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广告语言大多含有语用预设,这种语用预设具有隐蔽性、诱导性、片面性和类比性。对广告语言中语用预设的批判性思维考察是消费者进行理性消费的重要前提之一,消费者可以从批判性思维态度和批判性思维技能两个层面对广告语言语用预设作批判性思维考察。  相似文献   

2.
"脑筋急转弯"是一种常见的智力游戏,其特点是突破思维惯性,进行"思维体操",在外部表现上则是一种"语言游戏".本文从语义、语用两个方面阐述了"脑筋急转弯"的设置方式,并且结合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斯珀伯和威尔逊的非论证性明示推理模式和"脑筋急转弯"的特性,总结出"脑筋急转弯"的推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脑筋急转弯是人们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语言思维游戏,它运用语言的音,形,义,语法等结构以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和突破定势思维的方式吸引着人们。下文从目的——意图原则和相关原则出发,浅析脑筋急转弯这一特殊言语交际行为的基本性质及语用推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脑筋急转弯是一种思维游戏,也是一种语言游戏。它是指以语言为载体,以问答为形式,通过对语音、语义、语法、文字等材料的运用而产生的益智游戏。脑筋急转弯的回答往往能给  相似文献   

5.
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合适性,主观性,隐藏性和可取消性等.巧妙地运用这些特性可以使语言简洁,内容生动有趣.中文幽默祝福类短信中对语用预设的利用很大程度反映了这一点.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探讨中文幽默祝福类短信的语用预设特点的使用情况,从而对语用预设的应用有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信息时代,广告无时不刻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已发展成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其语言使用引起了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语用预设是广告语言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语用手段,语用预设理论为广告用语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高校广告宣传栏,作为特殊的校园交易场所,高校广告语是社会语用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其交易的特殊性,它又具有自己独特的语用特征。这些特征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当今大学生的言语行为状态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7.
脑筋急转弯是一种人为创作的以问答形式出现的极具娱乐性的思维游戏和语言游戏。但从根本上来说,脑筋急转弯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是一种语言游戏。关联理论对脑筋急转弯的解读的过程就是脑筋急转弯的受众不断推翻已有的旧信息构建新信息的认知过程;脑筋急转弯的答案是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碰撞产生的结果,其娱乐性源于最大关联和最佳关联之间的一种反差效应。  相似文献   

8.
广告能否成功实现其劝说和引导消费者的交际意图离不开语用预设的巧妙运用。语用预设在广告语中的具体表现为事实预设、文化预设等几种形式,语用预设对广告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蒋树青 《文教资料》2009,(35):78-80
广告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形式,本文以广告语为研究对象。通过语用推理分析广告语的语用特征.揭示其中包含的语用顸设,探讨广告语预设和顸设触发语对广告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就语用预设的定义、特征、选择策略及其功能等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和综合,并且运用语用预设理论探讨具体的语言实际应用,发现语用预设已被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广告语言中被普遍使用。  相似文献   

11.
文化差异常导致源语与目的语之间信息不对称,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两者语用前提不对称。在很多情况下,语用前提涉及文化背景因素,因此文化背景因素处理是否得当就成为了语用前提是否对称的关键,进而影响源语和目的语信息对称程度。适当补充相关的语用前提,可使译文信息与原文信息达到高度对称。  相似文献   

12.
语用预设相对于话语理解而言应该具备合适性和共知性,而其本身则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广告用语对语用预设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种策略性。  相似文献   

13.
新闻标题在新闻信息的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预设在新闻标题的编辑中有着广泛地应用。语料分析表明,预设机制的策略性使用在新闻标题中至少可以发挥五种语用功能:预设具有过程关联的功能;预设具有过程选择的功能;预设具有语境动态过程的功能;预设具有在语言成分和语境间动态互顺的功能;预设具有元语用意识功能。从语用角度考察新闻标题中的预设现象,不仅可以补充语用预设研究的理论解释力,而且可以增加新闻标题的编辑效果以及对新闻内容的预测力。这些功能通过不同类型的预设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从语用预设的视角入手,辅以大量英语资料,对商务英语写作的礼貌性、简洁性、语篇连贯性、信息凸显性四个方面进行探讨;指出语用预设在语言维度上可使商务英语写作更加简洁和礼貌,在语篇维度上可使商务英语写作更加连贯,信息维度上可使商务英语写作的语篇或语言信息量更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依据关联理论阐释商务广告的翻译,实为译者凭借认知语境对最佳关联的追求,以揭示原广告语句的语用预设,并最终选择以促销为目的原商务广告的语用预设特定意义的过程,以期益于广告等商务应用文体的翻译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保证跨文化商务交际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但由于时间、场合、气氛的不同,常常需要采取一些语言表达上的策略和技巧以推进商务交际成功进行。着重探讨语用预设和模糊限制语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有效的语用策略,并分析它们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活动中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7.
话语误解现象广泛地存在于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涉及说话人话语生成与听话人认知推理。作为话语信息组构起点和认知推理前提的语用预设对话语交际的成败具有重大影响。说话人语用预设量的偏差和说话人预设的语用含糊,均会影响说话人话语的明示性和突显度,制约听话人的正确推理,是造成话语误解的重要因由。  相似文献   

18.
车贴已成为一种马路文化,创意车贴更是吸引人的眼球,从语用学的角度解读创意车贴语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语用原则、语用预设和语用特点这三个方面。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创意车贴有哪些功能与特点,有利于从语言的全貌来认识车贴标语。  相似文献   

19.
预设的翻译     
预设属于语用学范畴,但它原本起源于哲学领域。自被提出之日起,预设就引发了学者们热烈的讨论。从最早的指称预设到语义预设,再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被普遍接受的语用预设,预设与语境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彼得.福西特第一次将预设理论引入翻译领域,强调预设语用预设对翻译的指导性。指出文本预设的文化背景,是译者不应忽视的问题。文章就茅国权和珍妮.凯利翻译的《围城》为例,分析原文与译文的预设对等以及这种对等对译文可读性和忠实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预设触发语是实现语用预设的基本手段。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种句法结构。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隐喻也是一种预设触发语。首先,以Fauconnier的空间映射理论为基础,分析隐喻的工作机制,证明隐喻之所以能实现语用预设,主要是因为它通过空间投射使语言在使用过程中把那些形式上非已知的、非共有的信息变成已知的或共有的,从而隐蔽地向受话人传达信息。其次,隐喻预设也能经得起真假值的判断和“否定测试法”的检验。最后,作为一种预设语,隐喻预设具有其他类型预设所具有的全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