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针对驾驶员疲劳驾驶车辆易致重大交通事故,设计了基于驾驶员面部特征疲劳检测系统。在ZYNQ平台下,利用OV5640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在PL端进行图像处理,在PS端的ARM中显示图像。OpenCV调用训练的人脸分类器进行人脸检测,通过分类器得到人脸图像,再由三庭五眼的特征分割出眼睛和嘴巴区域,后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图像阈值化处理和膨胀得到眼睛和嘴巴的大致轮廓。通过对分割后的眼睛和嘴巴的外接矩形的宽长比进行计算,结合PERCLOS算法、眨眼及打哈欠频率快速侦察驾驶员是否出现疲劳。在实验室模拟驾驶环境进行测试,该系统能实时准确检测到驾驶员面部疲劳状态。  相似文献   

2.
疲劳驾驶是车祸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现有面部疲劳检测模型存在对车内光照与面部遮挡敏感,系统疲劳检测准确低、泛化力弱,提出一种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旨在对驾驶员面部多特征进行疲劳检测,提升网络泛化性与准确度。通过MTCNN定位人脸和人脸关键点,剪裁具有面部疲劳特征的图像,输入ResNet-50网络进行空间特征提取人脸局部疲劳水平,将疲劳水平串联输入Bi-LSTM网络进行时间特征提取,通过自适应特征融合算法对时间特征进行特征融合,通过分类器对整个视频进行疲劳分类。结果表明,该算法在YawDD疲劳检测准确率91.38%,在NTHU-DDD准确率达到89.36%;与主流的疲劳检测算法相比较,该方法准确度更高泛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3.
针对眼睛检测在多姿态人脸中稳定性较好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肤色检测与AdaBoost人眼检测的多姿态人脸检测算法。首先,利用肤色模型快速排除大部分非肤色区域,然后在肤色区域使用单眼分类器检测眼睛,接着对检测到的单眼矩形进行配对以及角度矫正,最后进入双眼分类器作进一步验证,验证通过则利用统计数据实现人脸定位。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对于多姿态人脸的检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魏佳 《教育技术导刊》2012,11(11):127-128
提出了基于肤色建模和眼睛亮度检测的方法对彩色图像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在检测前,先对图像进行光线补偿,再通过肤色模型获得可能的脸部区域,最后根据眼睛在人脸固有位置亮度检测人眼,最终确定人脸区域。通过实验测试说明,该方法对人脸的检测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给出一种基于眼睛特征图的眼睛定位方渚。首先通过肤色检测得到人脸区域,然后在限定的人脸区域内建立眼睛色度图,并利用眼睛在人脸区域内的几何分布对眼睛区域进行局部的光线补偿,突出眼睛的色度信息,得到眼睛的二值图像,最终利用灰度投影算法定位眼睛。  相似文献   

6.
针对人脸检测中的非线性和降维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人脸检测方法。首先基于人脸的肤色和几何特征.通过局部自适应门限方法提取图象边缘,用几何规则和颜色特征筛选出候选眼睛块。然后采用改进的四边界sobel算子对眼睛精确定位。最后使用训练好的支撑向量机来验证。该方法可以实现多尺度多角度的彩色图像中的正面人脸检测,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简单、快速的实时视频人脸对象跟踪算法.在使用肤色检测算法进行人脸区域定位的基础上,采用差分运动估计,确定最大的搜索区域,在此区域使用两个正交的边缘梯度跟踪模型和内部肤色像素统计直方图跟踪模型跟踪人脸.本算法较好地解决了跟踪的连续性、实时性和精确度间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对人脸进行实时跟踪,具有一定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图像分析领域,对图像中人脸的检测和处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许多地方被应用.如人脸的识别,人脸的分析,眼睛的检测,凝视的追踪等.经过对人脸肤色在RGB和HSV颜色空间中的分布情况的研究,提出一种利用R/G值来检测人脸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系统以Raspberry Pi 3B+为核心处理器,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进行人脸检测,进而在一定角度内控制风扇的关停和自动跟踪.Raspberry Pi与ESP8266微控制器配合,利用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温度和湿度,自动调节风扇的转速.同时对摄像头进行远程控制,最终实现智能风扇系统的设计.经过测试,人脸检测准确度较高,能够很好地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针对疲劳驾驶预警系统中人脸检测准确率低、误检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肤色与 Haar-like 扩展集的驾驶员人脸检测算法。首先根据驾驶员人脸肤色在 YCbCr色彩空间的聚类性、脸部特征及驾驶环境,筛选人脸肤色作为候选区|然后在传统基于 Haar-like 特征的 AdaBoost 算法中,加入两组新的符合人脸特征分布的Haar-like 特征进行驾驶员人脸检测。以 MIT 人脸库和拍摄的驾驶员人脸图像作为训练与检测样本,与传统AdaBoost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正面人脸和侧面人脸(倾斜角度小于 45°)检测准确率分别提高 1.25%和 5.00%,误检率降低 2.81%和 4.50%,人脸检测准确率得到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内容的索引图片根据原图片的感兴趣区域对原图进行索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索引图片由于直接缩放而造成的模糊不可辨别以及失真变形等问题。采用基于内容的索引图片能大大提高检索和浏览图片信息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研究的基于内容的索引图片自动生成算法,主要是以人脸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首先采用基于肤色信息和几何信息的人脸检测算法,定位出感兴趣区域;然后按比例裁剪出已检测出的人脸区域,并使用插值缩放生成基于内容的索引图片。  相似文献   

