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从小就爱听故事,妈妈经常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哄我。甚至睡觉,妈妈也一边拍我,一边讲故事,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妈妈给我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说从前有个小孩,叫孔融,他的妈妈拿来两只梨,一只大的,一只小的,孔融拿小的,却把大的让给哥哥。他的妈妈问他:“为什么拿小的?”他说:  相似文献   

2.
选择题:曾经有一大一小两个梨,摆在孔融兄弟俩面前。弟弟孔融抢先抓起小的梨,大的留给哥哥。问:孔融为什么让梨?1.当时孔融正好牙疼。2.大梨烂了。3.为了让哥哥替他完成家庭作业。4.炒作,为自己出名。5.大梨有毒。正确答案选:5原因如下:如果孔融牙疼不敢吃大梨,那么小梨就更不敢吃了。大笑星潘长江不就说过个儿矮的人是人中的精华吗?梨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人说牙疼不能吃梨,那么可以把小梨放进榨汁机里,榨成果汁。真是绝顶聪明!但那时根本就没有此项发明。因此,此说法不成立。至于说大梨烂了,那纯粹是抬杠。你想,哪位舔犊情深的家长会拿…  相似文献   

3.
孔融很喜礁吃梨,可面对父亲的朋友带来的一盘有大有小的梨时,孔融却拿了一个小梨.别人问他为什么拿一个小梨,孔融说:“大人吃大的,小人吃小的.”孔融的回答是他美好心灵的真实表白,是他合情合理谦让的表现。可是,有不少孩子的家长和幼儿园的教师,不善于从孩子的心理实际出发,往往对孩子进行为谦让而谦让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融四岁,能让梨",这件小事流传百世,小孔融被后人奉为小孩子学习的楷模.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孔融为什么不拿大梨拿小梨.其中可能另有缘由: 1.孔融是个天才--未来的文学家嘛,天才都不会在意日常小事,不要说是梨大梨小,就连是梨是苹果,还是萝卜、番茄,可能都不在意.  相似文献   

5.
    
小康今年快四岁了,妈妈给他讲的故事他都记得。象孔融让梨啊,小王戎知道路边李子没有人摘是因为李子苦啊……他都会讲给别的小朋友听。他还想跟孔融和王戎学呢! 有一天,妈妈买了许多梨,挑了个又大又甜的给了小康。小康想,孔融小时候把大梨子让给别人吃,我比孔融年纪还小,能把大梨让给奶奶吃,不是比孔融还好吗?想着想着,他拔腿就向奶奶房间奔去,把梨给了奶奶。奶奶接过梨,乐得哈哈直笑。过了几天,小康从幼儿园回到家里,看  相似文献   

6.
选择题:曾经有一大一小两个梨儿,摆在孔融兄弟俩面前。弟弟孔融抢先抓起小的梨儿,把大的留给哥哥。问:孔融为什么让梨?请选择:(1)当时孔融正好牙疼。(2)大梨烂了。(3)为了让哥哥替他完成家庭作业。(4)炒作,让自己出名。(5)大梨儿有毒。正确答案:(5)原因如下:如果孔融牙疼大梨不  相似文献   

7.
某日,听一位小学低年级老师教《孔融让梨》.这位老师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之后,连设三问,实录如下.老师问:"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和谁一块吃梨?"——"和哥哥一块吃梨."又问:"孔融拿了大梨还是小梨?"——"孔融拿了一个小梨."再问:"孔融为什么吃小梨?"——"因为孔融是弟弟."这样的设问,似乎天衣无缝,然而我敢说,她的这节课失败了.显然,"弟弟"不是"应该吃小梨"的理由.小学低年级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水平低,往往不能看出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各部分的联系,而常以事物的偶  相似文献   

