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咿呀学语时,我便从“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家喻户晓的千古名句中接触到了古文。从此,对古文的好奇便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渐渐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步了解了这熟悉而义陌生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正>古时候,诗人很喜欢抬头望月,巫师、史学家、科学家、农民,都喜欢抬头望月。在天文望远镜发明之前,人们就对这肉眼可见的最大"星星"充满好奇。它会"阴晴圆缺",它会周期运动,它成为历法的参考。全世界各个地区的人都赋予了它丰富而神秘的寓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白猫听到黄狗又在学主人摇头晃脑地背古文时,忍不住Diss他:"你学主人背这些有什么意思,我早就会背了!""你不知道,这里面隐藏着我祖先的辉煌历史呢!"黄狗立刻反驳道,"你听说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在我国新文学史上具有首创而又独特的意义,胡适在该书中叙述了1872年到1922年古文文学发展到新文学的历史,并从古文的衰微和白话文的勃兴两条线条中发现文学的历史进化的必然性,为新文学的发生找出历史的根据。另外,该书还体现出胡适"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的运用,这为我国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颖实用的研究方法。在本书新文学的评述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类似于欧洲的中国文艺复兴观,它内含的独特意义也为新文学提供了很好的正名。  相似文献   

4.
背书之于学习,就好像土地之于农民.土地是农民的根,而背书是学习的根.于我,它真是既可爱又"可恨". 背书的"可恨"之处在于背.有一次背书经历,让我记忆犹新.暑假的一天早上,妈妈丢来一篇古文让我背,只剩下这最后一篇了.我和妈妈约定,背会这篇古文就买新书.我叹口气,迎着清风大声读起来.正音,查字,这古文佶屈聱牙,苦煞人也.读了不知几遍,抬头去背,脑中空白,仿佛被人删了记忆一般,狠心到一个字也不肯为我留下.  相似文献   

5.
上古三代时期,人类文化经历了由巫觋文化向祭祀文化、再向礼乐文化的转型和过渡.由原始的巫觋文化到文明社会初期(夏殷)的祭祀文化的过渡,对历史观念的重要影响在于开启了"上古神话历史化"之端倪.殷周之际,祭祀文化向礼乐文化转型,与原始氏族阶段的神灵史观和夏殷时期纯粹的神意史观截然不同的以"敬德"、"保民"为基本内涵的天命史观逐渐形成.这种具有忧患意识特征的历史观,是人类历史意识增强和历史理性觉醒的表现;而在这种背景下更加深入的神话历史化,也促使人们从现世的"人"自身的角度总结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史学思想的发展来看,它促进了"殷鉴"思想--中国史鉴传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提起古代文章的声调,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骈文.但实际上,古文亦不能无声调,只不过它没有骈文那样严格、固定的规范而显得更为自由.历代优秀的古文家在创作中都非常讲究声调,清代桐城派更是从理论上总结了古文声调的文体意义.不过,他们没有系统说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通过梳理可知,古人大多注重通过"养气"和"行气"以实现自然优美的声音效果,这是古文区别于骈文的主要特点之一;但强调"行气"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否定具体的调声之法.具体说来,古文主要是通过句式的伸缩变化和笔法的综合搭配来实现其声调美的,而这又往往和炼字尤其是虚字的妙用结合在一起;此外,古文也偶尔通过押韵来新人耳目,但这并不是古文声调表现的常法和定则.古文声调的这些具体实现方式,其实也是当代研究者将古文声调分析落到实处,从而避免笼统和空泛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林纾,作为古文大家,既兢兢于古文,又热情于小说翻译与创作,其中的转换因子是"小说笔法".林纾对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笔法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圆融,并逸出到小说翻译与创作,使其古文与小说独具风味与魅力,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体现了雅俗文学的共容与交融.林纾和他的作品凝固成新旧文学的临界态,而"小说笔法"则成为这一状态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悠久而宏厚,璀璨多姿。史官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而史官文化的传承性与客观真实性又为人们认识历史提供了必需的依据。但事物多是有其相对性的一面的,在史官文化中,也"人为"地滋生了些许不尽人意的地方。这就需要人们在了解史官文化、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学会辨证地分析、认识,进而懂得学史的目的何在。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被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以中国传统的文言文为载体,它包含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名人故事等。学习小古文,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国语言精粹,也可以让学生传承和发扬小古文中渗透出来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以《司马光》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小古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0.
唐代"古文运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是由文化、政治、哲学、思想等多种外界因素与古文自身演进综合作用形成的。其中,唐玄宗在推动古文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重视经籍的搜集整理;二、注疏《孝经》,提倡孝道;三、促使文风由骈而散的转变。而这三点恰好与古文作家倡导的"宗经明道"、文风复古精神相契合,由此也印证了唐玄宗对"古文运动"发展的有力推动。  相似文献   

