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教师团队精神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上面这两种说法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三个和尚”是一个团体,可是他们没水喝是因为互相推诿、不讲协作;  相似文献   

2.
话题一协作[新题导航]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  相似文献   

3.
【命题】“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摇摇晃晃好费力;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松松进洞里”的儿歌也广为传唱。这两则故事分别带给你怎样的启示?放在一块儿又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字;%不得抄袭。【导引】“三个和尚”的故事批评依赖心理,“三只蚂蚁”的故事赞扬合作精神,这是十分明显的。同学们在学习中,大概也由以前过多地强调“独立完成作业…  相似文献   

4.
一、作文题目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和尚抬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请就这则寓言来立论,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二、习作例文 反对自私自利 提倡奉献精神 广雅中学高三 李伟夫 “三个和尚”为何没水喝?  相似文献   

5.
三个和尚     
北山寺住着两个和尚,他们天天到山下抬水喝。一日,有个小和尚云游到此,撵又撵不走,气得他俩摇头晃脑,叹息道:“唉,这厮窜来,该三个和尚没水喝了!”晚上,他们两个躺在床上,各自打着主意,睡到日上三竿也没有人喊起床。“喂,两位师兄起来洗脸吃饭吧!”小和尚来敲门  相似文献   

6.
“很久以前,在高高的山上,有一个孤零零的庙。一天,来了一个矮和尚,他天天要到山下去挑水喝,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很安逸。不久,又来了一个高和尚,两人就天天下山去抬水喝,日子过得也很安宁。过不多久,又来了个胖和尚……”对,这就是著名的“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忻老师今天就要和她的学生们一起,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7.
第四个和尚     
从前,在一个很古老的寺院里, 住着一个法名叫悟聪的和尚,每天到山下的河里挑水喝,生活过得很自然。不久,寺里来了一个法名叫悟智的和尚,悟聪和尚想,让我一个人挑水不便宜了他?于是就跟悟智商量,商量来商量去,两人想了一个很公平的办法——抬水喝。就这样,两个和尚每天抬着水桶,到山下去抬水。又过了很久,寺院里又来了一个法名叫悟慧的和尚,这下悟聪、悟智就说:“悟慧师傅,你来得晚,以后就  相似文献   

8.
三个和尚     
阿幽薇 《红领巾》2006,(6):26-27
一个和尚挑呀挑水喝,两个和尚抬呀抬水喝,三个和尚没呀没水喝……我们做的三个和尚是从一个鸡蛋开始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人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四课第二目“学会与人合作”。【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某个寺里的老、大、小三个和尚正是这样。该挑水时,大和尚捋着白胡子说:“我修道多年,几天不喝水也不会有大碍,倒是你们啊……”大和尚说:“我已练了四五年挑水功了,也该把练功机会让给新来的小师弟了。”小和尚说:“多谢师兄的关顾,我年龄小,身子骨也比较单薄,难以从山下挑一担水上山来,还是把这练功的机会给师兄吧。”就这样,三个和尚互相推让,水缸干得见底了;又过了几天,个个都渴得喉咙冒烟,两个鼻孔出火,却还是硬撑着。  相似文献   

11.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初探——兼评’97高考作文试题浙江/陈玲我曾经做过一次试验。事先准备了一组材料,是两则俗语:俗语①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俗语②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第一堂课我把俗语①提供给甲班,俗语...  相似文献   

12.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是流传民间的一个有趣故事.之所以没水吃,是因为三个和尚谁也不肯多出力,谁也不肯先出力.没水吃终归不行,同学们学过了简单机械后,就可以利用杠杆知识,为三个懒和尚设计出一个抬水吃的方法,且各自既不吃亏,  相似文献   

13.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少林寺方丈得知后,非常吃惊:“这怎么行,必须改革。”经过深思熟虑后,方丈决定提拔和尚甲为后殿主持,主管后殿事务。经过方丈的这番调整,寺院的情况得到了改善。和尚甲主管后殿事务,和尚乙与和尚丙负责挑水。这样,寺院恢复了正常供水了,被拉紧的生活之弦渐渐松弛下来。过了一段时间,方丈发现和尚乙工作特别积极。于是决定提升和尚乙的职务。这样,和尚乙就晋升为副主持,协助和尚甲主管事务。从此,供水的工作只由和尚丙来负责。日子匆匆地走过,和尚丙负责供水的工作也有一段时…  相似文献   

14.
蚂蚁搬食     
一天,我正在吃锅巴,突然发现墙角有许多蚂蚁正把一只死了的虫子搬进洞去,我想:小小的蚂蚁连虫子这种“庞大”的动物都能搬进洞去,到底用了什么“高招”呢?于是,我决定仔细观察一番。 我拿了一块一元硬币那么大的锅巴放在离蚂蚁洞口不远的地方,然后坐在旁边的小  相似文献   

15.
小时候,父母都给我们讲过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故事说一座寺庙里,来了一个小和尚,小和尚每天都下山去背水,日子过得很滋润。后来又来了一个和尚,这时小和尚不再背水,而是和那个和尚一起抬水吃,日子过得也不错。接着庙里来了第三个和尚,结果这三个和尚谁也不想去抬水,更不想去背水,这样三个和尚每天都守着空空的水缸,渴得嗓子直冒烟。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吃,两个和尚还有水吃,等到再增加一个和尚的时候就没有水吃了呢?在社会心理学上,这种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  相似文献   

16.
阿星姐:“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阿星姐小时候超喜欢这部动画片,今天,阿星姐要用鸡蛋壳把他们的形象再现出来,看看像不像?NO,NO,NO你们光看不行,要一起来行动哦。如果班上要搞手工劳动活的比赛,这三个和尚会为你争光的,相信他们就是相信自己,嘻嘻~~~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可生活中,我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你、我、他融合在一起的力量。“唉,这题好难啊!”我咬着笔杆苦叹道。面对着这道数学压轴题,我已经苦思冥想了半个钟头了,这时同桌凑上前来,打趣道:“遇到拦路虎了吧,让我瞧瞧。”“看来这道题是不简单。”同桌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周围的  相似文献   

18.
人生如茶     
一位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去请教一位得道高僧。高僧明白他的来意后,便在他面前放了两只装满了茶叶的杯子,用温开水冲了一杯,叫年轻人喝。年轻人细细喝了几口,发现一点香味也没有。高僧又用沸开水冲了另一杯,没冲满,只见茶叶在杯子里上上下下地沉浮着,一会儿,一丝细微的清香便缓缓地从杯中溢出来。接着,高僧又往杯里加了点沸开水,一共加了三次水,里面的茶叶一次比一次沉浮得厉害。  相似文献   

19.
一只小蚂蚁,要搬一粒米|吭啃啃,吮嘀嘀!搬呀搬不起。两只小蚂蚁,同抬一粒米|吮啃啃,吭嘀嘀!抬呀抬不起。一群小蚂蚁,齐扛一粒米。!吮嘀·啃,吭嘀嘀! 哈哈!扛进洞洞里。小蚂蚁搬米粒@丁士风~~  相似文献   

20.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播放儿歌《三个和尚》)师:三个和尚没水喝,会怎样呢?生:会渴死的!师:你有什么建议?生:一人挑一天水。生:两个两个地轮流拾水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