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反腐倡廉一直是网络热点事件,并能引发强烈的网络舆情波动。对原型的征用能加强舆论的引导力,在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中权力原型的释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权力原型的基本模式"权力失灵—质疑权力—杀死权力—复活权力"来分析反腐倡廉网络舆情,发现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由"权力失灵"触发,而不是由官员腐败触发;权力原型被唤醒后模式就开始运转,不会轻易停止,所以官方的辟谣和澄清往往收效甚微;权力原型模式的行为主体和表现形式可以变化,但基本结构不会改变;官方要进行舆论引导不应打破或中断权力原型模式,而应避免"权力失灵"事件的发生,或是转移权力原型模式中的主体和具体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王又锋 《青年记者》2008,(10):17-18
民间舆论场VS官方舆论场 互联网促生的草根新闻,虽然是新生事物,但笔者认为,它与传统新闻的关系其实是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在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因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自古至今始终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官方极力营造(主要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场,可以称之为官方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口头舆论场,可以称之为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3.
王又锋 《青年记者》2008,(15):17-18
民间舆论场VS官方舆论场 互联网促生的草根新闻,虽然是新生事物,但笔者认为,它与传统新闻的关系其实是民间舆论场与官方舆论场在互联网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因为,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自古至今始终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官方极力营造(主要通过新闻媒体)的舆论场,可以称之为官方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街谈巷议的口头舆论场,可以称之为民间舆论场.  相似文献   

4.
刘进 《湖北档案》1998,(1):43-44
仲裁档案是仲裁机关在各类仲裁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仲裁档案同其他档案一样,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仲裁机关要做好仲裁档案管理工作,首先必须了解其形成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地分类.这是进行仲裁档案管理的前提条件,也是仲裁机关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代媒介环境是指以报纸、电视为载体,以官方新闻、民生新闻为核心的传统媒体,向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的进化和共生。这一环境为各种社会行为提供了大背景,包括媒介本身在舆论监督中的权力制约与权力实现,以及监督主体与监督客体的权力博弈。"主体(权力行使)→客体(权力指向)→效果(权力作用)"是一种立体分析路径,通过这一路径,可以观察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舆论监督权力嬗变的多元视角,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实现舆论效率、权力平衡与监督规范的方法,建构理性化"媒介分权"的权力格局。  相似文献   

6.
传媒视点     
官方话语体系应是“仆人”的口气
  社会沟通不畅,一个直接的表现是“官方”与“民间”在话语上“各说各话”。官方话语体系,是国家权力结构的公共政策传达、权威信息发布,它具备鲜明的政治目的性和严谨的规范性。而民间话语体系,是长期积聚的各种民间思潮的舆论表达。弥合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形成社会舆论合力,才能培育和保持整个社会对政治稳定的“忠诚度”。在这种努力中,官方话语首先要放下身架。  相似文献   

7.
传媒的舆论导向,是传媒所传播、所宣传的内容及其褒贬臧否的态度,对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是非观念等等所进行的舆论引导。而传媒的社会导向,则是指传媒本身的形象及行为作派对社会的“示范”效应。传媒特别是官方传媒(在我国,传媒大都是官方的),几乎代表着官方的形象和权威性。由于其代表一级党和政府或社会团体的机关向社会宣传和解释大政方  相似文献   

