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言文的教学是一个老话题。多年来 ,教师们在文言文教学上下了大的功夫 ,但收效不明显 ,究其原因 ,是没有处理好诵读与理解、讲解与自学、文字与内容、课内与课外的关系 ,笔者以为引起对这几方面的重视对于目前文言文教学的改进很有必要。一、诵读与理解并重对于文言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和大纲明确提出“诵读”法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许多教师强调多读多背 ,过分重视诵读而忽视对文言文字词句及整体内容的理解。学生无形中受到了消极影响 ,花大量时间去读和背 ,却不愿意去理解学习 ,揣摩内容 ,甚至连课文注释也懒得看。殊不知 ,正是…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教学,历来讲究诵读。读,可以理解文句的含义,品味文字的优美,体会作品的感情,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受教学任务和时间限制的课堂,书读百遍较难做到,所以,教师精心指导好学生课堂诵读尤为重要。第一步,教师范读。初中阶段教学的文言文一般篇幅短小,教师的范读应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在备课中,对课文理解透熟、精到,融入了自己具体的感受。在课堂上,教师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的朗读,会把学生迅速带入文章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也使学生对课文有具体的感知,酝酿了情绪,有利…  相似文献   

3.
我从 1999年下半年开始给学生专辟诵读课 ,现将个人对诵读课的有关做法和思考总结如下。一、自由诵读 ,整体感受。每上一课 ,即使课前有预习 ,我也要让学生先自由诵读一小段时间 ,一方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另一方面也可营造学习气氛 ,有人听课时还可缓解紧张心理 ,酝酿师生情绪。这个环节我一般要求学生自由放声地读三遍 :第一遍 ,慢读 ,对照注解 ,读通文句并存疑。第二遍 ,中速 ,读顺文句 ,思考基本读法。第三遍 ,快读 ,尽自己最快的速度读完 ,连贯绵延 ,一气呵成。当然 ,前两个环节往往会在预习中完成。有了这三遍诵读 ,学生对课文就比较…  相似文献   

4.
许育红 《考试周刊》2009,(13):62-62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但在课堂上,教师常常包办一切,教师的阅读代替了学生的『剌读,学生缺少自己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情感不能与作者直接交流。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文言文产生厌倦情绪,更谈不上享受获取知识的乐趣。我国传统教学是重视诵读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说的都是诵读的功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阅读和理解文言文采用“一朗读、二理解、三归纳”的三步阅读法 ,很有帮助。一、朗读古人云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可见阅读的重要性。我们学习文言文时 ,就首先要进行朗读。通过朗读 ,感悟文言文的基本内容和词句的含义。朗读时 ,可采取粗读———细读———诵读的方法。粗读课文 ,是先朗读数遍 ,达到读准字音、认识生字、生词、断句等 ,并能说出文章的基本内容。细读课文 ,是联系上下文及全文的前后关系去思考 ,琢磨词句的含义 ,基本读懂全文。诵读课文 ,是我们凭借粗读、细读的基础进行离开课本去朗读 ,也就是所谓的朗读成诵 ,这样 ,…  相似文献   

6.
周喜悦 《宁夏教育》2000,(12):35-35
新的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初中文言文教学又有了新的要求,从过去的“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顺畅的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变为现在的“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所占课文比例由过去的“文言文占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  相似文献   

7.
在文言文教学中 ,诵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古人云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课文读好了 ,其实很多东西即使老师不讲 ,学生自然也就理解了。文学性较强 ,适于诵读的文章如《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赤壁赋》以及唐宋诗词等等 ,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既体验作者的情感 ,又获得美妙的艺术享受 ,效率自不待言。即使是一般的文章 ,读到烂熟于心 ,其“义”照样可以“自见”。那么 ,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呢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些探索 ,以为大体可分三步进行 ;一读明句读。文言文由于字词及语言习惯等方面的障碍 ,学生读起来不如现代文顺畅。…  相似文献   

