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跨文化意识的内涵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新途径,将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两方面有机结合,建立多元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新模式,从而促进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大学英语教学为研究对象,针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文章首先分析了交际、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然后介绍了跨文化意识的概念,在阐述了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之上,对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今后的研究者从其它角度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增强和相关学习英语能力的提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同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对于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也能起到一定的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本文不仅指出了跨文化意识培养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文化与语言的含义及其关系进行了分析,其次时跨文化交流中的跨文化意识进行了探讨,提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跨文化交流至关重要.在179份有效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主因子分析和相关关系分析,我们得出了与学生跨文化意识培养关系最密切的三个分别是教师意识、学生的接受意愿和能力以及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刘艳 《考试周刊》2013,(7):87-88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在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对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中不恰当的语言运用造成的交际失败现象及中西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说明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进而从文化导入及与教学相关的因素入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忽视文化背景而单纯地进行语言教学往往会使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困惑。所以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阐述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交际概念的基础上,论述跨文化交际培养的主要内容,并提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主要措施与方法,以期达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7.
跨文化交际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对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取得大家的初步共识。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几个方面来分别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入手,分析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主要表现,强调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采用定理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高职生跨文化意识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翻译教学中,文化因素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相关的内容很少受到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与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学生在翻译的过程中难以准确掌握并表达原文内容。这种情况,将会使学生不能适应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所提出的新要求。为了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需要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行培养。文中主要就英语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意识是英语专业职教师范方向培养目标之一,是职教师范生执教能力高低的重要衡量因素。基于对新形势下职教英语师资的需求性考察,本文初步分析了高师院校英语专业职教师范生跨文化意识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跨文化意识培养与专业方向衔接、与执教能力融合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The goal of this case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cross-cultural consultation experiences of school psychology graduate students as they progressed through a semester-long school-based consultation course. Graduate students enrolled in a consultation course completed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measures. The course instructor used these tools to adapt course components to students' expressed cross-cultural needs. Highlighted themes from the data include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al cross-cultural competency development in school psychology training programs. Other questions raised from the case study included how to extend a practitioner's cross-cultural development beyond formal training.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建设使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成为发展前沿,成为与周边国家对接与交流的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盟陆海相邻,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的前沿窗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担负着国家赋予的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三大定位"的历史使命。要推动广西"三大定位"历史使命的实现,培养大批中国-东盟跨文化人才是关键,这也成为广西高校的时代新使命。本文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时代背景,考察和分析广西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现状,发现高校在中国-东盟跨文化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地域失衡和东盟留学生生源不均衡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而提出广西高校跨文化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与路径:(1)立足边疆区位优势和学校特色,科学规划跨文化人才培养;(2)跨越各种固有界限与疆界,构建灵活开放的跨文化人才培养体系;(3)打好东盟牌,改善和优化东盟留学生生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3.
Up to one-third of Americans who take foreign assignments are unsuccessful, largely because of either the lack of experience in, or training for, intercultural living or working. This lack of success is indeed problematic at a time when American businesses must seek global markets. The poor success rate has precipitated increased interest in cross-cultural training. Much of the reported cross-cultural training is experiential, however, and is therefore limited in transferability to other situations. The experiential base often provides no analytical structure for developing training programs for other situations. This article reviews both research and experiential literature and presents a three-axis matrix as an analytical base for developing cross-cultural training. The axes systematically focus attention on differences in culture, function (task roles), and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指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例探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时强调了教师自身应该提高对文化教学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探索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cross-cultural training on participants' empathic response, attending behavior, and anxiety during interviews with a culturally dissimilar Black client. Thirty-one White graduate trainees in counseling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reatment/no-treatment conditions;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exposed to cross-cultural training. Trained judges rated videotaped excerpts of trainee performance on empathy and attending behavior variables; a self-report measure of anxiety was used. The overall results of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indic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trainees on the three dependent variables. The findings are examined and implications for cross-cultural training and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与密切,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一种广泛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高校外语教学应当迎合这一人才培养需求。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理想,在涉外交际中存在诸多障碍,文章对目前跨文化交际教学现状进行了反思,指出存在其中的问题,并对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和引导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差异调查,说明在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高度重视下,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可行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必须把英语教学和英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科学的、完整的英语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了不同国别、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基于"一带一路"背景,深度梳理和分析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维度,从理念、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提炼出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整合性、贯通性和融合性特征,即将文化主体、文化本体和文化差异的整合理念;将语言、文化和社会信息贯通驾驭的知识基础;将语言基础、文化适应和交际实践融合的实践能力。从文化自信与文化交融的角度审视"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时代呼声,不仅有助于实现民族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深度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人文基础,而且能更好地探寻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实践困境。为突破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跨文化理念淡薄、跨文化知识匮乏、跨文化能力难以形成等困境,结合"一带一路"教育外交的具体实践,从认识层面整合、组织层面革新、政府层面扶持来建构民族院校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赵萱 《中学教育》2010,(11):27-31
伴随着上海市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悄然走近,中小学教师跨文化培训呼之欲出。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教师跨文化培训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中小学外籍学生跨文化管理实地调研的相关结果,对开展中小学教师跨文化培训提出了"跨文化教师培训需分层部署,多方协调,注重借鉴,辐射推广"、"紧紧围绕‘培养文化移情能力,形成多元文化平等共存的自觉意识’和‘增强跨文化敏感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两大基础开展培训"以及"跨文化教师培训课程可采用必修、选修和校本研究的形式"等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