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五大核心素养的思维核心,指向“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化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自我构建。通过人类发现和利用元素的历史情境,逐步构建“位置—结构—性质”认识模型;通过历史证据和实验证据开展研究,建构元素周期表模型、优化元素周期表模型、运用元素周期表模型,发展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当学生利用模型解决真实问题时,知识、能力和素养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2.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通过高中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教学策略的分析,如何实现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以"金属钠的性质及应用"为例,阐述了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的宏观辨识能力、证据推理与变化观念、模型认知与实验探究、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建构多种模型,使学生学会从知识学习层面上升到方法学习与理论学习层面,从而能够实现终身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高三复习备考中,围绕"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创设物质制备、成分探究、性质探究、定量测定等实验情境,合理设置问题链,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内化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认识方式,提升学生自觉运用钠及其重要化合物性质解决化学实验问题的能力,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元素化合物高三复习课教学中,围绕核心物质性质,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通过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解决冲突,以实现知识结构化和思维程序化,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发展.以"S02的性质探究"为例,创设基于认知冲突的实验探究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认知冲突的过程中提高证据推理能力,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0,(4):145-146
化学作为高中理科综合的重要科目,在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就必须提高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对于化学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对于化学知识的证据推理与相关模型认知的培养上。所以若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但是很多老师对如何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培养进行相关的化学课堂教学感到束手无策,对此笔者提出了相应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用化学学科的视角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遴选与化学教学紧密相关的基本要点,以"化学平衡的移动"为例,进行单元教学的创新设计.借助"建构认知模型","开展多元探究","强化知识运用"等教学环节,通过"模型认知"、"科学探究"、"平衡思想"、"证据推理"、"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学中采用了POE策略进行教学设计,运用预测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碱金属元素之间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提供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其五个方面,其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核心素养是指:"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联系;认识到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认知模型,并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解释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素养立意"的化学命题非常注重对学生"证据推理"素养的考查.  相似文献   

10.
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素养,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内容之一。所以引导学生建构并分析实验模型,从而实现对理论的实证与推导非常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化学思维和模型建构能力的过程。本次研究以高一化学原电池教学为例,探索PDEODE教学策略在高中化学建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1.
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为例,通过"证据推理--建构模型--模型应用"等教学流程,利用浓度商与化学平衡常数数图模型,揭示化学平衡移动的原因。同时教会学生收集证据、建构模型、应用模型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之一,基于主题大概念教学的理念,以“氨和铵盐”为例,通过板块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以化学前沿知识为教学情境,以最近发展区使学生知识进阶学习,引导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和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的结构和性质提出假设,进而通过实验分析推理和证实,建立起证据与推理及结论的逻辑关系模型,实现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为中学化学主题大概念教学设计和学生高阶思维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对物质的性质认识是以实验的方式进行探讨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2018年高考化学大纲明确指出:"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能正确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通过学习课本,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而解答相应的问题是高考对学习化学的要求。课本《必修1》讲述浓硫酸的性质,其中  相似文献   

14.
初中化学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从宏微结合、变化守恒的视角,运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思维方式,解决综合复杂问题,获得结构化的化学核心知识,建立运用化学学科思想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促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醛基检验后生成银镜处理的真实情境,设计多种实验方案洗涤银镜,在探究过程中培育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多方面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杨海燕 《化学教与学》2023,(8):43-46+7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科学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设计了初中“分子和原子”课堂教学,创设了三个驱动型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从日常生活、课堂实验、科学史和其他学科已学知识中寻找证据,通过分析、归纳等推理活动得到结论,最后建构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17.
高中化学作为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更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核心素养在化学学科的教学重要性逐步加深。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作为化学核心素养的一个维度,是一种科学的化学思维方法,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提升论证水平的思维模式。提升高中生的化学能力,重点强调对于知识的探究和学习,应该重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统摄作用。将这一核心素养观融入高中化学课堂的每一环节,真正提升学生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掌握化学学习的本质和规律,实现轻负担、高效率的学习。  相似文献   

18.
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创设实际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境,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参与性学习,使其在探究性学习中增进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9.
高中化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在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提出观点,做出假设,分析推理,证实论点,建构模型,强化应用,明确证据、假设、结论之间的联系,形成模型认知,从而利用模型解决化学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模型建构能力体现在模型初建、修正及应用的科学实践动态历程之中,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科核心素养维度下涉及的一种关键能力。在分析模型建构能力培养价值的基础上,以学生必做实验"搭建有机分子球棍模型"为例开发面向职前化学教师的中学化学教学实验,结合进阶式的建模活动发展职前化学教师的模型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