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激光产生以来,人们已经利用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中的各种非线性光学效应(倍频、和频、差频等)成功地将激光的窗口扩大到深紫外、可见、红外、太赫兹等范围,并实现了宽带相干光源和超快脉冲激光.然而,要在单块非线性晶体中实现更高次谐波的产生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关卡,这是由于高次谐波实现的过程中涉及的非线性转换过程很多,而单块晶体所能提供的倒格矢很难同时对这些过程中的相位失配进行补偿.自非线性光学诞生五十年以来,还没有在单块晶体中获得过高效的高次谐波产生.  相似文献   

2.
人物简介: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物理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微结构功能材料研究,在铁电畴工程方面,发现了铌酸锂型铁电体电畴反转动力学规律,发展了图案极化技术,研制出不同功能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在微结构晶体功能研究方面,发展了非共线准相位匹配技术,并应用于光的非线性弹性散射、增强拉曼散射、非线性切仑科夫辐射和纠缠光研究等。在全固态激光器研究方面,将超晶格材料与全固态激光技术结合,研制了光学超晶格多波长激光器和可调谐激光器等。  相似文献   

3.
正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指输出波长在200 nm以下的固体激光器,与同步辐射和气体放电等非相干光源相比,具有光子能量高、光谱分辨率高、光子流强且密度大、可低重频至高重频及纳秒、皮秒和飞秒多种运转模式等特色。长期以来,深紫外波段一直缺乏这种实用化、精密化激光源,制约了深紫外波段科学仪器和前沿研究的发展。中科院研究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KBBF十余年,  相似文献   

4.
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DUV—DPL)是输出波长在200nm以短(DUV)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LD)泵浦的固体激光器(DPL)。中国科学院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究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激光技术以来,经过10余年的努力,在国际上首先生长出大尺寸KBBF晶体,  相似文献   

5.
《科学中国人》2009,(5):39-39
“陈创天的实验室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研制这种晶体的实验室。”《自然》杂志报道了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陈创天院士率领的团队发现了一种最新的光学晶体氟代硼镀酸钾(KBBF晶体)。KBBF能够缩短激光波长.装备该晶体的各种激光器能发出具有极窄频宽的紫外光波,可测量固体电子能级的分辨率达到360微电子伏特;并可用于建造超高分变率光电子能谱仪,以便对超导材料的电子特性进行前所未有的精确测量。此光源还可用于光刻技术等前沿科学和技术研究。在未来对微纳米加工、生物医学等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的科学家形容KBBF“这真是一块完美的晶体呀”。  相似文献   

6.
非线性光学材料是在激光问世以后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其品种繁多,涉及若干无机和有机晶体、块状和薄膜状的半导体以及液晶和聚合物等材料形态。单是无机非线性光学晶体就有上千种。非线性光学材料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特别是若干军事和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1):I0005-I0005
“十一五”期间,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陶绪堂教授课题组开展了几种在医疗、科技、国防等重大工程领域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人工晶体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在本次展览中参加了展示。参展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一、固体强激光器用大尺寸Nd:GGG(掺钕钆镓石榴石)激光晶体。经过多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光学晶体是重要的光电信息功能材料之一,是光电子技术特别是激光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高新技术和现代军事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杨洲教授正是此类材料  相似文献   

9.
杨洁 《科学中国人》2011,(21):80-80
10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正式对外公布,中国科学家利用独创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和深紫外棱镜耦合技术,已成功研制出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谱仪、深紫外激光发射电子显微镜等8台前沿仪器设备,居国际领先地位。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指输出波长在200nm以下的固体激光器,与同步辐射和气体放电光源等现有光源相比,具有高的光子流通量/密度,高的光子能量精度等优点。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0.
《大众科技》2009,(4):4-4
湖南大学纳米光子学小组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将半导体激光芯片调谐范围(指发光波长所能调节的范围)扩大,成功地演示出500纳米绿光直至700纳米红光,创造了新的半导体激光器调谐范围世界纪录。据介绍,此前半导体激光器调谐范围最长只能达到几十纳米。  相似文献   

