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学术指导水平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对于研究生导师制度的研究无论在国内外都比较缺乏,本文选择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的代表牛津大学,以其研究生导师制度为研究对象,从资格与任命、责任与角色、指导过程、质量保障和权益维护等五个方面对导师制度的特征进行分析。据此文章提出了启示与建议,以期为探索建立适应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研究生导师制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英国研究生导师的任职标准与岗位职责以及促进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组织机构、内容体系、路径举措以及激励与保障机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英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策略呈现出如下特征:以导师指导能力提升为核心要义,专门的内外部组织机构协作支持,基于导师实际需求的内容体系,岗前岗后一体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路径,激励与约束并存的保障机制等。英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策略对我国的启示在于:指导能力是导师专业素质之核心;这一核心素质的实现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大学各级组织机构的规划落实、导师同伴协作以及导师个体的实践性反思;导师专业化发展需因时制宜且贯穿导师整个职业生涯;建设完善的导师专业化发展激励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3.
英美国家研究生导师资格认定制度管窥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四国部分大学的导师规章制度为蓝本,对西方国家现代研究生导师制度中有关导师资格的认定及导师遴选的条件等方面的情况作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促进研究生导师专业化为目的,澳大利亚高校围绕研究生导师的工作实践,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项目,并及时评估专业发展项目的形式、内容、效果。研究发现澳大利亚高校的导师专业发展项目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学校和系部相结合、岗前和岗后一体化、线上和线下相融合、需求和支持相对接。借鉴澳大利亚高校的经验,我国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不能止步于新晋导师培训的初级阶段,更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导师专业发展制度,系统、全面、持续地推动研究生导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导师组是由多位导师组成的研究生指导团队。本文将A大学经济学院实施导师组培养模式和单一导师培养模式的研究生分成两组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参数检验中的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施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更有利于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依据对A大学的案例研究,研究生导师组培养模式的顺利运行需要有以鼓励和自愿组合为原则的政策平台,需要有导师组内部交流机制和团队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教书育人》2013,(24):57
据英国每日电讯近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布莱斯日前表示,英国顶尖大学由于不能留住优质生源而面临着被排除出世界顶尖大学阵营的危险。由于资助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英国顶尖大学与美国高校相比竞争力越来越差。美国大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厚的奖学金,从而为学费和生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家和军队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新形势,总结美国、英国等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和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在研究生导师考评制度方面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以及主要经验和存在不足。梳理国内部分知名高校在导师评价工作方面的做法和经验,阐述空军军医大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经验和做法,提出新时代研究生导师评价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青年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贯彻教学相长原则,既是研究生教育组织形式和目标任务的客观需要,也是科学合理师生观的内在要求,有利于高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学科建设及学位点的长远发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青年导师科研水平的提升。针对当前青年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对贯彻教学相长原则重视程度不够、氛围淡薄、制度规范缺失等现实问题,应着力加强青年导师队伍的培养建设、重视以项目为导向的过程性培养,并进一步构建青年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贯彻教学相长原则的制度规范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少数美国顶尖大学招生方面的改革,对美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高等学校都有引领作用。从形式上看,美国顶尖大学招生要求一直是公开的,但对社会及申请者来说,招生操作过程则一直是模糊的。如何保证大学招生规则足够公开透明以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同时又能使大学招生自主权不会完全被规则束缚,是美国顶尖大学历年招生,特别是20世纪中叶之后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研究与评价》2013,(4):77-83,76
该课题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包括研究生培养的形式、结构和途径等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招生制度上,各发达国家形成了包含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博士后资格和研究生中间学位的完整学位体系;入学要求越来越开放和弹性化;高校具有录取选拔权和自主权。在培养特点上,各发达国家高校课程与教学方式灵活,出现了德国的讲座与研讨班形式、英国结构化修课式的教学典型、美国协作型的课程与教学形式;"质量"也一直是高校监督与评估的重点。在组织管理上,先后出现了德国高校的"洪堡式自我管理形式"、美国的研究生院制度以及跨机构合作等多种方式。在导师角色上,各国都很重视导师在引领学术研究、促进学生社会化以及道德影响三方面的责任;研究生培养由单一导师制向双导师制、联合导师制或导师小组制过渡,英国多数学校培养研究生甚至实行双导师制或导师团。在政府责任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大学具有较大自治权,而德国的研究生培养中国家控制与政府责任相对强势。  相似文献   

