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总体性思想构成了黑格尔、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们考察社会历史的重要方法.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代学者卢卡奇、柯尔施与葛兰西,为了走出第二国际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重新回到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内在联系,将总体性作为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的重要内容.卢卡奇从总体性出发,形成了对现存资本主义物化社会及其思想上的二律背反的批判;柯尔施则重新回到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力图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葛兰西则将总体性作为领导权理论的重要规定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总体性哲学是在改造黑格尔概念总体性的基础上提出的唯物主义的具有对资本主义强大批判力的具体总体性.厘清马克思的总体性哲学对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透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文化逻辑,正确认识总体性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恢复和建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巨大的哲学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卢卡奇认为具体的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本质。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是对蕴含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总体性思想的继承,他深入分析和探讨了总体性思想,这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研究中,通过对历史概念的重新阐释,借助于“总体性”范畴,卢卡奇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走向总体性历史辩证法。他的早期历史辩证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重建有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卢卡奇所提出的总体性的辩证法一直为马克思主义者所批评,一方面是认为他没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和唯物主义辩证法,一方面认为他所提出的无产阶级主体意识的观点背离可唯物主义方法,所以,我们有必要考察到底总体性辨证法中的主体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是否真的有很背离的地方,这也有助于我门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衍生于对西欧无产阶级革命的深刻反思及第二国际、第三国际“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反诘,旨在恢复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和辩证方法论品质,体现出明显的哲学向度:关注实践,将实践置于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中心地位;强调总体性,把总体性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核心;高扬主体性,将主体性视为马克思哲学的主要价值蕴含。在对实践、总体性、主体性的阐发与张扬中,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基本凸现出对马克思哲学品格的历史承传。  相似文献   

7.
卢卡奇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总体性思想对于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卢卡奇认为"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内涵。研究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思想精髓,进一步论证总体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对于当代中国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构建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如何通过界定和伸张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来坚持其理论的批判性?这个问题始终都在推动着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潮的发展演变,也由此形成了所谓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走向,即通过总体性思想来解释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及其历史辩证法。卢卡奇之所以被封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正是因为他是这种理论走向的始作俑者。本文认为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是在深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维度,同时也是在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原则,因而引发了后续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的种种争论。从某种意义上说,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不仅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而且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卢卡奇通过对资产阶级科学的抽象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片面性的批判,提出了总体性范畴,并对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本文认为卢卡奇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其总体性思想并非源于马克思,而是源于黑格尔的整体观,并且其总体性思想还有一个不断向黑格尔靠拢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 ,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直观性”是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提出了一条从物质实践出发去理解、考察自然、社会、人以及人的认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路线。这表明马克思要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以实践为本质特点的。马克思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 ,贯彻了自己提出的这条哲学路线 ,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性”及其他缺点 ,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完成了哲学史上伟大变革。传统的哲学原理教科书在这些重大问题上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的观点 ,因而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是如何实现哲学变革的  相似文献   

11.
总体性是卢卡奇理论的核心概念,围绕总体性,卢卡奇设置了自己的理论框架。在早期,卢卡奇指出,正是由于总体性缺失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现象的普遍化,必须通过辩证法在历史中的运动消除物化现象,并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主客二元对立。而无产阶级由于自身天然具有革命性和自足的总体性意识,正是辩证总体性的承担者和克服资本主义物化现象的革命力量。在晚年,卢卡奇从对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各自的发展历程和对二者关系的总体性认识出发,提出了关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学界一直将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与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完全对立起来,这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一种片面化的误读,并没有结合当时社会历史实际环境来深入探讨阿多诺理论背后所隐含的深意,以及他与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内在深刻联系.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实质上是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一种回归和提升,由于两人所面临的社会历史环境不同,所以才产生了貌似对立但却殊途同归的理论形态.从两人所处时代背景、两人代表理论的实质内涵及阿多诺对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批判等不同角度可以看出二人理论的内在联系及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深刻阐发与推动.  相似文献   

13.
卢卡奇的“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地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源自黑格尔,是黑格尔主义的批判的、唯物主义的发展的观念。这就开了把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化的先河。平心而论,他的学说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的。他的源自黑格尔的具体总体性学说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他的反教条主义的的立场也是应予充分肯定的。  相似文献   

14.
卢卡奇的总体性思想,是其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提出的一个具有丰富和特定含义的哲学思想,也是其早期的代表思想。他把总体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及其辩证法的本质,认为总体性是具体的、主客体统一的,渴望总体性就是渴望领导权。对于卢卡奇早期的总体性思想,我们要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全面看待,既要看到它在整体上具有的片面性、局限性,也要看到其具体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实践的特性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这个问题自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的著作予以重新解读以来已经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继承的中心问题.我国学术界也予以极大的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都不是物质,而是人类的劳动实践.实践的特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不是一个形而上的问题.实践本身是直接的现实性的活动,它同时又具有强大的目的性;实践的特性完美的体现了它的桥梁和中介作用.马克思正是充分认识到实践的主体能动特征,并以此批判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机械直观性.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历史本身.由此,我们可以明确马克思的哲学文本是建立在崭新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为了区分以往的一切旧唯物主义,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成为新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行动着的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总体性是卢卡奇最基本的概念,卢卡奇的美学思想和文学评论都是以总体性为根本来进行的,正是总体性这个概念支撑了卢卡奇现实主义唯我独尊,并无法容忍现代主义“破碎性”“间断性”等表现手法.本文将针对卢卡奇的现实主义文论的超越性与局限性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匈牙利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是本世纪最具有争议性的一部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贯彻在这部著作中的一条主轴是总体性范畴,而其它的范畴包括异化、主客体、无产阶级意识等等,则都与总体性范畴紧密联系着。因此,对总体性范畴的评论,在一定意义上也就是对《历史和阶级意识》主题思想的评论。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通过批判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第一次明确地把实践的观点作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分界限,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它不理解实践活动的伟大意义。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正确解决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强调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从而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阶级意识分析是阶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站在时代和历史的结合点上,阐发和运用反"物化"的、总体性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深刻分析和论述了阶级意识的内涵,讨论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及其内在矛盾,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建设的重要作用。卢卡奇始终把阶级意识置于总体性与物化的视野之间,这对于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和认识当代社会结构的变迁,至今仍然具有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0.
孙伯鍨先生在专著《卢卡奇与马克思》中,以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原则对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和《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问题》中的思想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评价,得出了自己独到的卢卡奇观。这一“学术性”研究,既阐发了先生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见解,也体现了他对于现实社会生活的洞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