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我们刚才欣赏过了朱自清笔下春天里的大自然的美景。同学们发现了吗,作者详细描绘的是哪些图画?  相似文献   
2.
刚刚编发了本栏目第一期(2003年第5期)的稿子,就收到了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先生的《童趣》(人教版语文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教学案例稿。在编第一期稿时,我当时想说的一句话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尤其感慨于湖北省年轻一代语文教师的成长。读过了胡先生的案例稿后,我更感动于“姜还是老的辣”了《童趣》,是孩子们从小学进入初中后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让学生体会这种新的语体,是又一新的问题。胡明道先生的课,从创设情境、入境发问——分工解读、合力释难——赏文解“趣”、体验对话——评价激励、拓展延伸,真正是环环相接,丝丝入扣。可以想见,在课堂上,胡明道先生的《童趣》给孩子们带来了怎样的一种童趣!“自主、合作、探究”,它不是标签,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应景的摆设。在胡先生的教学案例里,我们是不是可以感悟到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很希望听到对本栏目以及所刊发文章的意见和建议。史绍典  相似文献   
3.
第7期和第8期,我们连载荆州实验中学熊芳芳的教学案例《春》(人教版语文新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熊芳芳是湖北省近年来崭露头角的教坛新秀、在全国获得较多荣誉的优秀青年教师之一。开始留意熊芳芳。是1999年。她在湖北省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排名第一)。芳芳灵动、流畅、清醇的课堂教学风格。令人难忘。2000年,我们又选派她代表湖北省参加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她不负众望,力拔头筹。2002年,我们再次推荐她的录像课《行道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西部教育频道“走进新课程”中播出,获得好评。《春》,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怎样有诗意、有创意、有新意地组织《春》的教学,是许多执教者永远的追求。正因为是传统的名家名篇.所以出新就更难。熊芳芳对我谈到,在构思《春》的教学的时候,她想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春天带给人们的希望和鼓舞、创造的欲望和生命的动力……这一些.都被她定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价值”。我们就来看一看.熊芳芳是怎样把握和利用这些价值的吧。史绍典——主持人语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代诗歌五首》(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是学生由小学进入初中后第一次“遇到”的古代诗词,因此,该组诗歌的教学,对落实诗词教学的课程目标,显得尤其重要。这里推荐荆州市刘海源老师《古代诗歌五首》教学课例。刘老师对诗歌教学有他自己的领悟,他谈到,优秀的古代诗歌中,美丽的景色、做人的道理、高尚的情操、审美的趣味,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都会起到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古代诗歌的学习,他强调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并尽可能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同时提出要根据诗歌的意境、诗情、诗味、诗节、诗眼、诗律、诗韵进行诵读创造。我以为,这都符合新课程理念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当然,“诗无达诂”,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如此。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里,我们可以看看刘海源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史绍典  相似文献   
5.
邵典 《科教文汇》2020,(1):94-95
哈佛大学作为世界顶尖高校,其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战略上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对哈佛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其目标定位和实施过程,并从中学习借鉴,进而促进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第5期开始,本栏目连续刊发了5个新课例,在实验新课程的教师中,产生了很好的反响。我们期待通过这一栏目,反映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老师们的探索历程。应该说,我们正在一步步达到预期的目的。从2004年第2期起,本栏目将组织刊发七年级及八年级下学期的教学案例,请读者留意,并盼惠赐佳稿。本期刊发《散步》新课例,教者周永红是来自湖北荆州的年轻教师。《散步》,作家莫怀戚的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美文,但似乎也是所谓一眼就能看出“主旨”来的文章,其课程价值当如何认识?尤其是认识其作为教育资源的课程价值又当通过怎样的途径?周永红的《散步》教学,渗透着她的一些思考。从周老师的教学中,可以看到:师生的互动、生成性的教学情景,是这样有机地在一堂课里融合。这着实反映了年轻老师们实验新课程的智慧!  相似文献   
7.
传统教学,教师把“意蕴”既定下来。这一既定“意蕴”,大多来自“教参”,也可能是教师自己的;一经既定,再灌输给学生,或者,用一种称为“启发式”的方法,诱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接受教师既定的“意蕴”,而学生对文章“意蕴”的感悟,却是向来忽略不计的。多少年来的语文教学,就是这样的一种模式。那么,在新课程环境里,《生命生命》的教学如何进行?小范老师说,她采用的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在这种方式下,所谓的“意蕴”,是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形成认识的。范文峻老师,武汉六中很有才气的一个青年教师,胡明道先生的女弟子。我听过她的课,感到是一种享受。这里推荐她的《生命生命》的教学课例,期盼着读者的分享。——史绍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