11.
认为研究生导师与大学之间的评聘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但研究生导师心理契约的含义、内容与一般的劳务性心理契约又不同。研究研究生导师心理契约问题要结合我国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实际情况,从研究生教育发展需求和其自身特点以及师资规划、岗位设计、评聘考核、培训发展和绩效管理等心理契约的相关影响因素与研究生导师心理契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另外,研究生导师心理契约违背与破裂的避免和补救也值得研究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通过5所研究型大学对1616位在读博士生、619位博士生导师以及131位研究生教育负责人的抽样问卷调查,从指导形式、指导频率、指导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当前我国博士培养过程中导师指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发现存在的不足有:指导的方式较为单一、部分导师的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  相似文献   

13.
跨学科学术组织是研究型大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对比中美两国研究型大学学术组织形式、运行机制以及典型特征,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和管理学术组织经验,为我国大学学术组织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导师指导和学业投入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环境和个体影响因素,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A大学硕士研究生质量调查数据,以探究导师指导质量、指导风格对硕士研究生教育收获的影响路径,以及学业投入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导师指导质量不仅直接正向影响硕士研究生教育收获,还可以通过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学业投入间接提高学生教育收获;导师尊重型指导风格对研究生教育收获直接影响不显著,但正向影响研究生的学业投入、间接影响研究生教育收获,即导师指导风格通过影响研究生学业投入而影响研究生教育收获。  相似文献   

15.
"导生制"就是学校选拔一定数量的高年级学生作为新生的"导师",指导与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制度。应通过建立"导生制"、选拔学生"导师"、培训学生"导师"、与学生导师签定指导任务书、向新生指派学生"导师"、开展指导活动、评价学生"导师"工作等方式实施"导生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研究生导师队伍存在的导师遴选制度不够完善、导师指导水平参差不齐和导师责权利不明确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着的问题,结合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践,从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强化导师培训和团队指导、明确导师责权这三个方面探索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硕士生导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工作直接影响着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对目前导师队伍建设中导师的指导能力、师生关系以及导师队伍的管理问题等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新时期硕士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对我国硕士生导师队伍的发展有所启示,从而对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制约研究生导生关系良性发展的正式制度障碍表现为制度空转、制度偏颇、制度缺失;与现代大学制度相背离的传统“师徒制”具有负面影响、与价值理性相割裂的工具理性行为日盛、专业研究生教育与学术研究生教育相混同是制约研究生导生关系良性发展的非正式制度障碍。实施研究生导生正式制度改革与设计必须坚持和贯彻两大原则:以研究生发展为本;导生制度规则、规范和程序的具体化、明晰化和可操作化。当下研究生导生正式制度改革,要实施导师评价模式转型,促使导师以研究生发展为本;转变导师培训模式,促使导师开展良好的自我教育,提升自身育人素质;研究生教育主体多元化,形成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正向合力;建立监督导师及研究生权益救济和援助机制,弥补制度缺失。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要素,如何使导师清楚自身角色和保证有效指导,是当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议题。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导师指导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导师指导的范畴、内涵与影响三方面展开综述,有利于加深对导师指导的理解,同时发现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今后研究应注意:厘清导师指导相关概念,系统考察导师指导的影响机理,重视导师指导的嵌入性。  相似文献   

20.
结合本职工作,针对目前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了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并从导师的遴选和招收研究生的数量、导师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完善导师的考核机制以及学院所发挥的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对完善现行导师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