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育》2014,(35)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学校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学习也是一个人成才的必由之路。春秋时期著名乐师师旷曾劝学晋平公:"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过"非学无以广  相似文献   

2.
微语     
正因为陶行知非常注重"生活教育",所以他的眼光总是往生活的根基上看,然后让自己的文字一如生活本身——顺生活之需要而自然挥洒,便有篇幅之短长;随生活之场合而开口动笔,便有文体之多变;依生活之脉络而观察、思考,便有材料之活水;据生活之俗尚而演说、作文,便有语言之本色。一言以蔽之,陶行知的文字,来自生活,是为他的"生活教育"服务的。  相似文献   

3.
《司服》栽:公之服,自衮冕而下如王之服;侯伯之服,自鸶冕而下如公之服;子男之服,自毳冕而下如侯伯之服:孤之服,自希冕而下如子男之服;卿、大夫之服,自玄冕而下如孤之服。  相似文献   

4.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优质的环境不仅能美化校园,且有隐性教育作用,孩子会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周颖 《教师博览》2008,(1):34-35
听肖川老师讲课就如读肖川老师的教育随笔一样,你会听出一种情怀、一种胸襟、一种格局,你会因此而被感动。肖川老师的课如诗歌般美丽,其优美与典雅,会使你有如沐春风之感;又如茗茶之清香,其芬芳与浓郁,又会让你久久回昧不已;还如禅宗之睿智,于“当头棒喝”之下令你顿然悟“道”。  相似文献   

6.
儒家的仁爱教育和诺丁斯的关怀教育在精神实质和教育理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如都把情感作为道德的基础,重视情感教育;均视家庭教育为教育的起点.但两者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如仁爱作为个体美德与关怀作为关系美德之不同;重责任教育与重权利教育之不同;培养男性为主的君子与培养两性平等的关怀者之不同.仁爱教育与关怀教育之比较,不仅有利于解释仁爱教育的现代化内涵,而且也能充实关怀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7.
一、乡村小学生产教育的先决问题举办某种事业,必使某一种环境内,充满此种事业之浓厚空气,影响所及,当发生实际效益。以最低限度言;如农学院办理有年,而所在地之县或乡,农事毫未改进,生产毫未增加;师范学校办理有年,而所在地之一县或区,小学毫无进步,教育仍未普及,此皆系误以手段为目的之流弊,或未能充分运用环境所致。如斯结果,办理机关,应当向自己检讨!乡村小学生产教育施  相似文献   

8.
我国《管子·权修篇》在2000多年前提出了朴素的教育经济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管子·权修篇》摘录管子的这一论点,从治国安邦这一重大利益着眼,不仅充分揭示了教育培育人才的重大政治意义,而且肯定了教育树人的巨大经济作用。它将教育树人的价值与种谷、树木做比较,形象而深刻地指出:教育树人,不像种谷、树木那样只是有一年、十年短期效益的小计,而是具有"一树百获",能够长期获得…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 《教育》2014,(7):75-75
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敝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如佛教之一派,及希腊罗马之斯多噶派,抑压人之感情而使其能力专发达于意志之方面;又如近世斯宾塞尔之专重智育,虽非不切中一时之利弊,皆非完全之教育也。完全之教育,不可不备此三者,今试言其大略。  相似文献   

10.
周芳 《现代语文》2006,(12):12-13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对教育作过前瞻性的论述:“教育,养成人格事业也,如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与人类也。”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如水——对教育自然之道的认识与理解。水乃自然之物,水有八德:奔流不息,进取之德;哺育万物,奉献之德;水滴石穿,柔韧之德;一碗水端平,公正之德;源头活水,创新之德;甘心处下,谦虚之德;流水不腐,清廉之德;以水为净,包容之德。"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及,深  相似文献   

12.
三学: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他校阅群书,知识非常渊博。对于读书,他说:“少而好学,如日中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相似文献   

13.
"虎妈"现象透视中西当代教育理念的确差异很大,如一个重由外到内的后天教育,培养整齐划一、统一思想的集体主义成员;另一个则重由内到外的引导或启蒙,顺人之先天特性,主张人的自由发展和人格独立的宽松式教育等。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去厘清教育理念差异背后的当代中国人性的特征:如重人之社会性,轻人之与生俱来的抽象本质;确信人之可塑性,忽视人之先天特性和不可塑性;强调人是集体中的一员,忽略其自由个性的一面等。  相似文献   

14.
创新教育的求势就是要通过顺应时势,努力造势,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和教育实践如高山之巅的园石,居于教育改革之巅,不动则已,动则势不可挡。创新教育的求势发展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从宏观上,应当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势;从中观上,应当求创新型大学建设之势;从微观上,应当求教学改革之势。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功绩     
张伟江 《上海教育》2013,(15):52-57
教育犹如奔腾的长河,前浪不止见后浪,奔腾向前;教育犹如无际的大海,宽阔无垠而深邃,厚积薄发;教育又如连绵的山脉,高峰之外是峻岭,层层攀升……上海的高等教育承先人之传,又在近百年间发展、提升。如今,一个崭新的、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已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相似文献   

16.
女子与男子平等。女子教育亦與男子教育平等。國貨之生產,國貨之銷費,女子與男子亦同有其責任与機會。故女子教育對於國貨之關係亦与男子相同。惟女子之個性有與男子不同之點,則其對於國貨之生產消費,自有其特别注意之點,而從事女子之教育,自當於此三注意焉。茲就國貨之生產消費。略述余之意見。一生產方面女子之生產能力,實勝於男子,凡精細之工藝往往為女子所優為,而男子則望而却步焉,如刺繡花邊等皆是。世間粗笨之工作大都由男子為之。精細之工作大都由女子為之。如織布帛,古來多由女子為之,故有男耕女織之說,今女子耕田男子織布  相似文献   

17.
<正>两千多年前,在孔子及其弟子那里产生过令人神往的教育享受,孔子与弟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弟子不仅"学之""好之",而且"乐之",可以说达到了学习的最高境界——享受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的"求势"就是要通过顺应时势,努力造势,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和教育实践如高山之巅的园石,居于教育改革之巅,不动则已,动则势不可挡。创新教育的"求势"发展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从宏观上,应当求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之势;从中观上,应当求创新型大学建设之势;从微观上,应当求教学改革之势。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成语家族中,有很多首尾同字的,如:精益求精——《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后用"精益求精"来表明已经好了还要求更加好。  相似文献   

20.
师者如水     
《老子》云:“上善若水。”能当上善者,古之教化,今之教育。师者如水,对学生、对教育皆然,我作如是观。水利万物而不争。教育是去功利的,教师对学生亦然。教育,通过教师成全学生。若说功,则是于社会的教化之功;若说利,则是受教育者的成长之利。于教师本人,则不能谈功利。去功利之心者,方成良师,恰如水润万物而不求万物之回报。师不宜以强示生。师生之间无强弱,所谓“主导”“主体”云者,是从学习活动而言,并非师生力量、态势之强弱也。天下至者柔莫若水,然至刚者莫能与之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