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数字媒体具有与科技、人文、艺术相融合的特征,提高专业学生媒体素养要以专业理论与技术为核心,将知识和技能作为培养重点。本文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核心课程《影视制作系统》实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出了基于项目驱动的实验课程教学法,希望通过改革与探索,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教学开辟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潘辰雨 《新闻实践》2013,(11):55-57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与影响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技术和现代传播技术为基础,根据艺术传播所依托的媒体性质来定义,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3.
胡韦诚 《大观周刊》2012,(52):259-259
数字媒体是信息科学与媒体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数字媒体专业便是随着数字媒体的普厦和发展应运而生的专业。随着我国数字媒体应用的普及和发展,我国每年在数字媒体领域缺少数十万的实用性人才。本文对数字音频与录制技术在高校音乐专业存在的必要性和电脑音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学科交叉培养成为研究性大学发挥学科群优势进行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成为当前科学研究发展的主要趋势.更重要的是,交叉培养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郝凤霞等人研究发现,20世纪466位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中,41.63%的具有学科交叉背景,而且这一比例呈上升趋势.在当前信息社会的背景下,数字媒体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催生了数字媒体、触摸媒体等新的媒体形式,对于数字媒体专业的人才来说,尤其需要进行交叉培养.与综合类院校不同,理工科院校的理工科背景,为数字媒体专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数字技术和基于数字媒体的艺术正在一步步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具有跨媒体、独特语言和艺术形式的数字新媒体越来越多为人们所识所用.作为一种新型艺术形式,数字新媒体艺术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时代特征和人们对数字化生活的追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市场对数字新媒体艺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数字新媒体艺术是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的数字新媒体艺术起步晚,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创作能力缺乏,人才结构与社会的需求断层等问题.《数字媒体艺术概论》一书针对这些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认真进行梳理和编写,编写人员结构合理,该书主编刘慧、狄丞、沈凌从事艺术教学十余年,有商业项目为教学基础,理论知识深厚,经验案例丰富.该书中既有经典的传统专业知识,又补充了新兴的专业知识,兼收并蓄,层次分明,能广泛适应各层次的阅读需求.  相似文献   

6.
数字媒体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数字媒体专业发展的背景出发,梳理市场时所需要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提出技术与艺术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数字媒体技术认识的偏差 数字媒体技术的到来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即数字媒体艺术,也叫新媒体艺术或多媒体艺术.它是艺术科学化和科学艺术化,是两者的互动和融合.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科学与艺术是分离的,传统文化重在务虚,钟情于宇宙本体之道.  相似文献   

8.
在媒体融合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很多播音主持院校的观念和行动落后于媒体的发展,造成了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与媒体融合这一趋势相结合,发展多媒体平台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媒体融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影响,提出了从观念、平台、教育对象方面对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定位依据.  相似文献   

9.
数字化媒体信息技术产业结构的调整无疑增加了国内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高等院校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战略之一。本文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特点,指出国内高等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基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最后,综合上述内容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点,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艺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并在影视动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数字媒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旨在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以及特征做出概括,并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在影视动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电子信息资源检索课网络教学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梁红 《图书情报工作》2003,47(10):119-123
Internet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革,我馆采用流媒体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制作的多媒体网络课件,为学生提供视频、音频、文本、图片一体化的真正的多媒体互动教学。本文通过探讨电子信息资源检索课网络教学的发展趋势、特点与意义,阐述建设网络教学系统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组织电子信息资源检索课网络教学的具体措施,对优化网上教学资源,更好地组织电子信息资源检索课课程网上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流媒体技术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介绍流媒体的概念及其实现技术,然后对其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20 0 1年是我国科技信息事业创建 4 5周年 ,情报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是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之际 ,回顾和展望情报学专业教育发展的历程、现状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情报学教育的 3个发展阶段和特点 ,详细考察了情报学和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研究生和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 ;并从 6个方面对 2 1世纪情报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As science is becoming more interdisciplinary and potentially more data driven over time,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ing specialty structures and the emerging intellectual patterns of research fields and domains. By employing a clustering-based network approach, we map the contours of a novel interdisciplinary domain – research using social media data – and analyze how the specialty structures and 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s are organized and evolve. We construct and validate a large-scale (N = 12,732) dataset of research papers using social media data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WoS) database, complementing it with citation relationships from the Microsoft Academic Graph (MAG) database. We conduct cluster analyses in three types of citation-based empirical networks and compare the observed features with those generated by null network models. Overall, we find three core thematic research subfields – interdisciplinary socio-cultural sciences, health sciences, and geo-informatics – that designate the main epicenter of research interests recognized by this domain itself. Nevertheless, at the global topological level of all networks, we observe an increasingly interdisciplinary trend over the years, fueled by publications not only from core fields such as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but also from a wide variety of field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a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Our results characterize the specialty structures of this domain at a time of growing emphasis on big social data, and we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for indicating interdisciplinarity.  相似文献   

