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万金 《甘肃教育》2008,(16):37-37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里的“文”,就是指有文采。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分为三个评分点,一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二是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三是文句有意蕴。在评分过程中,发展等级采用的是“一点评分法”,即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依实记分,直到满分。那么,学生只要在作文答卷中专心于“有文采”这一点,努力突出这一点,就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分数。  相似文献   

2.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包含三点要求,其中最后一点要求是“文句有意蕴“。怎样的文章才算“有意蕴”?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让自已的文章充满诗意。我们的考生要时时让自己在枯燥的学习和生活中抬起头,看看蔚蓝的天空中飘过的白云,看西天晚霞的余光在栀子叶上跳跃,聆听山间的清泉、花开的声音,让大自然中的花香鸟语抚慰自己那伤痕累累的疲惫灵魂,让自己有一颗充盈的诗心,我们才能写出美文来。其次,我们要善于在作文中融化诗句。在浮躁的社会里我们要尽量保持自己的闲情逸致,留住心间的宁静,聆听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3.
“意蕴”就是内在的含义,“发展等级”中要求“文句有意蕴”,就是说文章的语言有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有回味的余地。用语忌直说,意旨忌浅露,“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相似文献   

4.
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析文题、探文路、掘文眼”的方法。下面以课文为例,谈谈这种设计方法的具体操作。第一种:析文题。文题是文章的窗口。有些课题虽然言辞通俗平易,但是意蕴深邃隽永,对这种文题细作品析,能引人入胜,达到对课文的理解。如《穷人》这一文题,一看便知,文章写的是人,而且有“穷”的性质。但仔细品析,却是“穷”中有“富”,即在物质生活上讲,是穷;而在精神境界上讲,是富。基于这一点,可开“窗”窥“室”,作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5.
以景物作为描写对象的文章,在日常阅读中随处可见.对于写景状物的一般要求是:“写景,如在人耳目,情寓其中:状物,栩栩如生,意蕴其内”.(高中一册语文教材单元知识《写景状物的一般要求》)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6.
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本质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意义。“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我们进行阅读教学应善于从文章中的“一越沙”“半瓣花”中挖掘出文章深远的意蕴来。  相似文献   

7.
编辑导语 “语句有意蕴”主要是指在叙事、抒情一类的文章中,语言不直白,不浅陋,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让读者有咀嚼、回味的余地。语句富有意蕴,启迪人思考,给人以教益。  相似文献   

8.
甲练前导引怎样才能“有文采”一、“有文采”解读作文发展等级的“有文采”主要是就语言方面而说的。“有文采”在这里特指语言方面的“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即要求文章词语生动,句子灵活富于变化,能够熟练地恰当地采用修辞手法丰富句子的表现力,写出一些耐人寻味的有一定意蕴的句子。炎热的夏季,在疲倦的阅读中,有时,阅卷老师的眼睛会突然一亮——一篇高质量的作文,美的创造物,它在成堆的同题作文中,显得异常耀眼,熠熠生辉!文章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趣味阅读法     
抓“眼”法“眼”即句眼,它是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全句思想的泉眼,意义的焦点。抓住它,对理解句子与文章深藏的意蕴有重要作用。如《蟋蟀的住宅》有一句“假设我们想到蟋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对写作的要求有这么一条:“文句有意蕴”。“意蕴”指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对“意蕴”的解释是:“内在的意义;含义”。那么“文句有意蕴”就是要求文句富于内涵,有概括性,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在表达上要形象而深刻,言简意赅。什么样的语言才有意蕴呢?  相似文献   

11.
画家作画 ,讲究有蕴藉含蓄 ,追求有包孕的片刻 :我们写文章 ,也应该借鉴这种“画格” ,讲求文句含蓄 ,有意蕴。文句有意蕴是语言有文采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谓“意蕴” ,就是指“内在的意义”或“含意” ,所谓“文句有意蕴”就是指文句蕴藉含蓄 ,即意在言外 ,句中有余味 ,篇中有余意 ,“言有尽而意无穷”。 2 0 0 0年和 2 0 0 1年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语文考试 ,均把“文句有意蕴”作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一项评分标准。因此 ,应充分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怎样才能使文句有意蕴 ?一般说来 ,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符号代替法所谓符号代替…  相似文献   

12.
标题可算是“文眼”,是“窗口”,是“第一印象”。“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拟一个好的标题,将是文章成功的一半。题目拟得如何,从考试的角度来讲,不仅本身占分,而且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所以拟题时切不可掉以轻心,草率行事,而应该“小题大做”。所拟定的题目要以“切题、精炼、新颖、有意蕴,有文采”这五条为原则。“切题”就是所拟题目要符合话题要求;“精炼”是指题目文字简约,字数不宜过长;“新颖”是指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给人新鲜感;“有意蕴”指的是有内在的含义;“有文采”指的是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下面我给大家介绍话…  相似文献   

13.
传统教学,教师把“意蕴”既定下来。这一既定“意蕴”,大多来自“教参”,也可能是教师自己的;一经既定,再灌输给学生,或者,用一种称为“启发式”的方法,诱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接受教师既定的“意蕴”,而学生对文章“意蕴”的感悟,却是向来忽略不计的。多少年来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那么,在新课程环境里,《生命生命》的教学如何进行?小范老师说,她采用的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方式下,所谓的“意蕴”,是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形成认识的。范文峻老师,武汉六中很有才气的一个青年教师,胡明道先生的女弟子。我听过她的课,感到是一种享受。这里推荐她的《生命生命》的教学课例,期盼着读者的分享。——史绍典  相似文献   

14.
读者心声     
作为《教育科学论坛》的作者和读者,有以下几点感受:一是有深度。所选文章都有理性思考.且能抵及教育改革的核心,如《“顶层设计”唤起“教育觉醒”》《人文共生视域中的课堂教学意蕴探寻》等。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有的文章是"白读型",看完了也就完了,而有的文章读了之后总会让人回味不止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我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你的文章有没有丰厚的意蕴。如果你以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展示了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让人看到你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独到的见解,那么带给读者醇而有味的享受也就不难理了。我们怎么在有限的篇幅里尽显意蕴"亮点"呢?  相似文献   

16.
要想写好文章,语言靓丽很重要。语言靓丽指的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动用各种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扮“靓”文章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讲究文采是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刘勰说:“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雕缛”就是修辞和文采。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缺少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不会流传久远。可见讲究文采的重要性。那怎样才算是有文采呢?《考试说明》中对“有文采”的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写作时,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可窥视出这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形态。“狗”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词语,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因素,表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文章广泛搜集包含“狗”和“犬”语言资料,对它们体现出的文化意蕴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花香蜂自来,题好文一半。”也就是蜕,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一个好的标题可成就一篇好的文章。因为好的文题,往往是传达文章主旨、内容和意蕴之神的“眼睛”。写作时,如果你能让文章拥有一双靓丽、迷人的眼睛,读者自然会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20.
一、意蕴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创共享的一种语文生活。现在的语文课堂虽然较以往多了一些“活跃”,但师生关系依然严肃而紧张,学生的课堂生活、语文生活规范而沉闷。为使学生课堂生活、语文生活更多一点舒心,多一点惬意,多一点生命的本真,聊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