8.
邴正 《中国记者》2013,(1):47-48
这是一个多媒体的时代,也是一个多元舆论场交叉互动的时代。在协调官方和民间两个舆论场关系时,一定要重视官方舆论场内部各不同舆论场之间、民间舆论场内部各不同舆论场之间、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之间多边互动的复杂关系。要学会面对多元舆论场的分化与整合的工作。争取有合有分的多样化舆论引导策略,才能把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与网络舆论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崛起的网络舆论 近年来,网络舆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重大革新,也对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人们凭常识就可以看出,无论是运营资金、营业资质还是官方背景,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的传播能力都不在一个层次,主流媒体拥有一系列决定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舆论诸种功能中,监督功能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新闻批评转化而来的新闻舆论监督,就是利用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特别是权力机构的社会行为所实施的评定、约束。舆论监督不论是对于新闻媒介本身还是对于社会而言,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说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新闻舆论对权力运行所施行的监督、制约主要表现在:监督、抑制权力机构可能出现的腐败行为;防止政府官员、公职员以权谋私;保证权力决策的民主化;参与决策形成过程,使决策能充分反映、汇聚社会各方面的意见,通过新闻媒介的舆论反馈检验决策是否正…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一些同志提出设立新闻仲裁委员会的建议,徐寿松同志《化干戈 为玉帛──对建立新闻仲裁委员会的理论探讨》一文(载《新闻记者》2000年第6期),就代表了这些同志的观点。不过,我认为建立新闻仲裁委员会似乎缺乏法律依据,其可行性值得商榷。我倒觉得,与其设立新闻仲裁委员会,不如设立新闻律师事务所于法有据,并且实用。 新闻侵权纠纷是否符合仲裁范围? 所谓仲裁,是指将争议交付第三者居中裁决以解决争议的一种方法。仲裁方式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从法律地位上看,仲裁是独立于任何机关的,既不代表任何一方的利益,也不…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公共权力,还是个人权利,其"天性"都不是公开。个人权利,有隐私的性质和要求;公共权力的公开,不仅不易,而且很难。但是,政府机关权力的来源要求政府信息公开。既然政府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归属于人民、受人民支配,人民是对政府机关授权,不是政府机关与人民分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国际舆论的一致性主要通过顺从和认同两种方式建构而成,每一种国际舆论都是顺从舆论和认同舆论的综合体,只是在不同时空条件下,某一类舆论会表现得更为突出,主导着国际舆论态势的整体特征和发展趋势."巧权力"可以理解为某一行为体针对不同的情势境遇,将硬软权力资源(实力)通过一定途径合理组合搭配,有效转化为强制力和同化力,从而实现行为体的目标.本文将从巧权力内涵的两个维度软硬结合和软硬转化人手,论述国际舆论建构中的巧权力逻辑,探讨通过巧权力将顺从舆论和认同舆论巧妙结合和转化的有效途径,实现建构良好国际舆论态势,优化和谐国际舆论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任务,使党的执政能力经受着全方位的考验。高度重视舆论工作并且不断提高舆论工作的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这一命题包括如下重要内涵:确保官方舆论在社会公众中的较高的心理认同度,通过新闻舆论正确和有效地引导公众舆论,新闻传媒成为传播官方舆论、反映公众舆论和实现官方舆论与公众舆论交融的平台。本文将着重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框架理论分析和内容分析法对延安城管打人事件中的官方舆论空间和民间舆论空间进行框架使用对比分析。同时对以网民言论为主的民间舆论空间进一步进行主题内容剖析,旨在揭示民间舆论空间对官方舆论空间的“舆论倒逼”。  相似文献   

16.
网络为大众提供了表达的渠道,然而在网络表达中存在着大量的非理性表达的现象。康德把理性划分为认知理性与实践理性。网络舆论非理性表达实质上是网民的非理性实践。网络舆论主体结构失衡引起的认知障碍和洞穴是形成非理性认知,进而导致非理性表达的重要原因。平衡的主体结构是网络舆论理性表达的重要机制,主要包括官方舆论、精英舆论与民间舆论多元主体平衡参与;官方信息、精英信息与民间信息多元共振;官方话语、精英话语与民间话语的互构。  相似文献   

17.
宋飞 《档案管理》2016,(3):23-26
"共性权力"是指各级行政部门均拥有的行政权力.目前,多数档案行政机关未将共性权力列入权力清单,且权力类型划分标准不一、对拥有哪些共性权力认识不一、权力依据多为国家法律法规、权力依据缺失或过于笼统.共性行政权力对于档案行政机关的意义有于:"共性权力"是档案行政机关存在之基础,是档案行政机关权力的组成部分,是档案行政机关的当行之权,也是档案行政机关的当负之责.  相似文献   

18.
陈晓哲 《新闻传播》2004,(10):72-72
舆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与其他的监督形式相比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给不法者造成一种舆论压力,促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和严格执法,有效地扼制腐败、防止权力的滥用。例如,1999  相似文献   

19.
新闻舆论机关如果不播发、刊载大量的新闻,也就失去了它的新闻特征。因此,不管是国内或国外的新闻舆论机关,都把制作、发布新闻,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诚然,新闻报道的形式有多种,但其他一些报道形  相似文献   

20.
舆论动力学视野中的美国权力引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舆论动力学以揭示舆论的生成与演变的内外动因为旨归,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视阈:其一,研究影响舆论生成与演变的个体因素和个体状态;其二,研究影响舆论生成与演变的外部因素,如社会交往环境、意识环境和公众总体环境等.本文在界定舆论动力的概念及研究视阈的基础上,论证了美国权力精英通过定义和解释外部事件、制造新闻和舆论修辞等策略,实现了权力对舆论中的个体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双重潜在支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