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学术界大都对民初诞生的国民党有所贬抑,甚至断言“国民党根本不是一个革命政党,而是得不到人民拥护和同情的官僚政客集团”,它进行的斗争,对历史的发展并没有起积极作用。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说明,国民党是在“二次革命”前后领导反袁斗争的唯一的革命政党,它的组建不仅维系了一代革命志士不致流散,在资产阶级革命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而且它领导的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和唤醒了人们,延缓了袁世凯专制独裁的步伐。它的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2.
广泛的世界经验表明,腐败的发生率和反腐败的难度与不同的政体密切相关。一般说来,民主政府的腐败程度比专制独裁政府的腐败程度要轻,惩治腐败也更为有效。国民党自掌权以后,从既得利益出发,顽固坚持一党专政,不许其他政党合法存在,尤其不能容忍共产党存在。作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蒋介石则大权独揽,实行个人专权独裁,这是国民党反腐败越反越腐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台湾的政党制度,最初是由国民党当局从大陆移植过去的.自国民党败退台湾到80年代中后期,台湾一直维系着国民党一党独裁的政党制度.随着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两岸关系的逐步改变和国际环境的变化,台湾民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新的政治团体乃至政党纷纷建立,迫使台湾当局不得不开放“党禁”,修改“宪法”,使台湾的政党制度和政党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一党独裁的政党制度渐次为一党执政,多党竞争制衡的政党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4.
1926年10月至1927年4月,两湖地区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恢复党权”运动,反对蒋介石的军事独裁,维护和提高国民党的权威。这场运动也称作拥汪运动或“救党”运动,对大革命后期的政治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恢复党权”运动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国共合作以前,国民党拥有十几万党员,是全国最大的政党。同时,国民党又是  相似文献   

5.
周毓英是1930年代中国法西斯主义思潮中的关键人物,他创办《社会主义月刊》鼓吹法西斯主义,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他在其法西斯主义宣传中强调“阶级协力”和“社会主义”,主张专制独裁;他通过所谓“阶级协力”的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否定共产主义阶级革命学说,打通与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关系.周毓英“阶级协力”的社会主义观,集中袭用了社会主义思想系统中反对阶级斗争者的观念,积极迎合了国民党“清党”反共后当政者反对阶级斗争、追求专制独裁却又不敢公然反对三民主义为社会主义的矛盾心态.  相似文献   

6.
汤化龙、进步党与民初政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们对立宪派在民初的政治活动研究不够,评价也欠客观和公允。对立宪派的重要领导人汤化龙的评价即是一例。有的研究者因汤化龙支持过袁世凯,就说汤的“政治利益和袁世凯紧密联结在一起,因而为巩固袁的专制统治格外卖力。”或说他“为袁世凯推行专制统治效力。”对其领导的进步党,有人讲其“真正意图就是要建立一个驾驭各党之上的政党,以便控制全国政局,帮助袁世凯建立一个强而有力的反动政府,以巩固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它建立后,“成为袁世凯的反动工具。”对此评价,笔者不敢苟同,拟就汤化龙及进步党在民初政局中的态度与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裨有助于客观、公允地评价立宪派。  相似文献   

7.
人权派认为,法治的真义,是政府守法。他们要求制定宪法,规定政府的权限,约束政府的行为,矛头所向,直指国民党独裁统治。但是企图叫专制独裁的国民党走上法治的轨道,无异与虎谋皮,是注定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8.
二次革命后,孙中山放弃了原先的民主自由理念,主张个人独裁与一党专制.他认为党员和普通民众的自由太多是导致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革命应该不是扩大而是削减民众的自由.孙中山这一思想就成为国民党一党专制的理论根源.孙中山想用集权专制的办法争取民权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9.
“二次革命”后,共和前途岌岌可危.进步党国会派与国民党温和派积极寻求遏制政局倒退的办法.期间,为联络各派力量,共同致力于反袁专制、挽救共和,张东荪到处奔走,穿梭于两党之间,成为政论界的活跃人物.他参与创办了多份杂志报刊,激烈抨击袁世凯的独裁专制与复辟帝制,同时从学理角度检讨国民、进步两党的政治立场与主张,探讨共和政治建设之路.张东荪所倡导的“有形对抗力”论及“第三者”的联合,成为温和共和派联合维护共和的理论根据;他对“地方分权”及联邦制的论述,在当时也颇受注目,集中反映了共和温和派对挽救共和途径的思考与努力,也由此确立了他在政论界“政学泰斗”的地位.在反袁帝制运动中,张东荪毅然放弃和平改造的立场,以更激烈的态度与袁氏对抗,并成为武力反袁的旗手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是中西冲突的产物 ,其代表性的组织在清末为兴中会、保皇会、同盟会等 ,到民国初年则达到了高潮 ,即“政党林立时代”。至于党争主要体现在国民党与进步党之间 ,影响恶劣 ,“三二○”事件使国人对政党政治大为失望。民初政党政治失败原因有四 :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成熟 ;二、缺乏应有的阶级基础 ;三、党派倾轧使民众产生了厌烦心理 ;四、民初资产阶级缺乏对政党文化的认识 ,这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进步党是民国初年的大党之一。长期以来,它被列为袁世凯的“御用”党而加以指斥,这有失偏颇。笔者认为,以梁启超为首的进步党是一个具有政治理想的政党,它与袁世凯“结合”的目的在于对其加以统一,以便实施“监督”和“引导”,导中国政治入法制之正轨。离开此,问题便难以得到完满的解答。  相似文献   

