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理论上比较了利用电光偏转器进行激光脉冲整形的两种扫描光路和两种连接电路,得出系统的整形能力、能量利用率、光脉冲复原状况及其精度估计等相关结论,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用激光脉冲同步触发高压电脉冲发生器,驱动LiNbO3电光偏转器对激光脉冲进行快速偏转,当与高压电脉冲前沿同步的激光脉冲经过晶体时,不同时刻对激光脉冲产生不同的偏折而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偏转后的激光束在空间形成一扫描光线,实现激光脉冲的时空变换。用狭缝在扫描光线上的某一位置截取激光脉冲输出.经过时空变换后,提高了激光脉冲幅度稳定性.实验结果激光脉冲幅度稳定提高了约61.6%.且激光脉宽得到压缩。  相似文献   

3.
阐述用高压电脉冲发生器驱动LiNbO3电光偏转器,对激光脉冲进行快速偏转.产生幅度稳定激光脉冲输出的工作原理.分析由冷阴极管、雪崩管和MOS管制成的电脉冲发生器对输出激光脉冲幅度稳定性的实验结果.比较这三种电脉冲发生器对激光脉冲的稳幅作用.发现用雪崩管或MOS管代替进口冷阴极管制成的高压电脉冲发生器,同样获得优良的激光脉冲稳幅的效果.这一结果对于光电器件国产化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定量研究由偏振片和KD*P晶体构成的电光Q开关在脉冲Nd3+∶YAG激光器中的应用,在阐述晶体电光效应如何实现激光器调Q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调Q激光器的速率方程出发分析调Q脉冲的形成过程,对调Q脉冲的峰值功率、脉冲宽度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控制反转粒子数密度对提高调Q脉冲质量的重要性。依据所建的激光调Q系统最终实现了KD*P晶体电光调Q、小孔选模、本征级放大、倍频波长532 nm的激光输出,并对调Q前后的激光脉宽、能量进行实验测量与对比分析。实验系统分本征级与放大级两级设计,不仅压缩了激光突发脉冲宽度使其小于20 ns,获得了高的峰值功率,还进一步提高了激光输出能量达到500 mJ。  相似文献   

5.
评估脉冲CO2激光用于骨硬组织消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脉冲CO2激光为辐射源,动态扫描方式进行骨硬组织消融实验,以电锯传统手术器械为对照组,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骨组织弹坑的形态学变化.系统比较激光消融技术与传统手术器械在切口表面形貌、微结构变化等方面的优劣.实验结果表明:脉冲CO2激光可以获得类似电锯截骨的效果,并具有清洁、易操作等优势.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在"电容器的电容"一节中,教材采用灵敏电流计显示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实验,由于灵敏电流计较小,演示时指针偏转可见度不大,为了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和直观性,笔者用2个反向并联的LED替代灵敏电流计,设计制  相似文献   

7.
万佳 《宁夏教育》2006,(6):37-37
据了解,激光电视是用彩色激光电视显示代替了原来普通彩电用的彩色显像管。激光显示主要由激光器、光偏转器和屏幕组成。  相似文献   

8.
研究用内腔式He-Ne激光器做光源时,硅光电池实验中光电检流计读数不稳定的现象。利用硅光电池分别观测在不加偏振片、加上偏振片时内腔式He-Ne激光器输出的光强度,得到激光经偏振片后输出光强随时间而变。利用共焦扫描干涉仪扫描出激光束的各个纵模,实验表明,内腔式He-Ne激光器每个纵模的偏振方向随时间缓慢变化,引起了实验中输出的光强变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液体表面波声光效应的原理,采用双激光束建立了液体表面波的激光检测系统.实验中采用两束激光照射同一液体表面波,得到干涉图样和衍射图样.用CCD每隔0.0625 s拍摄一张图样并自动保存,利用MATLAB软件对拍摄的两幅干涉图样进行扫描,得到了干涉光斑的光强分布图,并根据图样宽度与表面波振幅的解析关系式,求出了液体表面波的振幅,其大小在微米量级,并且两束激光图样对应的表面波振幅相等,实验结果与事实相符.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用脉冲激光焊代替电阻点焊焊接电子膨胀阀的套筒与止动器,并对可能的激光焊工艺做了实验,指出一圈焊接是保证芯轴焊后不脱落的有效焊接工艺,能满足产品焊后不变形以及不脱落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晶体电光调制实验中输出光波曲线特性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铌酸锂晶体的电光特性,分析了电光振幅调制器的调制原理,讨论了直流偏压对输出光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调制器工作在线性调制部分,才能实现电光调制激光通信.  相似文献   

