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用教材教”与“教教材”教教材,是“以本为本”,把教科书奉为圭臬,是一种教书匠的态度。它把教材当作教学的终极目的,把教材内容当作是最神圣的、至高无上的东西,它把书本知识看作学生学习的全部,教师会在教材的知识点上不断地重复炒作,学生也会在教材内容上机械地、反复地训练。结果是学生获得了狭隘的书本知识,却失去了怎样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师备课或者上课时是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反映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观念。“教教材”是把教学狭隘地理解为传授知识,把教科书当作教学的唯一内容。它提倡教师备课要“吃透教材”,即吃透教参中的标准答案;上课要“以本为本”,不能超出大纲。学生的学习应“围绕教材”,学校考试应“紧扣教材”,试题答案应和教材“保持一致”。因此,语文课就是语文,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我们的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而“用教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学观念,它认为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教学的内容不仅是写在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包括了蕴涵在书本知识后面的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活生生的问题和对这些问题的回应。那么,教师如何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呢?  相似文献   

3.
徒:今天,我们想与胡老师一起探讨一下“学长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等问题,请胡老师不吝赐教。首先,我们想问问:什么是“学长式教学”呢?胡:“学长式教学”是教育者以“学习论”为核心理论,以开发学习个体潜能、培养全员素质为目的,以“先学者”身分组织丰富的课堂...  相似文献   

4.
《蜗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四册的第八课,它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和生活习性,学习饲养蜗牛的方法。这一课,我已教过多次。过去,我的教学设计总摆脱不了旧的模式,只知道按教材的编排来进行,课堂教学没什么起色。通过潜心研读《科学课程标准》,我才知道,我们应该“用教材教”而不“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就是说要以教材为基础,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把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有机地和科学知识目标结合在一起。于是,我特将《蜗牛》这一课重新进行了设计。在教学目…  相似文献   

5.
常听专家说,有的教师是在“教教材”,而有的教师却是在“用教材教”。听到这样的话,总觉得意思差不多,从没去思考过。今天,在教学《匆匆》一课时,我忽然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体会和感悟:“教教材”,就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教学模式;而“用教材教”,就是把教材当作素材,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处理、调整、挖掘、重组。  相似文献   

6.
为改变教师只把科本内容当作“自然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而进行传授式教学这一落后现状,使学生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化,让我们教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笔者在此对高中有机化学部分的有效复习作一探究。  相似文献   

7.
一、“教教材”崇拜教材,“用教材教”超越教材。“教教材”以教材为绝对权威,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只停留在把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水平上。这样,在教材和教纲的框框中形成了对教材的一种崇拜、一种依赖、一种懒惰。“对课本知识很熟练,但是在指导学生的学法上则……”、“讲课带有随意性……”等评课评语,就成了“教教材”的注脚。“用教材教”打破教材的绝对权威,把教材当作传授知识的载体,既把显性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更多地透过显性知识启发学生明确为什么?什么与什么之间还有什么?,即是透过显性知…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总有一些教师以为“教书”即教书本(教材),把语文教材作为教学的唯一内容,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为了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他们总是把教材肢解得支离破碎,变着法让学生进行所谓的基本功训练。结果学生死记了课文中的一些内容,而语文素养却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这是典型的“教教材”。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明确语文教材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一、“教读”——让学生读准、读通、读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革新,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而在新课标与新教材之间,仿佛是一片不确定性的开阔地,它让教师困惑、迷茫,在理论与实践中出现了四大误区。听了全学区性的观摩“课改”示范课,我们以为:一、教书不一定教教材平时我们都是备教材、备教案的照本宣科。而这次听的《操场上》一课,教者灵活处理了教材,给孩子们留下了发展的空间:把儿歌中的一句“跳高打球拍皮球”去掉,让同学们自己去创造,后来又把儿歌扩展为短文。这样来看,教材对教者来说只是把它当成材料。二、学生质疑不一定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教师教学越来越不能过分依赖教材。为此教师应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材观,因为“教教材”的教学常常把目标单一的定位于教知识,“用教材教”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能力态度的过程中。而当今《科学》教材还没取代《自然》教材,各种版本的《自然》仍在使用中。因此,科学启蒙教育更要求教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现行的《自然》教材进行大胆的解析和整合,以实现科学教育的实效性。a.把握教学目标,用活教材。教材是什么?自然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有这样一段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科学课教学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上规定的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另外一个高度,把教材当作一个“例子”,教学中既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和创设的情境来完成《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最基本内容,也可以突破教材,联系实际,进行调整,完善和充实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即吃透教材,用好这个例子;完善教材,超越这个例子;自选教材,走出这个例子。从而达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目的,切实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2.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突破传统教学观和教材观的全新理念,也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灵活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使标准和教材成为支持教学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束缚教学的绳索。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有差异的。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把教材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必然被枯竭为教师“教教材”与学生“学教材”,那就难以实现“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4.
潘兰珍 《广西教育》2006,(6A):28-29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把这一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为学生的需要而教”。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师们在思想上正逐渐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但在具体教学中往往还是更多地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把自己的想法、需要,当作学生的想法、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有关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从满足学生的需要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力求使学生的学习能真正有效。以《11-20各数的认识》为例.具体教学讨程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它不仅仅是对教材使用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教师不再把教材视为“圣经”,而是作为“教”与“学”的材料,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教师通过这个素材和思路,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钻研课程标准、领会编者意图、研究学生基础,完全可以处理教材,架构起“教学素材”与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彩虹桥”。  相似文献   

16.
牟敏 《甘肃教育》2011,(21):71-71
1.《新目标》与传统教材的区别。传统教材的作用在于规范,即规范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这种教材观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都拘泥于教材,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传递给学生。《新目标》提倡“材料式”的教学观,即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17.
怎样使用教材?目前存在两种:一是教教材,一是用教材教。前者把教材当作拐杖,当作工具,没有了教材,教学便不存在;后者把教材当作课程,不膜拜教材,而是以此为媒介重组教学内容。打通智慧之路,与学生共生共享。  相似文献   

18.
教科书一直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今天面对这一最要紧的课程资源,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改变简单地“教教材”的局面,想方设法实现“用教材教”,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把课文作为学习语言的例子来教。因此,我们的教学就未必逐段而下,也未必面面俱到,而须根据学生实际大胆取舍,突出重点,强化实践,帮助学生习得规范、生动的书面语言。下面就以人教版语文第三册第20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选读课文)《四季的脚步》为例,说说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实现“用教材教”。一、贴图读文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9.
传统教学中,教材被视为“圣经”,师生必须原原本本地接受,不得“越雷池半步”,即所谓“以本为本”;而新课程把教材视为教学的“材料”或“资源”之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不能唯“教材”。就学生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的被动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对教师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对于教材的处理,也由过去的“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材不再是完成课程目标、教育教学任务的“唯一的课程资源”,不再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成为“学材”,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中去。教学《景阳冈》时,我对以上…  相似文献   

20.
余宪 《湖南教育》2002,(20):38-39
解放教师的“脑”,变执行者为创建者新课程与教材有着全新的内容,它注重人文精神,注重生活实践,注重现代意识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我们不能按传统的方式照本宣科,而要根据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自己的头脑组织内容,设计教学。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教材,可以摒弃那些不合理的内容,把直接的生活经验和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及时地纳入教学,使教学回归生活,贴近儿童的需要。一位教师在教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我们的学校》一课时,设计了一个为学校提建议的环节,即让学生大胆地向校长提出办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