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哪怕面对挫折,这种素质也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2.
《家教指南》2006,(4):32-32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采公认,  相似文献   

3.
幸福是一种关于"好"的理论,是"生活得好"和"做得好"的统一,也是内在善与外在善、内在自由与外在自由的统一。作为幸福指标的物质基础和内在核心,财富和道德同幸福都有密切的关系,这一关系深刻地体现为财福关系和德福关系。如何正确理解这一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但其中也存在片面性。要扬弃这种片面性,就应"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回到人自身,将幸福看作是最高善和最大自由,使道德与财富共同指向幸福,实现三者的和谐共生,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生活得更加幸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挫折教育”已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盛行,其核心是培养学生一种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他们认为: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得易失,而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此其一。其二,“挫折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对受挫的恢复力,培养学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自信心和技巧。即是说,“挫折教育”就是使学生不仅能从别人或外界的给予中得到幸福,而且能从内心深处激发一种自我寻找幸福的本能,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保持乐观亢奋状态。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学首先是一门家庭人际关系学,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从“核心家庭”到“三代同堂”,家庭人际关系与家庭幸福指数直接相关。每个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在追求着两个字:“幸福”。幸福是什么?对家庭而言,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状态,又是一种内在品质,归根结底,幸福是一种内心感受。外部状态易得易失,内在品质却相对稳定。家庭的物质是外壳,精神是内核,没有内核的外壳容易破裂。  相似文献   

6.
家教文萃     
培养孩子“的幸福品质”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公认,应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培养出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  相似文献   

7.
西方有一个颇为流行的观点:幸福既是一种外部的状态,也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幸福状态易来易失,如给孩子一件新玩具,孩子欢喜雀跃,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失;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西方教育和心理卫生专家公认,应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培养出来的。父母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幸福品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西方学者研究,要培养出这种品质,父母应重视家庭中宽松的氛围,在父母把握大方向的前提下,尽可能给孩子更多的选择,而不应事事以自己的喜恶去强求一致。尽管有时孩子的…  相似文献   

8.
刘芳红 《华章》2007,(12):47-47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一种目的论.德性也是一种善,不过这种善是手段善.德性是一种使事物状态好并且使其实现活动完成的好的值得称赞的品质.适度是德性的目的和特征.德性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德性还是衡量快乐是不是善的尺度.德性还是幸福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是以幸福为目的的德性论,也在倡导着一种整体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详细论述了什么是“善”,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与善、幸福与德性、幸福与快乐、幸福与现实活动、幸福与思辩活动的各种关系,指出幸福是一种善,一种现实活动,且是一种合于美好德性的现实活动;它是一种最高的善,它是一种最高的快乐,它是终极的、自足的,也是有条件的;而人的思辩活动是只有神才配享有的最高幸福,思辩的人、思辩的生活是最幸福的人、最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正>幸福是一种外在的状态,更是一种内在的品质。人生不如意事常十八九。在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下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幸福感觉,自然需要你在挫折面前练就一番刀枪不入的本领。忘了哪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话一语道破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重要性。而如何进行挫折教育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道德箴言     
《中国德育》2006,1(4):17-17
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心灵合于德行的活动,假如德行不止一种,那么,人类的善就应该是合于最好的和最完全的德行的活动。——亚里士多德最优良的善德就是幸福,幸福是善德的实现,也是善德的极致。但这在生活实践之中,并非人人都可获得;有些人达到了充分的幸福,另一些人或仅仅参加优良生活的一小部分或竟然完全无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挫折教育”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极其盛行,其核心是家长注重培养孩子内在的自信和乐观。他们认为:幸福状态易得易失,而幸福的品质却十分稳定,这是一种感觉良好和产生乐观的素质。对挫折的良好心态是从不断受挫和解决困难中学来的。其次,“挫折教  相似文献   

13.
关于幸福,有很多种解释。我国著名伦理学家、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万俊人教授在《什么是幸福》的演讲中说,幸福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感受,一种生活价值的评价。体验幸福,感受幸福 庄子认为,“至乐活身”。列夫·托尔斯泰说:“有生活的时候就有幸福。”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民幸福感及引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天津市民幸福感的调查结果表明:(1)天津市民绝大多数认为自己生活幸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并不幸福。人口学变量与外部因素仅能解释幸福感变化的7.6%。(2)从个体外部建设一个人民富裕,崇尚健康,人际和谐的社会;从个体内部引导人们树立符合个人实际的内在价值目标,积极主动地应对环境的挑战,悦纳自己,形成助人、亲和的良好性格,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主要途经。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之生命价值理想状态的呈现,包含着道德与自由等意义关系。在传统伦理学框架中,对幸福的理解,主要是围绕'德福一致'展开的,它所认定的幸福就是最高的善,即一种依赖于德性的人性状态。启蒙运动以来,幸福逐渐被认为是基于人的内在需要和生命权利的追求,这种追求实际上体现了人之为'人'的价值特性,而且标志着人重返'人'自身...  相似文献   

16.
佟春丽 《文教资料》2011,(35):97-98
亚里士多德反对一些人把快乐等同于幸福,但他并不否认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他看来,幸福才是人的目的,它同快乐一样也属于实现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并不排斥快乐,快乐是人的一种自然需求,是属于幸福的范畴,它是人在获得幸福的过程中的一种愉悦的心灵感受。幸福是至善,而至善是快乐的。幸福也是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而合乎德性的生活才是精神上的真正快乐,这种快乐是持久的。  相似文献   

17.
学生课业负担的轻重问题,尽管有其外部的表现形式、外部的成因、外部管理的程度及策略调控等条件因素,但同时更有其复杂的内部规定性.“减负”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改变了其内在的根据,在于学生是否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宽松、幸福、充实,养成富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内在品质.基于这一认识,本文拟就“减负”的价值判断、价值取向、价值追问作些肤浅辨析,希望就其内在机制寻些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词典中所解释的"幸福"是指人们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的心理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巨大的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由于人所处环境、成长阅历不同,幸福在每个人心里的角色也各不相同。作为校长,  相似文献   

19.
在很多学校的门楣上,朱永新的教育名言"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随处可见,这句话不仅是对师生外在生活的呼唤,更是对师生心灵生活的感召.教育,是一门关乎心灵的艺术.我们有着怎样的内在心灵图景,我们便会如何面对和塑造我们的外部世界.重返教师的心灵家园,是一场与自我、与学科、与学生的重新相遇.  相似文献   

20.
政治哲学家们通常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阐述“善”的概念,但亚里士多德所描述“善”并不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他所认为的人类社会一种完满的状态,这就是政治学意义上的“善”.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目的和性质决定了城邦的使命就是帮助人类实现这种“善业”.这一思想对当今政治活动有着深远的启示,国家一切政治生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在于帮助人类实现幸福完满的生活,政治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政治学意义上的“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