12.
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高功率宽频带皮秒级(亚皮秒量级)脉冲激光非线性"热像"效应。根据宽频带光脉冲包络演化的非线性傍轴方程,在远场近似及光学薄近似条件下,得出了高功率宽频带激光非线性"热像"出现的位置及强度满足的解析关系。结果表明,"热像"形成在非线性介质后与衍射物对称的位置,"热像"强度随脉冲时间发生变化,最大强度通常发生在脉冲峰值功率时刻。通过计算机模拟,并与理论预测结果进行比较,显示两者符合较好。同时对宽频带"热像"的形成过程给出了解释,指出宽频带脉冲光束"热像"的形成类似于时间分片的连续单色光"热像"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频率分辨光学门法(FROG)回归超短脉冲的测量原理和恢复脉冲的二元相位恢复算法。详细介绍了基于矩阵的广义主元素投影法,对广义投影法和基于矩阵的广义主元素投影法进行了比较,数值模拟了超短脉冲的二次谐波型频率分辨光学门(SHG-FROG)迹线,用两种投影法从迹线中恢复了脉冲的振幅和相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很好地回归超短脉冲,但基于矩阵的广义主元素投影法运算时间短。  相似文献   

14.
采用周期矩形脉冲序列和噪声作用下的单模激光损失模型,将脉冲信号通过傅利叶变换展开为三角函数的形式作为输入信号,并运用线性近似的方法计算得到了输出信号光强的功率谱和信噪比.讨论了系统的随机共振现象,研究结果发现:不仅系统的信噪比随量子噪声关联系数的变化出现了传统的随机共振现象;而且信噪比随脉信号的周期T和脉冲宽度τ的变化曲线出现了新的随机共振现象,当周期T和脉宽τ满足τ/T=1/2时,系统共振最强;周期脉冲信号的振幅越大,共振现象越明显.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一维情况下,光激励液体辐射光声波的特性.通过解声压波动方程,得到光激励流体辐射产生的光声波的时间函数,研究了空间热函数与时间6函数乘积所描绘的热沉积产生的超声波情况.结果表明:热的空间沉积形式直接描绘光声波的时间图像,对于脉冲宽度比声波通过声源的时间长的激光来说,光声波形也是与激光脉冲时间图形相称的,同时,也导出了具有任意空间函数辐射源的多级辐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6.
双波长一氧化碳激光器差分吸收微机检测系统主要用于微量元素检测和大气污染监测,它采用微机完成对两路差分吸收的激光调幅脉冲信号峰——峰值数据处理。具有高速、高精度实时监测功能,经用户实际使用,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使微机在激光——大气污染监测的应用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7.
考虑赝势近似下,驻波型激光脉冲和强激光场作用于Paul阱中的单离子系统产生的规则与混沌运动,应用积分法得到了系统的精确解,通过数值方法作出相空间轨道曲线,进一步讨论了阱频,激光驱动频率以及交变场频率之间产生共振时,克服共振失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测量谐振系统对地电容的新方法,首先向谐振系统中性点注入一定宽度、一定幅值的方波脉冲信号,再测量系统某一电气量(如中性点电压)的振荡频率,求得系统对地电容.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了对地电容的算法,并对方波宽度和幅值做了约束.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阻尼电阻和中性点偏移电压对测量振荡频率的影响,提出了消除影响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