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兴家 《教书育人》2001,(18):39-40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专业设置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育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偏死的弊端。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促进专业建设和发展,以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需要,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已迫在眉睫。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改革和专业建设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要与学校的办学规模相适应,要考虑专业现状和人才的社会需求。具体措施应从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以及教材建设,专业方向的完善和拓展,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及专业办学基础的加强等几方面入手。下面我们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就如何进行…  相似文献   

2.
专业综述能源动力类包括两个子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和核工程与核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大类专业,它同时还拥有热能工程、流体工程、低温与制冷工程、热动力工程、汽车工程、热能动力及控制工程等二级专业。它的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保护及环境保护。它的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核科学与技术。这两个专业都属于理工科类,高校录取时候主要看考生的物理和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3.
"热能转换与利用"课程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特色课程。对于学生掌握热能转换与利用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实际转换设备与转换系统的特点和设计计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要求,对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行了探讨,提出将热力系统分析作为教学的主要侧重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流体输配管网是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广泛涵盖了建筑管网和流体机械的设计原理等内容,理论深度大,抽象度高,学生难以掌握其核心知识。据此,在教学中引入流体虚拟仿真实训环节,以提高教学内容的动态化和可视化程度,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该课程在新工科建设中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统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教学基本是沿用20世纪5O年代原苏联的教学体系,优点是三部分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独立,易于分别纽织教学。但这种教学体系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一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人为分割不利于学科的完整性;二是教学内容重复较多。如果将《内燃机构造》《内燃机原理》《内燃机设计》三门课程合并,则可以有机协调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并有可能在基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现代汽车工业的最新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本文主要讲述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回顾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建设的基础上,总结了三十多年来的人才培养工作。文章提出,今后要继续以流体机械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为依托,结合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特别是以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设为突破口,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达到不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64学时本科课程"锅炉设备及运行"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进行了设计,并对各个知识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说明和讨论。所提出的"锅炉设备及运行"课程教学内容具有注重宽深结合、注重工程素养培养、注重前沿教学的特点,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锅炉原理"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1996年5月,原国家教委批准了《高等工程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工科本科专业目录的研究和修订”是该改革计划中41个教改项目中的一项。根据项目组的安排,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按照8个专业大类进行,机械、仪器仪表、热能核能和工程力学为其中一个大类(以下简称机械大类),由华中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北工学院和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有关教师组成研究小组,负责其研究与修订工作。目前,此项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一、国外高校机械类专业设置情况简介1.美国高等工程教…  相似文献   

9.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实验课程设置改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是整合暖通空调专业和燃气工程专业新设置的专业,原实验课程的内容已满足不了新专业的要求,文章对原实验课程的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新的实验课程设置方案,以力求满足新专业目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德州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创新实验教学体系为例,介绍了该专业在实验体系构建中,如何结合地方在新能源领域的行业特色和优势进行改革和实践,以及如何构建和完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突出工程性和应用型,可为相关院校、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专业设置关系到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教育计划、师资配备、招生范围、择业导向,也涉及学校的投资方向、长远规划、基地建设、配套设施等。专业设置是主管部门宏观指导、教育统计和信息处理的重要依据,与职业教育单位的软硬件建设、发展息息相关。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历来十分注意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问题。教育部曾于1957年、1963年、1981年和1992年先后几次组织修定并颁布中专专业目录。值此新《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颁布之际,研究新目录的实施问题十分必要。一、新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特点1新目录…  相似文献   

12.
能源动力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北电力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和完善为例,介绍了如何建设和完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可为相关院校、相关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新生工科专业是指由不同工程学科的交叉复合,或由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而产生的新的工科专业,新生工科专业建设是新工科建设中一项十分复杂的核心工作,对新工科中其它类型的学科专业建设,以及高等教育其它学科专业领域的新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作用。新生工科专业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形成、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与此同时,在新生工科专业建设时还需要重视科学研究对新生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本文以新生工科专业建设为主题,依次对上述六方面内容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院校开展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办学主要以行业作为背景,建筑类高校如何确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办学方向是该专业建设的重要问题.安徽建筑大学借助本专业的特点以2012年本科专业调整为契机和安徽省的电力发展优势,结合安徽省电力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了依托电力行业,以电厂热能为办学方向.对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在建筑类高校建设方向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相似文献   

15.
《工程热力学》和《传热学》是热能与动力工程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在热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从热工专业基础课课堂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外环节、实验教学等方面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招生考试通讯》2007,(7):68-68
初识庐山 能源动力类专业主要包括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两个专业。许多院校有不同的系、专业和专业方向,专业方向的不同决定了课程设置和就业去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尝试陈峥滢,陈仲培(中南工业大学)一、进行知识结构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工程流体力学》是热能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能量守恒与转换原理是其主要内容之一。由于流体不同于固体,公式形式也随之变化,内容繁杂,...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7,(90):39-40
动力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本领域各项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相应的测试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与要求。本文以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的教学实践改革为基础,探讨了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实验环节的实践与创新。以期提高相关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素养,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近年来我校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在理论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安排上所做的教学改革及成果,重点介绍了实践教学中实习环节的内容安排,以及目前在实习企业的选择、实习期间的教学方法及成绩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地质工程的观点自20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以来,颇受人们关注,得到了长足发展。地质工程作为我国普通高校的本科专业,已于1998年被列人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高等学校专业设置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专业目录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文件,对国家加强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和增强高校办学活力起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