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Pan/Ben(聚苯胺/膨润土)修饰电极对Fe(bpy)23+(铁联吡啶)电活性的影响,发现修饰电极中Pan含量越大,Fe(bpy)23+的电响应相应地增大.膜厚度与其峰电流值无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Pan/Ben(聚苯胺 /膨润土 )修饰电极对Fe(bpy) 2 3 (铁联吡啶 )电活性的影响 ,发现修饰电极中Pan含量越大 ,Fe(bpy) 2 3 的电响应相应地增大 .扭厚度与其峰电流值无关  相似文献   

3.
以苯胺为单体,采用水-三氯甲烷-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乳液体系,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PANI-DBSA。考察了功能掺杂酸、氧化剂、反应时间等聚合条件对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了不同反应条件下聚苯胺的结构及掺杂状态的变化,确定了制备可溶性聚苯胺的最佳反应条件。由此方法制得的PANI-DBSA薄膜的电导率可达到10μs/cm,而且可溶于三氯甲烷等普通的有机溶剂中。  相似文献   

4.
在聚苯胺复合膜的制备过程中以成膜剂聚乙烯醇(PVA),掺杂剂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及氧化剂过硫酸铵(APS).在非有机溶剂的两相体系中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电致变色的聚苯胺PAn/PVA乳液.并以玻片为载体,采用提拉法制备了(PAn)/PVA复合膜.研究了PVA含量、苯胺(An)与DBSA的量比、过硫酸铵(APS)与An的量比及反应温度对膜的电致变色性、导电性的影响.并用循环伏安法对其电化学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w(PVA)=4.3%,n(DBSA)∶n(An)∶n(APs)=1.25∶1∶0.42、反应温度为25℃时,所制得的PAn/PVA复合膜具有良好电致变色性和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5.
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mol.L~(-1)硫酸作为介质,扫描速度为100mV.S~(-1),扫描电位为-0.2~0.8V,用循环伏安法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Aniline)的电化学聚合,借助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对制得的Nano—TiO_2/聚苯胺(Nano—TiO_2/PANI)复合膜进行了表征,并利用其对苯酚降解进行光化学催化,结果表明:Nano-TiO_2/PANI复合膜对苯酚的降解有较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不同种类有机子质子酸作为掺杂酸和聚合反应体系,通过化学氧化法合成导电性较好的掺杂态聚苯胺。通过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并确定掺杂态导电聚苯胺。利用质子酸PAMPS、氧化剂过硫酸铵(APS)和单体苯胺(An)制备出掺杂态聚苯胺及本征态聚苯胺。通过数字式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测定电导率。通过不同质子酸掺杂聚苯胺的电导率的对比确定了PAMPS为最佳掺杂酸。本论文研究的导电聚苯胺的电导率可以达到2.04s/cm。  相似文献   

7.
使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合成高氯酸掺杂的聚苯胺,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光谱(UV)、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掺杂态和本征态聚苯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聚苯胺对Cr(VI)的吸附性能,考察了聚苯胺中掺杂酸浓度、聚苯胺用量、Cr(VI)溶液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时间以及溶液的p H值等因素与吸附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掺杂酸与苯胺(An)的摩尔比为1∶1时得到的聚苯胺对Cr(VI)的吸附容量最大;室温下,当聚苯胺含量为0.1 g,Cr(VI)初始浓度为200 mg/L,溶液p H值为2,吸附时间60 min时,聚苯胺对Cr(VI)的吸附容量达到189.06 mg/g,吸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合成了聚苯胺,探讨了合成条件对聚苯胺产率及溶解率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对聚苯胺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聚苯胺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氧化剂与苯胺的投料比为1∶1.5,掺杂酸浓度为0.04 mol/L,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6小时,掺杂对聚苯胺溶解率影响很大,磺基水杨酸掺杂聚苯胺在N-甲基吡咯烷酮中的溶解性最好,为24.7%。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以植酸作为掺杂酸,使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制备了植酸掺杂的聚苯胺电极材料。聚苯胺呈纳米棒状。结果表明,制得的聚苯胺比电容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可以达到480F/g。1000次循环后,比电容剩余为初始值的78%。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镍铁氧体,考察煅烧温度对粉体性能的影响,并以苯胺为单体超声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质量含量的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吸波材料。实验结果表明干凝胶在500℃下煅烧能形成均匀纯净的尖晶石型Ni Fe2O4;红外光谱显示金属一氧离子(M-O)键的特征吸收峰随煅烧温度的增加有蓝移倾向。镍铁氧体/聚苯胺复合粉体的红外光谱测试发现其中N原子与Fe原子形成配位键的电子效应使聚苯胺各个吸收峰都发生红移,当镍铁氧体的质量含量为15%时,红移最大,复合材料最均匀。  相似文献   

11.
12.
潘恭寿小传     
潘恭寿善山水花卉,中年皈佛后多作仙佛像.被后世视为丹徒派的前期代表人物.其画多有王文治题跋,世尤重之,称为“潘画王题”.两人珠联璧合的合作被视为画坛雅事,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潘恭寿小传     
王义 《衡水师专学报》2012,(2):75-75,128
潘恭寿善山水花卉,中年皈佛后多作仙佛像。被后世视为丹徒派的前期代表人物。其画多有王文治题跋,世尤重之,称为"潘画王题"。两人珠联璧合的合作被视为画坛雅事,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潘天寿是一个修养全面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论等各方面都有非常精深的造诣和研究。尤其是在指墨画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对指墨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潘天寿还提倡中西艺术结合,但必须以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语言形式为前提,极力主张"中西方绘画拉开距离",这充分显示了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坚持和独到的见解。因此,他的绘画艺术被后人所继承和发扬,并为中国当代绘画史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5.
潘德舆年谱     
章以《先府君引略》为基础,结合相关史料,详细地勾画了清代诗人潘德舆平生的主要行迹、交游与创作状况。  相似文献   

16.
潘重规年表     
小引:我在四川大学读中文系时(1943年秋至1947年夏),曾选修潘重规先生主讲的毛诗、文心雕龙。川大中文系学生集资翻印黄侃《文心雕龙札记》,起因于潘先生板书特多“黄先生日”。兹为探求潘先生的治学历程,特就所知(包括网上材料),作《潘重规年表》。此亦学生纪念老师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18.
晚明文人结社之风盛行,士人以文会友、诗酒酬唱,形成了一种时代风气和社会潮流.考证潘之恒在各地的结社活动,可以了解晚明文人的生活风貌、精神状态以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潘金莲与西门庆是中国16世纪市阶民层中涌现出来的新异人物,都有极强烈的物欲、情欲、权势欲、有相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但二人活动范围不同,表现形态不同,结局也不同,男尊女稗仍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潘岳人品论     
潘岳人品构成具有多重性和变动性,既有“必立功立事”、佐君定邦的理想,也不乏关注民生的真情;既未坠“正道直言”的公心,亦难免依附权贵的俗行和沦为帮凶的污点;在宦海沉浮的痛苦中,萌生过隐逸山林的高情,却又不甘于“人未尽才”的勇退的人品构成及其特点。潘岳的诗赋,也恰成为其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向人们展示了他复杂人品中美好的一面。因此,不赞同根本否定潘岳人品和为潘岳人品全面翻案的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