8.
孔融很喜欢吃梨,可面对父亲的朋友带来的一盘有大有小的梨时,孔融却捡了一只小梨。别人问他为什么捡一只小梨,孔融说:“大人吃大的;小人吃小的。”孔融的回答是他美好心灵的真实表白,是他合情合理谦让的表现。 可是,有不少家长和老师,不善于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往往对孩子进行为谦让而谦让的教育。这不仅失去谦让的教育意义,而且会在孩子个性的心灵里埋下虚伪的种子。比如,学校分点心,老师表扬了吃碎饼干的孩子,于是先拿饼干的孩子纷纷拿碎饼干,有的孩子为能得到老师的表扬,甚至故意把饼干弄碎。 教育应该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不…  相似文献   

9.
有一则小幽默,说的是台湾某幼稚园老师给孩子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要大家回答孔融为什么让梨。孩子们的答案可以分为四类:1.梨烂了。2.孔融牙疼。3.这样好叫拿大梨的帮他做事。  相似文献   

10.
大梨和小梨     
我的女儿已两岁半了。为了启迪孩子智慧,培养好的品德,我便时常给女儿讲些童话,生活故事等,她常常听得入神。一则故事多讲几遍,她便能断断续续地复述。一次,我给她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后,我问她:“孔融为什么拿小梨,而不拿大梨?”她稚气地回答:“因为小梨削好了皮,大梨没有削好皮。”我听了又好气又好笑,真想批评她,但转念一想,她毕竟还只有两岁半,能这样回答也是动了脑筋的。于是我在以后几次复述这则故事时,就着重强调了孔融因为人小吃小梨,而把大梨让  相似文献   

11.
古时的蒙学范文,许多都已经为人们耳熟能详了.譬如《三字经》中写道:“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有学者这样解说:第一个故事说的是今属湖北省云梦市的黄香小弟弟,非常孝顺他的父母.他家条件不好,母亲在他9岁那年就去世了,父亲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十分辛苦.冬天的时候,他看到床上很冷,体谅到父亲干了一天活睡冷床不容易入睡,就先上床把被子睡暖和了,然后才招呼父亲睡下.夏天的时候,大家都热得睡不着,他先用扇子把枕头和床扇凉,使得父亲能睡得更好.总之,黄香故事就是孩童对待父母的榜样.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孔融小弟弟,与其兄弟间团结友爱的故事.据说,孔融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好,爹是山东省曲阜市警备司令,先祖是孔夫子.孔融这一辈是七个兄弟,有一天他父亲让七个兄弟按年龄从小到大挑梨子吃.小弟挑走了一个大的,他却拿了个最小的,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他爹问“那你弟弟更小啊”.孔融答“因为我是哥哥,所以我要让弟弟”.又总之,孔融故事,就是孩童在对待兄弟姊妹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今天给大家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爹,带我去梨园吧。去梨园?好主意!Let’s go!我先准备一下。这孩子,去梨园还准备什么。怎么带了个大筐呢?爹,咱们走吧。原来你说的是这个梨园呀。当然,您以为是哪个呢?是呀,小孩子怎么会喜欢听戏呢?哎呀,中毒了,肯定是梨上的农药没有洗干净。回家后……孩子们,快来看看弟弟吧。孔融,孔融怎么了?兄弟情深!梨真大呀,一定很甜。孔融吃梨中毒了,你们怎么就无动于衷呢?爹,我们知道该怎么办了。孺子可教。害得我们也受牵连。吃独食。不注意卫生。从此,吃梨时,孔融总是把大的分给长辈和兄弟。大家都说他是个懂事的好…  相似文献   

13.
“孔融让梨”体现了“礼让”的传统美德,因此这个成语故事流传甚广。此事本无争议。可是后来不讲“礼让”的人多了起来,他们开始怀疑孔融让梨的动机,甚至还展开了一次———一直以来,“孔融让梨”的故事情节都是这样的:孔融上有哥哥,下有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孔融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称赞他。据说最先对此事提出质疑的是一位水果商。他说:“孔融让梨是不假,但我觉得另有隐情。我征战水果市场四十年,尚不知道‘让’为何物,况他四岁小儿?”于是,他提出了———“孔融让梨”…  相似文献   