12.
A color based system using multiple templates wa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for detecting human faces in color images. The algorithm consists of three image processing steps. The first step is human skin color statistics. Then it separates skin regions from non-skin regions. After that, it locates the frontal human face(s) within the skin regions. In the first step, 250 skin samples from persons of different ethnicitie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lor distribution of human skin in chromatic color space in order to get a chroma chart showing likelihoods of skin colors. This chroma chart is used to generate, from the original color image, a gray scale image whose gray value at a pixel shows its likelihood of representing the skin. The algorithm uses an adaptive thresholding process to achieve the optimal threshold value for dividing the gray scale image into separate skin regions from non skin regions. Finally, multiple face templates match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if a given skin region represents a frontal human face or not. Test of the system with more than 400 color images showed that the resulting detection rate was 83%, which is better than most color-based face detection systems. The average speed for face detection is 0.8 second/image (400×300 pixels) on a Pentium 3 (800 MHz) PC. Project (No. 60203013)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3.
利用对称差分、肤色模型和几何特征相结合可以快速实现视频图像中的人脸检测,具体做法是:先利用图像对称差分方法得到运动区域,再用肤色检测方法在运动区域中得到人脸候选区域,最后通过检测眼睛位置,利用人脸几何特征精确定位人脸.此方法提高了检测速度,降低了误检率,可以应用在视频监控等实时系统中.  相似文献   

14.
神经网络具有自学习、记忆、计算以及智能处理等能力,本文应用前向型神经网络做分类器,并阐明了神经网络的分类方法和人脸检测过程,以及结合人体肤色模型实现了在不同环境、不同姿态、不同肤色、不同表情等复杂环境下的人脸检测,同时通过对静态检测的扩展实现了实时的人脸检测.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有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基于Adaboost的人脸检测算法因其快速和可接受的检测率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Viola-Jones学习算法需要对级联分类器的每一个特征反复训练弱分类器显得非常缓慢。本文给出了一种新的级联检测器节点分类设计方法,首先将每个节点所有弱分类器的训练移到循环外,然后选择使强分类器有最小错误率的特征集代替选择单个最小加权误差的特征生成强分类器。实践表明该训练速度快于Viola-Jones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种新的机车视频安全监控系统,实现了对该系统的总体和车载终端的设计,对关键位置语音提示和疲劳检测功能设计进行了重点介绍.该系统在以往语音提示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疲劳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铁路信号工快速定位故障、判明原因并修复故障的能力,设计研发了一套新型ZPW-2000轨道电路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通过RS-232串口和相关通讯协议完成PC机与单片机的通信,基于单片机控制电子继电器来实现电路的通断,进而模拟故障现象。实验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ZPW-2000轨道电路故障模拟的集中控制和集中显示,能极大地提高故障设置以及检测修复的效率,而且可以使用户快速地掌握电路故障点的定位与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刀具轮廓检测仪的设计中,完成了用微机显示器直接动态跟踪显示物体轮廓图像的方法.给出了实现该方法的硬件、软件原理,同时对轮廓点的提取、空间位置的标定以及动态图像的稳定技术进行了论述.该方法为传统的视觉测量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简化了刀具检测仪的机械结构设计,方便了系统软件的编制,实现了测量与显示同时进行,为仪器的实用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CCD皮革检测系统成像视场小,以及传统皮革缺陷检测方法主要对皮革局部区域进行检测,应用在整张皮革缺陷检测上还需进行图像拼接等问题,提出一种高清整张皮革表面缺陷自动检测方法。首先根据高清整皮一次成像系统获取的整张皮革(整皮)图像特点,提出基于饱和度的整张皮革有效区域提取方法提取皮革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然后,为了在整皮图像ROI区域内一次对多种不同类型缺陷进行检测与定位,提出基于增强缺陷边缘的算法对皮革表面缺陷进行自动检测与定位。与传统皮革局部区域缺陷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直接对整皮图像进行检测,无须再应用图像拼接算法得到最终结果,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光照不均的影响,因此可以快速、准确地自动检测与定位整张皮革缺陷。  相似文献   

20.
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检测识别驾驶疲劳状态,根据人的眼动行为存在随机性及模糊性特点,采用不确定性的云模型对眼动特征进行数据处理,构建二维多规则推理生成器检测驾驶员疲劳状况,以此疲劳检测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安卓的疲劳预警系统。系统通过手机摄像头实时采集驾驶员面部数据,通过人脸人眼定位后,计算出 per-clos 和眨眼时间均值。将数据输入疲劳检测模块,一旦检测到驾驶员疲劳,系统即进行文字和语音提醒。该系统成本较低,实时性较好,在模拟驾驶环境下检测率可达到 73.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