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数字叙事理论,以两个典型的抖音“书单号”为研究对象,力图分析内容生产者在短视频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数字叙事策略。研究发现“书单号”的短视频内容生产呈现出典型的数字叙事特征,多模态、交互式、沉浸式叙事已成为短视频图书营销的主要叙事策略,情绪共享、知识焦虑、成就动机的叙事策略为图书营销提供了基于情感、认知和社会的沉浸式叙事体验。由此,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在数字叙事环境下短视频对图书媒介的再媒介化过程。研究也表明,“书单号”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实践受到图书营销和平台商业文化的影响,其叙事空间进一步窄化,导致内容同质化、空泛化等传播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刘磊  李诗雨  邓稳根 《传媒》2024,(8):57-59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海南自贸港国际传播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在短视频领域。但其中仍然存在量多质低、文化壁垒难以攻破等问题。未来可以通过拓宽主题、推进情感叙事和风格化叙事等方式来提升自贸港短视频的质量,同时进一步发挥短视频的社交属性,与粉丝保持良性互动,优化用户社交体验,从而增强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的融合新闻报道是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实践的重要文本载体,以“脱贫攻坚”为代表的重大主题报道已逐步从本土议题走向国际视野,有关脱贫攻坚的国际新闻报道可被视为国际传播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国家叙事实践。本研究基于数字新闻学和叙事学等理论,考察以CGTN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客户端和国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脱贫攻坚”主题报道。研究发现,脱贫攻坚叙事在命题、策略和画面上呈现从“攻坚”到“共建”的叙事转向和语态拟合,包括短视频叙事在内的数字叙事形态突出冲突性和趣味性并通过叙事命题的精细化设置实现国家叙事的话语创新。国家叙事可被视为“一种新型公共关系”,国家叙事的元叙事、叙事主体性以及如何在“内外”和“中西”之间重塑理论张力,是拓深国家叙事理论体系的重要面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的洋网红短视频有利于建构并传播良好的中国乡村形象。作为典型的短视频案例,洋网红运营的抖音“rose”通过画面与内容向世界呈现了正向的中国乡村形象。洋网红短视频为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本文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洋网红“rose”短视频如何建构中国乡村形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健康科普类短视频数量增长迅速,如何实现准确而通俗的视觉叙事并实现短视频的传播效果,是相关内容主体需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健康时报”短视频账号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其423条短视频为研究样本,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并检验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的叙事要素与其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文章发现,健康科普类短视频的标题叙事策略、标签数量、叙事主题、叙事风格、叙事框架及叙事时长对传播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赵志明  朱丽萍 《传媒》2021,(6):58-60
短视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呈现出的叙事特征与后现代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叙事内容浅表化、叙事场景碎片化、叙事语言多元化与叙事主体去中心化.本文借助叙事学视角对后现代语境下短视频存在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在颠覆传统叙事特征及碎片化、狂欢式的传播模式下,短视频存在的合理性并对衍生出的问题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7.
论文基于数字叙事理论,以抖音“好书大晒”话题视频为研究对象,力图分析阅读推广短视频制作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字叙事策略。研究发现阅读推广短视频内容生产呈现出典型的数字叙事特征,包括多叙事主体、多叙事媒介、强叙事互动等,情感共鸣、信息焦虑、自我实现需要的叙事策略则为阅读推广短视频提供了沉浸式的叙事氛围,进而尝试提出图书馆在开展短视频阅读推广过程中的创新思路,譬如以实用主义为核心的内容生产策略、把握短视频模因转播路径的底层逻辑、打造阅读推广专属账号的品牌性、加强多方主体的互融互联等,这将是融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8.
李妍 《今传媒》2022,30(5):35-38
互联网的勃兴改变了传播话语权,三农自媒体在技术赋权与国家战略目标的推动下得以蓬勃发展。本文梳理了三农短视频的发展,从身体叙事的角度分析了以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平台上优质三农短视频的叙事策略和传播路径,发现了以三农身份认同作为情感连接,短视频为身体在场提供载体的社交化传播,以期为三农自媒体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短视频风口下,主流广电媒体迎合新媒体受众需求,在技术引领下打造新闻短视频,是传统新闻生产方式、叙事方式向融合新闻产品过渡的重要尝试。主流媒体的新闻短视频要坚守专业新闻媒体的高品质、权威性,同时兼顾短视频叙事和传播的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数据的可视化等特点。从产品定位、渠道建设、深耕互动等多维度提升主流媒体的融媒体新闻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英颖  孟群 《青年记者》2022,(4):56-57
近年来,短视频逐渐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基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结合YouTube中国自媒体频道订阅榜,从主体、内容、形式、效果四个方面,总结出圈网红的传播特点与传播经验,以期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传播力.  相似文献   

11.