14.
(一)让梨邱成立有弟兄俩,是双胞胎。弟兄俩不但相貌长得像,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都特别爱吃梨。有一天吃过晚饭,母亲拿出来两个梨,一个大梨,一个小梨。弟兄俩嗷嗷叫着,就要扑过去抢那个大梨吃。母亲连忙拦住说:“你俩都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吧?”弟兄俩一齐点点头,母亲接着说:“人家孔融四岁就能让梨,你们俩今年都八岁了,也该学学孔融让梨吧?”弟兄俩又一次点点头。母亲先问哥哥:“你是哥哥,你先说,你想吃大梨还是小梨?”哥哥看了看桌子上那个黄澄澄的大梨,又看了看母亲和弟弟,说:“你让我说实话还是说瞎话?”母亲说:“当然说实话!”哥哥使劲…  相似文献   

15.
一天,老师告诉我们,学校要举办首届读书节活动.读书节?又是新鲜事!还要我们讲<三字经>故事,参加比赛,我们可感兴趣了.我讲什么故事呢?有许多故事我都喜欢,对了,还是讲<孔融让梨>吧.回到家,妈妈指导我,到了学校,老师指导我.我一边讲,一边配上动作.当我讲到"几个兄长都把大的梨选走",就特别地加上挑选的动作;讲到"孔融却在旁边拿了一只小梨",我就用手势做了一个小梨的动作;当讲到"哥哥们年龄比我大时",我把右手举过自己的头顶,手背朝上,手心朝下;讲到"我只是做弟弟的,年纪又这么小"这一句时,我又把手放到胸前,突出孔融真心谦让.老师说我悟性好,表情好,要我在比赛时好好发挥.  相似文献   

16.
孔融的故事     
《少年读者》2008,(9):42-43
孔融十岁时,父亲带着他去京城见见世面。这京城里有位姓李的大官很有学问,小孔融很想拜见这位大人,可是爸爸说他跟李府非亲非故,恐怕拜见不成。孔融想了想,对爸爸说:“我有个办法让李大人接见我。”  相似文献   

17.
7月7日,在齐鲁晚报上看张亚慧的一篇题为《孔融,你不应该让梨》的文章,个中观点,不敢苟同,又让人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张亚慧在文中阐述了孔融不应该让梨的理由:孔融选择了小梨是一种不诚实,不可爱的表现,是一种“小聪明”“小把戏”,而吃了大梨子的几个哥哥,势必会受到舆论的压力,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影响兄弟间的团结。文章还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孔融长大后,一定是个不会审时度势,精于管理的人。作古一千多年的孔融,长大后到底成为了一个怎么样的人,已经不需要我们预言了。据史料记载,孔融系孔子二十世孙,自幼接受正规、严格的儒家思想教育,不…  相似文献   

18.
孔融10岁时,父亲带他到京城去见世面。京城里有位姓李的大官很有学问,小孔融很想拜见一下这位大人。可是父亲说他跟李府非亲非故,恐怕拜见不成。孔融想了想,对父亲说:“我有个办法能让李大人接见我。”孔融到了李府门口,就让管家去向李大人通报,说自己是他的亲戚。于是,管家传话让孔融进大厅。孔融进了李府大厅,不慌不忙往前排的红木椅上一坐,由于人小,他坐在椅子上两脚都是悬空的。李大人朝孔融上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疑惑。他问:“小客官,你跟李家到底是什么亲呢?”小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孔家和李家可亲着哩。我家的老祖宗孔子,曾经向…  相似文献   

19.
这里有两个讲述分东西的小故事:故事一:“孔融让梨”讲述了小孔融主动将大梨让给其他小朋友,把小梨留给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闲暇中,我给孩子们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我讲到孔融准备分梨时停了下来,我想先听听小朋友们的想法。 “我要最大的!”“我想拿小的!”“奶奶说大的给宝宝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