8.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已学完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磕磕巴巴,句读不清。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对诵读重视不够。新课标对文言文的诵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诵读古代诗文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概括地说,就是要求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要多读多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中 ,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代之以诵读为主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充足的读书时间 ,每教一篇课文 ,达到当堂基本成诵 ,课后则用少量时间巩固 ,以保证能熟读背诵适量的课文 ,作为将来进一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基础 ,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诵读法教学 ,不是单一的朗读训练 ,也不是强迫学生死记硬背 ,而是用诵读来带动其它方面的训练 ,最后达到自然成诵。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诵读要和理解文意密初结合 ,因为诵读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文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 ,无论读什么 ,思维活动总要比…  相似文献   

10.
庄敏 《语文天地》2012,(22):29-30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为:"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从要求中不难看出,初中文言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通、读顺文言作品,还要对其基本内容有所了解。因此,在文言教学中,读、译、理解就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一、诵读  相似文献   

11.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好语文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尤其是在文言文教学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朱熹说:“凡读书……须要字字读得响亮,……只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可见一斑。课堂上通过朗读能让学生读出语境,读出情境,把文章的内容尽快注入脑中。既加快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对朗读都花不少的时间,反复地读,多种形式地读,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这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近年来,由于受农村初中学生文言基础较差,学生及学校有关文言文图书资料较少,课时较紧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诵读指导,不但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而且对文言文、白话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知识的积累都有很大帮助。古语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说的都是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反复诵读,读多了,诗文的意思自然就会明白了。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也不例外。但教学现实情况却是学生阅读感受课文的时间被老师讲解的时问完全挤占了,学生自主朗读体悟的过程被老师忽略了。我们缺少“等待”过程,而过分关注于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落实与否,这为失误之二。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说的是朗读在学习文言文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只知死读,不明文句结构(分不清句读或朗读节奏),终究会直接影响对文句、文篇内容的理解。鉴于此,历年来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部分也时常出现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题目,如: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中职文言文的具体教学要求,旗帜鲜明地提出“诵读”是中职文言文教学的最主要的教学手段, “诵读”是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知识和工具, “诵读”教学应该贯穿于文言文教学的全过程.学生在体验“诵读”兴趣的过程中完成课文讲解、字词讲解及课文背诵,使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相似文献   

16.
张善书 《湖南教育》2002,(13):51-51
注重诵读法。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诵读。我在指导学生诵读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句中停顿,在此基础上再体会感情,有表情朗读。慎用串讲法。串讲法,其具体做法是读一句,讲一句,串一句。我以为除低年级外,一般不宜逐字逐句讲解,因为这样做,不易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好是师生共同探讨,以培养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不难理解的句段由学生串讲,重点语段或句子再由教师串讲。除了落实字词句外,还应当结合句子,介绍词义的比较、有关文学知识等,挖掘词句的思想内涵,讲解与分析结…  相似文献   

17.
文言诵读教学是适应文言文基础学习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课型,它以熟读为前提,以理解为桥梁,以背诵为目的。一、诵读的作用、特性及方法诵读教学是文言学习的前提。三国时董遇曾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后人把这句话当作读书经验来传诵。通过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古人的读书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是摇头晃脑的吟读中走出来的。可见,诵读不仅是一个“读”的问题,它是我们祖辈求学修道的重要途径,它在古代教育教学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诵读仍应是教学的前提。诵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也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诵读原文的练习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去领悟课文的内涵。”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事语文教学30多年,下面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王玉芹 《阅读与鉴赏》2009,(12):48-48,45
诵读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训学斋规》中就曾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又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这些语句中我们都可以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诵读法。而如今。在职校文言文教学中。诵读更像是一把钥匙.为我们的职校学生打开了一条文言文学习之路。  相似文献   

20.
张国良 《宁夏教育》2004,(12):45-46
目前,在文言文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不愿或不能很好地诵读文言文,究其原因,其一,是学生对诵读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诵读就等同于死记硬背。其二,是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风气的影响,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认为诵读不是快捷有效、能迅速提高考分的捷径,也就置之不理。其三,是诵读习惯欠佳。绝大多数学生不善于控制语气和语调,不懂得掌握节奏,诵读课文时读错、读漏的现象十分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