15.
随着视听传播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全面崛起不断挤占传统影视媒体市场,促使传统广电行业升级转型,影视传播转向视听传播业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高校影视教育只有应时代的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业界对高质量视听传播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当前媒体市场巨变为切入点,对高校影视教育的现状及困境展开分析,结合部分高校...  相似文献   

16.
唐玲 《兰台世界》2020,(4):104-106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机制的改革,应用型高校图书馆常规性的资源服务、本地化的创业信息资源服务已难以满足当前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求。在全媒体时代、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应用型高校图书馆要结合学校创新创业的背景、思路、方式、目标及时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通过优化馆藏资源、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合作、应用新媒介技术等措施构建新的服务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便捷、精准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7.
新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创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意义]在迅速变化的信息技术与教育环境中,如何因时而变、因馆而宜、不断创新,开展适合高校发展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是每个高校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全面剖析典型图书馆的实践和思路,有利于其他图书馆借鉴或反思。[方法/过程]系统梳理新环境下清华大学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的创新举措,包括4个方面:顺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运用新技术改革教育模式;立足高校发展定位与需求,融入学校学术生态;研究信息素养教育新理念,加强科学规划与实施;契合用户群体需求特征,利用新媒体提升传播效果。[结果/结论]清华实践经验可以概括为:以新理念为指导,积极利用新技术、新媒体开拓信息素养教育的创新实践,全方位嵌入学校人才培养流程,有效融入学校学术生态,力争紧跟大学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步伐,与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同步,但各馆的具体实施路径应因校而宜、因馆而宜。  相似文献   

18.
姚荣 《晋图学刊》2010,(3):19-22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传统的图书越来越失去传统的知识中介的地位。高校图书馆作为育人的前沿阵地,需要与大众传播媒介通力合作,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中的新科技成果,积极使用lib2.0、lib3.0技术,使得自身优势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从而达成共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张斌  尹鑫 《档案学研究》2022,36(2):102-109
iConference 2021为中国档案学科的国际表达提供了新机遇。本文应用自然语言处理、社会网络分析的相关方法,分析iConference 2021核心议题的主要元素,发现信息行为、疫情管理、信息技术、在线教育等议题是iConference 2021关注的核心议题,同时,中国档案学科在数字人文研究教育和实践、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线上教学的研究和实践模式、“互联网+”时代中国档案管理事业发展、档案实时技术环境下的学科建设、双创背景下档案学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会议认可,可以为中国档案学科在学科思政建设、学科价值建设、学科话语建设等方面启发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席志武  徐有军 《编辑学报》2021,33(4):434-438
在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作为科学传播和科普教育的核心力量,亟需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本文以2020年度50种"中国优秀科普期刊"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当前科普期刊的新媒体运营状况,并立足于用户思维、品牌意识、平台矩阵3个方面,探讨了融媒体时代科普期刊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