李鲤  石琪隆 《传媒观察》2023,(6):97-103
情感融入短视频跨文化传播已成常态,但其内在机制一直缺乏探讨。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这一过程性分析提供了理论视角。本文通过构建以“影像触达-行动触发-文化触动”为核心环节的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互动仪式链模型,阐明跨文化传播语境下短视频的情感互动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短视频案例分析,归结出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以共通、沉浸、交互的情感为核心要素的短视频情感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昕  吕梦婷 《现代传播》2019,(12):101-105
广告是商业信息的传播活动,短视频广告除了传播形式的更新,在内容上也表现出了诸多新特点,从叙事理论的分析视角来看,短视频广告使分离的叙事主体重新聚合,使完整的叙述结构走向分散,内容加工制作以元素拼贴为主,整体来说短视频广告的生产者、生产流程和机制都受到来自短视频平台机制的深刻影响。基于此,目前短视频广告的受众参与并非等同于营销效果,短视频平台的生产机制给短视频广告的内容标准造成了一定挑战,能否实现长期持久的广告效果仍然是目前短视频广告内容叙事需要直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雨凌 《传媒》2022,(23):34-36
在短视频已经成为主流传播形态的媒体发展趋势下,广电媒体要积极运用短视频,推进深度融合发展。广电媒体应创新短视频作品生产模式,聚合媒体流量资源;创新短视频内容叙事模式,挖掘传统媒体优势;创新短视频运营模式,提升流量变现能力,持续推动广电媒体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陆朦朦 《出版科学》2021,29(5):71-79
聚焦于图书推荐类短视频的叙事策略,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抖音短视频平台"都靓阅读"账号"好书分享"标签下的167个有效短视频样本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图书推荐类短视频的叙事主题和叙事策略,梳理出情境设置型叙事模式、问题引导型叙事模式、情感共鸣型叙事模式、热点追踪型叙事模式和内容还原型叙事模式五种较为典型的叙事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检验叙事主题(图书类别、图书国别等)以及叙事策略(叙事标题、叙事元素、叙事模式和叙事时长等)对图书推荐类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并提出兼顾叙事主题的吸引力与共情力、叙事形式的流程化和创新性、叙事技巧的情感化与内容性等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国潮”进入3.0时代,更加注重科技与文化相融合,以推动传统文化传播。与此同时,短视频传播以其门槛低、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等优势,深受“Z世代”年轻人喜爱。本文通过短视频传播实践案例分析,探讨“国潮”热背景下传统戏曲、民俗手艺与文化博物馆等传播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6.
谢氏琼英  赵小虎 《视听》2021,(1):140-141
大众传播时代,受制于国外传播渠道的封锁,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效果并不十分理想.新媒体环境下,以Tik Tok为代表的中国本土短视频社交平台成功"出海",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Tik Tok在对外传播中的优势和困境,并对如何利用Tik Tok进行对外文化传播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田刚 《东南传播》2020,(4):23-25
近年来,短视频已成为移动互联时代最受用户欢迎的新闻内容样态。本文以央媒新闻短视频为研究对象,探究爆款新闻短视频的叙事特征,对移动短视频生产和传播进行经验总结,并尝试阐述这种叙事变化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发展背景之下,文化类短视频蓬勃发展,其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释放出广泛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文化短视频的传播继承、短视频内容创作的不断优化、短视频传播渠道的建造与商业背书反哺中华文化承继,并为其提供更多元的专业资源,延展短视频创作的边界与创新空间,形成良性的闭环逻辑与生态模式,助力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本文聚焦科学家科普短视频传播现状,以媒介叙事理论为切入口,总结相关科普视频在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接受方面的经验,以期为优化科学家科普创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孟建  张剑锋 《现代传播》2022,(8):127-137
以知网数据库短视频传播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超学科研究的主导研究方法,采用社会网络分析、聚类分析等具体研究方法,利用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技术,力图构建中国短视频研究的学术地图与学术脉络,进而探究现有短视频传播研究的不同范式。研究发现,短视频研究具有多个核心研究者,涉及学科广泛,但学者、学术机构间尚未形成相应的学术共同体。研究主要议题包括:技术研究、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我国短视频研究存在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与中国短视频学术研究的错位;学理研究与短视频传播的迷失;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偏差等。据此提出了要在建设中国特色互联网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在既有数字技术又有人文精神的数字人文指导下,运用超学科方法论进行我国短视频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