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在胡适的政治哲学思想中,思想自由是其极为关切的核心概念。鉴于传统中国思想之中根本难觅"自由"这一概念,而现代中国的产生却又必须以自由为根基,胡适就创造性地解释了自由思想。胡适从三个方面阐述思想自由,即思想自由与学术的发展、思想自由与政治理想以及与生活世界的有序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个体本位为文化基因的"自由"概念来自西方,却与殷海光恃才傲物、特立独行的个性暗合,因而成就了他最近乎西方个体本位的自由观."志道之士"的历史使命又决定了殷海光个体本位自由观"分裂"与"两难"的本土命运."自由思想者"与"志道之士"两难取舍的背后,是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生存之道的冲突与较量.殷海光以生命为代价向世人昭示的,与其说是西方自由理念,不如说是对西方文化的质疑,以及对中国文化的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3.
何生根 《教育学报》2007,3(2):78-86
韦伯认为学术自由受侵犯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大学内外的官僚体制。因此,对外,他主张大学自治;对内,他主张教师职业自由、价值中立,并将学者对其学术责任的承担当作完善内心“积极自由”的一种方式。他的学术自由思想引发我们对诸如大学管理机构权限与大学自治限度、大学利益之保障与教师职业自由之限制、学术官僚化与学者权利之保障、价值中立与教师教学自由的道德限度等问题以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4.
学术自由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洪堡在继承中世纪学术自由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最终使其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他倡导的学术自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及学术自由的思想对近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实现了学术自由思想向制度的嬗变。本文通过对洪堡学术自由思想的价值分析,以为现实层面推进学术自由做出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5.
森有礼是日本早期自由思想启蒙的重要人物,但在后来的教育改革中,他逐步走向了国家主义思想,这也深深影响了他对大学学术自由观的理解。这种国家主义的学术自由观在现实中与学术的真正自由时常发生冲突,并最终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而“坠落”。国家主义与学术自由如何走向统一,日本的发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6.
基于CSSCI数据库对"双一流"大学研究地图进行探讨,发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双一流"大学研究的关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大部分高产研究机构都表现出对"双一流"大学研究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将高产作者群中各位高产作者的"双一流"大学研究成果进行前十年(1998-2007年)和后十年(2008-2017年)数据相比,发现有减少趋势和有增加趋势的高产作者人数大致相当。为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相关建设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内组建"双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或者"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心等机构,其专门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与决策参考服务。基于CSSCI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治理改革、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及其评价体系、"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此外,"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的四个研究热点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议从学科理论、方法路径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完善"双一流"大学研究内容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7.
试析日本现代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观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作为现代高等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实际,以学术自由思想为切入点,确立了学术自由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与教育自由、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大学与教师、政府与大学及其他研究机构的新型关系,围绕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责任承担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观。一、日本近代的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观日本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是在“明治维新”以后。在此之前,日本的教育机构完全不同于欧洲大学,是封建贵族的教育机构,因而根本不存在自治的思想,也就不可能出现相应的自治制度。日本…  相似文献   

8.
朱景坤 《教育》2012,(29):62
学术自由存在和发展的逻辑基础是由大学的本质和使命决定的,也被大学自身发展的历史所印证。在美国,学术自由思想一直深受德国学术自由传统的影响,但在充分借鉴、吸收社会生活和制度中的共同主张的基础上,其学术自由思想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衍生出以终身教职为核心的学术自由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学之道"的合理性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之道"是指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所体现出来的理念及其文化内涵,它集中表征为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学问.然而,当前我国大学深陷技术中心下的工具主义与消费主义窠臼,大学职业化泛滥,生态位错位、缺位问题严峻,职业化主义明显,日益游离教育这一人类学本体论意义.应将"大学之用"与"大学之道"辩证结合,在价值与功利之间、在无用与有用之间,寻求创新自身又创新社会的契机,进而回归大学神圣化的学术本位.  相似文献   

10.
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的"从游式"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艺术专业如何在由科研、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等构成的多层次教育与研究体系中切实保障和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学术濡染为解决对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探究和创新为基础、"中鱼"为中介的"从游式"教学,即让学生跟从学长、研究生和教师,在优良的学术环境中游学、逐步培育研究兴趣与创新精神.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合理地利用研究型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使师生在游学中传递和探究知识,以此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几年来,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尝试性的 "从游式"教学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