11.
有一只猫头鹰,为了博得人们的欢心而离开了山林。它来到一个村庄,正赶上一户人家在娶媳妇。于是,它便飞上前去嗷嗷叫了一通,表示祝贺。人们听了非常反感,纷纷捡起树枝朝它打去,打得猫头鹰扑棱棱乱飞一阵,赶紧逃命去了。猫头鹰又飞到了一个村庄,正赶上有一户人家盖房子。于是,它便又飞上前去嗷嗷叫了一阵,表示祝贺。结果又被人们拿起树枝轰走了。猫头鹰心里纳闷:我明明是向人们祝贺的,可人们为什么要来打我呢?它向山林里的一棵老树提出疑问。老树回答说:“你本该在山林里捉老鼠,可你放下自己的工作不干,去向人们耍嘴皮子,怎么能不招人烦呢?”  相似文献   

12.
余映潮老师执教的《木兰诗》,让我耳目一新。古文教学中的素养培养,让我对母语的热爱又加深了一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提高了一个欣赏层面。  相似文献   

13.
职中古文教育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境况每况愈下。本文就教课方式上的创新,如采取话剧方式教学历史类古文以及就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知识的传授这两个方面论述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教好古文,完成传承文化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4.
<正>《明朝那些事儿》出版已近十年了,也许我的这篇文章有点"反应太慢",但我是谨慎地反复阅读这本书,又认真考证后,才得出文章中这些结论的,之所以没有匆忙写作,是为了评价更客观。《明朝那些事儿》可谓妇孺皆知。作者用诙谐的语气、小说的笔法,将复杂而又枯燥的历史写得引人入胜,使得这个向来不受人们待见,却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王朝——明朝,为人们所熟知。  相似文献   

15.
沈萍萍 《语文天地》2012,(23):53-54
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古典诗文,具有比较独特的教育功能。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培养文言语感、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学修养,还有利于学生养成健康人格、提高审美素养、规范思想意识、增强文学积淀、提升修身养性品质。这就是"古文如灯、古文如镜、古文如水"的最佳注释。一、古诗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两个多月的《中国诗词大会》的"诗词王"称号终于尘埃落定,上至七十几岁的老大爷,下至稚嫩的小孩,都曾进入这场文化的角逐中。虽说最后便由两个高材生来争夺冠军,但仍旧不失其收视率。有唏嘘者曰:"此节目毫无价值。"而我却认为,这个节目让文化"接地气"了。"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们正直上天堂,人们正直下地狱。"狄更斯的话让我意识到  相似文献   

17.
张学成 《现代语文》2005,(12):26-27
<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齐策>)是一篇非常著名的历史散文,好多选本,像<古文观止>、<古文鉴赏辞典>以及中文专业各种类型的"古代文学作品选"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选了这篇文章.这都证明它是一篇非常有影响的散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有关此文的评析大都围绕着情节的一波三折与故事的欲扬先抑来落笔.笔者认为这篇文章的故事性很强、戏剧味很浓,活脱脱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短篇小说,但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篇冯谖向世人证明自己人生价值过程的小说或故事.对于一个身怀金玉的智囊之士,他不急于向人们表明什么,对于世人的态度也毫不在乎,只要求获得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待遇.在获得应有的待遇后,又以"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来报答"知己者".但是这种证明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相当艰难和曲折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中国文学成为"中国故事"的来源之一.现如今,在"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向世界展示我国优秀的历史与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它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国家软实力的竞争以及世界文学格局的角力.然而,中国文学在海外传播不如预期已经成为既定事实.鉴于此,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便成为跨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使...  相似文献   

19.
赛珍珠是历史上首位通过创作以中国为背景的文学作品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赛珍珠作品中渗透的儒家思想向西方世界展现了有灵有魂的中国。赛珍珠的四部作品《大地》三部曲、《龙子》、《群芳庭》、《我的中国世界》,分别蕴含了儒家家礼中的"孝礼"、对国家的"忠义"、推己及人的"爱人"精神。而这一切又都归因于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研究赛珍珠作品中的"仁爱"思想对于如何在对外文学传播中凸显中国文化精神特色有着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将中国历史文化中诸多关于教育的经典论述甄选出来,以教育规律读本的形式呈现给大家,这真正是一个教育的创新。它深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历史与文化沃土,赋予了其中教育传统以时代的新意,并且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我更想向主编和作者们表达敬意的是,他们非常睿智地表达了教育规律的一种民族形态,一种中国形态,充分体现了一种中国教育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