11.
1960年首次研制成光量子振荡器——红宝石晶体激光器。35年以来,激光器已从令人惊奇的实验室仪器成为科学研究的强有力工具,并在技术和工艺上获得广泛应用。今天,激光不仅在量子电子学中,而且在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中接连不断地取得新的成果。众所周知,量子电子学已成为本世纪末科学和技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科研和工艺上获得了真正革命性的成就。激光器研制人员一贯注重获取尽可能短的激光脉冲和尽可能高的脉冲功率:脉冲时间越短,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人工晶体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非线性光学晶体领域的成果,已经跻身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全球激光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科学技术在不断向前迈进,对非线性光学晶体的质量、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以瞬态光学的理论与技术为方向,开展超短光脉冲产生、放大、压缩机理与技术研究和物质相互作用的快过程研究,开展瞬态光学技术测试设备研制及在科研生产中的推广应用。近期研究重点是:超短脉冲产生、放大、压缩、测量的新原理新技术,全固体激光技术及半导体激光和光纤激光技术;红外、紫外及X-Ray皮秒、飞秒测量技术,变象管技术,非线性技术,高速激光全息计量技术(PS,FS);光和物质相互作用快过程研究,光合作用机理,半导体材料及各种光功能材料的非线…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光子晶体光纤,在其包层和纤芯位置分别引入6个大空气孔和6个小空气孔,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该光纤的双折射、有效模面积、非线性系数和色散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当光纤包层孔间距为1.0μm时,在1.55μm波长处获得了2.60×10-2的高双折射,在x、y偏振方向分别获得了39.08 W-1·km-1和47.53 W-1·km-1的高非线性系数,且该光纤的零色散波长位于近红外波段。这种高非线性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在非线性光学、偏振控制和超连续谱产生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沈德忠(1940-),贵州贵阳人。人工晶体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德忠院士长期从事无机非金属功能晶体材料的探索、生长及应用研究,先后研究生长出铌酸钾(KN)、磷酸钛氧钾(KTP)等十多种晶体,成功地解决铌酸钾晶体生长过程中的赋色、开裂以及晶体应用过程中的定向、极化等一系列难题,研制出大尺寸高光学质量的单畴铌酸钾单晶,  相似文献   

16.
低温相偏硼酸钡(BBO)晶体的发现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即将形成的高技术产业——光电子工业自六十年代激光问世以来,由于激光束在方向性,相干性,单色性和高储能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点,以及能对激光束进行调频,调幅,调相,调偏作用的非线性光学晶体(包括电-光晶体)和光折变晶体的相应发展,已使激光技术在工业,农业,军事,医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些年来更趋活跃,往往在实验室取得成果后的一二年内就能迅速形成产业,转化周  相似文献   

17.
<正>物理所国际合作实现中红外波段高平均功率近周期飞秒激光脉冲中科院物理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魏志义研究组一直致力于超快激光的研究,最近该研究组进一步与德国及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合作,利用100 MHz重复频率的高平均功率薄片飞秒Yb:YAG激光作为驱动激光、LGS作为非线性差频晶体,成功产生了平均功率0.1 W、脉冲宽度66 fs、波长覆盖6.8—16.4μm波段的中红外飞秒激光,第一次从该波段得到了高平均功率、高重复频率的相干辐射。该结果不仅比目前这一波段最新光学频率梳的单个梳齿平均功率高2—3个量级,而且在11.5μm波长  相似文献   

18.
太赫兹波及其产生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太赫兹波的主要特征、太赫兹辐射产生的各种方法及其探测方法,重点介绍了产生THz辐射的光学方法和电子学方法。光学方法包括远红外光泵浦、利用超短激光脉冲产生THz辐射以及利用非线性频率变换过程产生THz辐射;电子学方法包括THz量子级连激光器、利用自由电子的THz辐射源、基于高能加速器的THz辐射源和电子学振荡器频率转换。  相似文献   

19.
<正> 人工晶体作为一门科学,它包括材料制备科学、晶体生长机理、新晶体材料的探索和晶体的表征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材料科学、凝聚态物理和固体化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中国现代人工晶体的研发起步较晚,20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有较大的发展。目前,主要依靠自己的技术,几乎所有重要的人工晶体都已成功地生长出来,许多晶体的尺寸和质量达到了较高水平,享誉国际市场,如,偏硼酸钡(BBO),三硼酸锂(LBO),锗酸铋(BGO),磷酸钛氧钾(KTP)等,其中BBO和LBO都是由我国首先研制出来的,用下降法大规模生长BGO,用助熔剂法批量稳定生长KTP的技术也是由我国首先  相似文献   

20.
本系统由Nd:YAG二、三倍频激光泵浦有机染料,在可见区获得调谐激光输出,继而再利用喇曼移频技术扩展波段,如图所示。为了使Nd:YAG的输出同时具有高的功率密度和良好的光束质量,以便有效的产生各次谐波,采用衍射限输出的虚共焦非稳腔作为本振级,只需加一级放大,即达到基频800mj,二倍频350mj(最大450mj),三倍频150mj(最大190mj)的输出。整个系统简单,尺寸缩小,稳定性、可靠性增加。对于高重复率工作的非稳腔激光器,首先要合理选取腔长、输出耦合度、激光晶体棒直径、腔镜曲率半径等参数,还必须考虑工作物质的热效应,这对保证高质量的输出光束和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二倍晶体采用KD*P(Ⅱ型)和β-BaB_2O_4(Ⅰ型)。KD*P的抗激光损伤阈值高,光学质量好;β-BaB_2O_4是一种新型的非线性晶体,其非线性系数高,不潮解,在相位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