12.
阶级领导和政党领导是两个不同的政治概念。大革命时期,阶级领导归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则归于中国国民党。国共两党实现党内合作的特殊历史情况,使无产阶级的领导可以通过中国共产党的中介体现在国民党的身上,实现阶级领导和政党领导的间接统一。无产阶级领导同国民党领导能够间接统一的根本前提是国民党有较强的革命性,因此,保持和增强国民党的革命性成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焦点。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后期执行了一条错误的策略方针,使蒋介石把国民党由一个革命性的政党变为反革命的政党,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最终失败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围绕中国政治秩序所展开的争论的分析,认为:独裁论者主张“专制建国”、“新式独裁”,实质上是把“独裁政府”与“强力政府”混为一谈;民主论者反对专制,追求民主,却不敢正视民主政治的某些缺陷;自由主义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争论只能限于学理的、法律的范围,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又使这种学理的争论主要集中在功利性的层面而非合理性的层面;脱离了当时现实社会的学理争论,是自由主义者一次孤独的呐喊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统治时期的中央政府与地方实力派的关系,是民国史中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蒋介石以锄诛异己、专制独裁为基本政策,迫使龙云由“拥蒋反共”转变为“联共反蒋”。蒋介石与地方实力派的合分和国民党统治的兴衰紧相关联。笔者试对此问题作一探讨。如有不妥,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5.
陈独秀“党内合作”思想既有正确的东西,又包含着严重的错误。他提出的各革命阶级的反帝反封建的大联合;把国民党改造成集中全国革命势力的中心;改组国民党是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先决条件和进行民主革命的基本工作;在国共合作中须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独立性等思想都是正确的。但他把中共摆在“在野党”的地位,缺乏自觉主动地到国民党中去做“主人”,成为国民党“元核──领导者”的策略和决心的根本失误,导致了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系列失误。当然,陈独秀的“党内合作”思想有一个从以正确为主到错误为主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与国民党、各民主党派共同组建“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并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这一政治主张是中共分析了当时国际国内各种情况后提出的正确的政治主张,是中共废除一党专制、坚持多党合作、实行民主政治等一贯政治主张的反映。实际上,中共主张的“联合政府”也是一个由国民党领导的、各党派联合的、五权分离的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取消了一党独裁,实行了民选的五权分离的“内阁制”,具有很强的新民主主义成分和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作者认为,在二次革命中,柏文蔚一直站在反袁阵线的最前列,他高举反袁大旗,抨击袁世凯践踏民主共和,大搞专制独裁的种种罪行,并组成革命武装讨伐袁军。并对史学界“讨袁四督”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8.
有这样两种历史现象,值得人们深思。 其一,在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中国,甚至实行白色恐怖的时候,抨击这种专制统治、揭露蒋介石真实面目的文章(包括鲁迅的杂文以及鲁迅风杂文流派和野草杂文流派的杂文),能够频频见诸报端,而在“文革”时期,却难以有任何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声音在任何传播媒介上出现。是不是“文革”时期的专制更甚于国民党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影响国民政府征兵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影响国民政府征兵的因素主要有三:基层政治的腐化不堪与农民生活的日益恶化;缺乏有效的政治动员;士兵保育工作低劣骇人。归根结底,在于国民党政权的腐化堕落与专制独裁。  相似文献   

20.
在袁世凯独裁专制野心逐步彰显时期,杨永泰以<正谊>杂志为阵地,对袁世凯意图走向独裁专制的政策进行同步揭露和评判.在这一过程中,其民主共和思想在对政治会议、"新约法"等独裁工具的抨击和其独特的倡导共和思想中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同时,杨永泰还切中时弊地提出了"施以根本之疗治"的宪政改革思想,以救国御侮.杨永泰的民主共和思想成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的舆论阵营中的重要力量,该时期的民主共和思想与其后期倾向独裁统治的思想形成鲜明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