大区自治,从罗马教廷的控制到天民党的长期执政,这是发生在意大利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三次传统的断裂与延续。传统的断裂与延续,是意大利历史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4.
君士坦丁一世是东罗马帝国的创始人,是第一位承认井暖依基督教的罗马皇帝。基督教之能够在罗马帝国内赢得合法地位并迅猛发展、以至于最终成为罗马国教,是与君士坦丁的名字紧密连在一起的。当然,君士坦丁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宗教政策在内,都是为了解决他当时所面临的很多现实问题而制定并实施的。他与基督教的关系成为贯穿其整个政治生涯的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罗马是古代世界雄踞东西方的两大帝国和类型不同的两大明中心。他们在经济结构、政治机制、化形态和民族心理上存在着极大差异,各以自身的能量向四周进行辐射,导致中西化的碰撞。匈奴人充当了欧洲民族大迁徒的主角,去和西方明发生碰撞,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相似文献   

6.
罗建平 《海外英语》2011,(3):204-205
西方古文明经历了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拉丁语起源于西方古文明,催生了罗马文明,后来成为公元前后罗马帝国的通用语言。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拉丁语没能维系拉丁民族的统一,在中世纪逐渐分化为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独立语言,在东罗马帝国又被希腊语所取代,最后彻底走进了历史。至今,在梵蒂冈教廷仅残存为祈祷用语。  相似文献   

7.
在古代罗马历史上,公元395年和公元476年被中外史学家称之为永远值得记忆的年头。公元395年,在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临死前,安排他的两个儿子阿卡丢斯和胡诺留斯分别治理帝国的东西两部:一为东帝,一为西帝;公元476年,西帝胡诺留斯的后继者罗慕洛·奥古斯都被“蛮族”将领奥多亚克废黜。一般认为,这两个历史事件,前者使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后者则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这种看  相似文献   

8.
资讯     
罗马,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和首都。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给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公元962年,罗马教廷承认了神圣罗马帝国是西罗马帝国的合法继承者,后来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帝国也承认了它的这一地位。  相似文献   

9.
罗马帝国第3学习阶段:核心学习单元1 应教给学生古代罗马和它怎样促使欧洲历史进程的形成。重点应是罗马帝国的兴起和扩张,罗马的社会和政体,以及罗马帝国的遗迹。应教给学生: 帝国的发展△罗马帝国的构成,包括奥古斯都皇帝的统治  相似文献   

10.
同时,一个新势力——罗马,一直在意大利半岛上发展着。经过五个世纪的温和的成长,这个城市国家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扩张事业。罗马军力强大,还拥有同样杰出的管理艺术、法律智慧、工程和交通方面实践性艺术的独创性。这些天份和能力使罗马人得以建立起地中海帝国,它一直延续到公元5世纪。或许,罗马帝国最伟大的成就是能够熟练地统治政治统一中千差万别的文化。我们受惠于罗马人对古典文化的保持与传播,因为希腊一罗马文化遗产是西方文明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古罗马音乐“涵化”现象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对人们现实的一切活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发挥着影响,这种多种文化元素混合和合并的过程被称为涵化现象。文化涵化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文化概念、新的文化形态的历史现象。文章从文化的涵化概念出发,以古罗马音乐文化传播为线索,分析了古罗马音乐文化的涵化现象及其形成的驱动因素,探讨了文化多样性形成的作用与机理,以及涵化与社会变革、文化传统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2.
古代罗马社会传给我们有形的精神文化遗产中,最著名的一项就是罗马法。罗马法既是古代社会最发达的法律体系,也构成了近现代西方法和法学的历史基础。为了更清晰的认识罗马法,本文从不同的视角,简述了罗马法的三个特征:法与法律的对立与统一、宗教与皇权的结合、保守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有复杂的历史化背景。罗马帝国境内犹太人与希腊人的密切化关系成为“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向东方神学过渡的条件之一;随着罗马帝国精神危机的到来,犹太教开始向基督教过渡。基督教虽然在希腊化背景下产生,但其形成主要是与古希腊哲学有密切的关系,并最终从罗马帝国的一种亚化地位上升为帝国的国教。  相似文献   

14.
罗马将军塞多留是第一个对西班牙地区的民族进行罗马化教育的人。他对当地民族的教育主要包括军事、文化两方面,他所推行的教育是以对罗马进行斗争为大背景的,他的教育活动是为军事和政治目的服务的。在客观上,他的教育使落后的西班牙民族首次接触到了罗马的先进文化.开启了当地罗马化的端倪,塞多留以古代罗马民族教育先行者的面貌永垂罗马史册。  相似文献   

15.
哈德良继位之后,为了维护好帝国现有的广大疆土和强盛的国力,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边境政策。他转攻为守,在边境上修筑了举世闻名的哈德良长城以及其他防御工事,在军中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转变了军队的主要职能。这些政策基本上维护了帝国边境的稳定,传播了帝国文化,为帝国的繁荣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夏洛克、奥瑟罗和泰特斯的悲剧均源自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歧视,他们的悲剧实质上是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悲剧。夏洛克坚守其文化传统,他的文化认同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摩尔人奥瑟罗在寻求威尼斯白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带有明显的种族自卑感,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爱情上,其轻信的悲剧有着内在的必然;大罗马主义者泰特斯对弱势的哥特文化由鄙视到接纳之态度的转变,实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文化认同之路充满了血腥味。  相似文献   

17.
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以其典范、楷模和启迪之功,被称为西方古典文化,成为西方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高峰。然而到罗马帝国后期,随着罗马奴隶制危机的全面爆发和基督教在帝国境内的发展传播,曾经辉煌的古典文化逐渐失去往日的光彩而日趋衰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时,以信仰为基础的基督教文化取代了以理性为基础的古典文化,古典传统在欧洲宣告结束。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众多的伟大人物,波里比阿就是其中的典范,他身上体现了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可以看成是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最初交流的缩影,他的史学理论及其特点深深地打上了西方古典文化交流的烙印。  相似文献   

19.
论罗马帝国晚期的文化转型与女性婚姻地位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马帝国晚期出现了从古典文化向基督教文化的转型,这对妇女生活产生了影响。本文通过比较研究表明,古典文化中的妇女有较多自由,但在婚姻生活中处于不利地位。基督教强调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将婚姻看作圣事,限制了男子的任意休妻与婚外性行为。因而使妇女婚姻生活得到更多的保障。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罗马神话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宝藏 ,这是勿庸置疑的 ,但如何欣赏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是我们应该探讨的问题。本文的意旨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